4 奇女子温玉
4 奇女子温玉 (第1/2页)世代460年秋,南境北麓关。
年峰站在刚刚经历血战的城墙上,黑色战袍被夕阳染成暗红。他随手将沾血的长枪掷给亲兵,接过侍从奉上的酒盏,目光扫过城下溃退的青周军队。
“第三十七次。“
这位二十来岁的将军啜饮着冰凉的酒液,声音里带着毫不掩饰的失望,“青周这些将领,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副将严朔快步登上城楼,铠甲上还带着未干的血迹:
“将军,俘虏已经清点完毕,要押往矿场吗?“
年峰没有立即回答。他眯起眼睛望向东南方向
——那是安城所在,姜旻和那个新崛起的修民驻扎的地方。秋风卷着沙粒拍打在他剑眉星目,轮廓分明的脸上,却无法动摇他挺拔似苍松傲立的身姿。
“青周这次派来的是谁?“
他突然问道。
“还是周栾,带着他那一万五千'精锐'。“
严朔忍不住嗤笑,“那老家伙逃跑时连帅旗都丢了。“
年峰将酒一饮而尽,喉结滚动间,一滴酒液顺着下巴滑落。他随手抹去,眼神愈发锐利:
“修民和姜旻呢?还在安城?“
严朔的笑容僵住了。他太了解自家将军对那两位的执念
——五年来,每当击退一波敌军,年峰都会问同样的问题。
“探马今早回报...“
严朔犹豫着措辞,“修民率两万水师沿哈利江西进,姜旻的三万步骑三日前已过黑石峡谷。
他们...似乎是去攻打西梁国。“
“咔嚓“
一声脆响,年峰手中的瓷杯突然碎裂。锋利的碎片割破他的手掌,酒液混着鲜血顺着手腕流进护臂,他却浑然不觉。
“西梁国?“
他声音低沉得可怕,“那个山丘之地有什么值得他们去的?“
严朔不敢接话。城墙上突然安静得只剩下旌旗猎猎作响。远处,几只秃鹫正在战场上空盘旋,等待着夜幕降临后的盛宴。
良久,年峰甩掉手上的血酒混合物,转身走向城楼:
“传令全军,犒赏三日。另外——“
他停顿了一下,背影在夕阳下投出长长的阴影,“让'夜枭'去查清楚,西梁国到底有什么。“
当夜,中军帐内。
年峰独自站在沙盘前,烛火将他高大的身影投在帐布上,随着火光摇曳不定。沙盘上,代表修民水师的蓝色小旗已经插到了西梁境内的白水城,而姜旻的红色旗标则逼近西梁都城。
“不合常理...“年峰用未受伤的左手摩挲着下巴上的短须。西梁虽小,但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更重要的是,那里除了几座贫瘠的矿山外,几乎没有任何战略价值。
他拿起一枚黑色棋子
——代表自己麾下的军队
——在沙盘北境线上来回移动。内心深处有个声音催促他立刻挥师南下,趁修民、姜旻深陷西梁时截断他们的退路。但理智告诉他,此刻北境防线更需要巩固
——青周北军虽然屡战屡败,却像饿狼反复骚扰。
烛芯突然爆了个灯花,惊醒了年峰的沉思。他放下棋子,走到兵器架前,取下那杆祖传的虎头湛金枪。枪尖在烛光下泛着冷冽的寒芒,映照出他眼角的细纹
——三年了,自从在铃鹿坡与姜旻那场未分胜负的遭遇战后,他就再没遇到过能让他全力以赴的对手。
世代453年冬,番泽国都城固若金汤。
年峰勒马停在城门外三里处,黑色战马喷着白气,前蹄不安地刨着冻土。他抬手示意身后五百亲兵止步,自己则望向那座依山而建的坚城。城墙上的番泽旗帜在寒风中猎猎作响,旗面金线绣着的狰狞兽首在夕阳下闪闪发光。
“比夏藏国那个土围子强多了。“年峰嗤笑一声,胡须上凝结的冰碴随着他说话簌簌掉落。
马车帘子被一只素手掀起,一女子悄然探出半张脸庞。恰似一朵半绽的幽花,正值二十五六的妙龄,眉眼仿若工笔精心绘就,既有着如水墨般的婉约柔美,又透着几分飒爽英气。如云乌发上,仅一支质朴木钗随意挽就,却难掩其温婉气质。而那耳垂之上,两枚精美的铜制耳环轻轻摇曳,在光影交错间,折射出细碎的光芒,恰似夜空中闪烁的寒星,为她添了一抹灵动与别致。。
“夫君,番泽的哨骑已经盯了我们半个时辰。“
她声音轻柔,却字字清晰,“该递拜帖了。“车内女子,正是年峰夫人。
年峰从怀中取出一封烫金名帖递给亲兵:“去,告诉番泽王,夏藏国前镇北将军年峰,特来相投。“
