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 第412章 鸽子很忙

第412章 鸽子很忙

第412章 鸽子很忙 (第1/2页)

《江左雅报》,是《新君子报》在江南舆论破产后,取代《新君子报》原本生态位的新报纸。
  
  自从《新君子报》背叛之后,江南士绅痛心疾首,最终总结原因,是因为《新君子报》的总编陈于陛是四川人!
  
  他连江南士绅都不是,办的报纸还能为江南士绅说话吗?
  
  在确定了这一点后,江南士绅决定办一份自己的报纸!
  
  《江左雅报》应运而生。
  
  这份报纸的主编是周履靖,嘉兴人,此人没有科举,但是在江南文坛名声很响,曾经和当今文坛宗主王世贞交游。
  
  周履靖擅长书画,又是诗词大家,又是一名藏书家和出版商。
  
  这样的身份,让他创办《江左雅报》之后,立刻得到了江南士绅的响应。
  
  总编部设在苏州,编辑部内也都是江南知名的才俊。
  
  周履靖又拿出自己的藏书,报纸以“雅”为切入点,坚持高级路线,经常邀请江南士子写文章,很快在江南文化圈打开了销量。
  
  在北方居住游宦的江南人也不少,而且江南一直都引领大明文坛,在北方读书人中也有很大的影响力。
  
  《江左雅报》也从松江北上,在直沽也会设立报馆发行。
  
  苏泽对《江左雅报》没有太大的兴趣,但是罗万化执掌《乐府新报》,也要关注潜在的竞争对手,所以也订阅了这份报纸。
  
  罗万化拿着最新一期的《江左雅报》说道:
  
  “子霖兄,这《江左雅报》倒是也有几分新意。”
  
  “一