亲兵策马而去后,温玉下了马车,站到年峰马旁。她身量只到年峰肩膀,裹着一件毫不起眼的灰鼠皮斗篷,看起来像个随军文书,而非将军夫人。
“夏藏王懦弱无能,番泽王却野心勃勃。“温玉望着城墙,声音低得只有年峰能听见,“夫君选得好。“
年峰嘴角微扬:“若非夫人三年前那番分析,我至今还在夏藏受窝囊气。“
正说着,城门大开,一队金甲骑士疾驰而来。为首者高声道:“年将军!吾王有请!“
年峰与温玉交换了一个眼神,随后大手一挥:“进城!“
当夜,番泽王宫。
番泽王高坐鎏金王座之上,年近五十却精神矍铄,一双鹰目不住打量着殿中昂然而立的年峰。大殿两侧站满了番泽文武官员,不少人眼中带着明显的怀疑与轻视。
“年将军弃夏藏而来,所为何求啊?“番泽王声音洪亮,在大殿中回荡。
年峰抱拳一礼,声音不卑不亢:“夏藏王胸无大志,终日只知饮酒作乐。末将不愿明珠暗投,特来投效明主。“
一位文官突然出列:“听闻年将军在夏藏时,曾因谏言不被采纳而当廷斩了三位同僚?如此暴戾,岂是我番泽所能容?“
殿中顿时一片哗然,就在这时,年峰感觉到袖口被轻轻扯动,是站在他侧后方的温玉。
“这位大人。“
温玉上前半步,声音如清泉击石,“我家将军斩的三人,一为克扣军饷的粮官,二为通敌卖境的边将,三为强抢民女的王亲。夏藏王不但不惩,反要责罚将军,这才有了今日之事。“
那文官一愣:“你又是何人?“
“妾身温氏,将军帐下一文书罢了。“
温玉微微欠身,却从袖中取出一卷竹简,“这里有青周国南境布防图,乃我家将军临行前所绘,愿献与番泽王。“
这番举动引起一阵骚动。番泽王眼中精光一闪,示意侍从取来竹简。展开一看,果然是详尽的军事地图,连哨卡轮换时间都标注得一清二楚。
“好!“
番泽王拍案大笑,“年将军果然诚意十足。赐座!“
宴会持续到深夜。酒过三巡,番泽王突然道:
“年将军初来乍到,身边缺个知根知底的人。寡人有意将侄女许配与你,如何?“
年峰手中酒杯一顿。他余光瞥见温玉正安静地跪坐在角落案几旁,执笔记录着什么,似乎对这番对话充耳不闻。
“王上美意,末将惶恐。“
年峰放下酒杯,“只是末将粗鄙武夫,恐委屈了王族贵女。“
番泽王摆摆手:“哎!英雄配美人,天经地义!“
就在气氛微妙之际,温玉突然轻呼一声:“哎呀!“
她手中的笔掉在地上,墨汁溅在了刚写好的文书上。
番泽王皱眉:“何事惊慌?“
温玉连忙伏地请罪:
“妾身计算王上刚才提及的军费开支,发现户部上报的数字有误。若按此执行,来年春荒时前线将士恐断粮半月。“
番泽王脸色一变:“此话当真?“
温玉不慌不忙地呈上算纸:“请王上过目。按现有存粮与运输损耗,最多支撑到三月初七。“
番泽王仔细查看后,勃然大怒:“户部尚书!给寡人解释清楚!“
一场闹剧后,番泽王再看温玉的眼神已大不相同。宴会结束时,他意味深长地对年峰道:“年将军有位好文书啊。“
回到临时安置的驿馆,年峰一把抱住温玉,在她额头上重重亲了一口:“夫人这手'算珠惊王'玩得妙极!“
温玉笑着推开他:“别得意。番泽王不是夏藏王,我们得尽快站稳脚跟。“
之后,温玉得空独自整理着散落的算筹,指尖划过那些被磨得发亮的竹签,忽然想起出嫁的那个清晨。那时母亲将这把算筹塞进她行囊时说的话,此刻格外清晰起来。
“玉儿,去了年家,可别乱做好事。“
十八岁的温玉闻言诧异地回:“母亲这话好生奇怪。不做好事,那坏事可以做吗?“
铜灯映着母亲眼角的细纹:“傻丫头,好事都不能做,坏事更不能做。“
她压低声音,“你当为娘这些年怎么在温家立足的?好事做多了招人嫉妒。“
温玉记得自己当时不以为然地撇嘴。温家族世代将门,三叔祖更是官至镇国大将军,她从小听着那些精忠报国的故事长大。
“尤其是年峰这样的新贵。“
母亲继续道,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供桌,“多少双眼睛盯着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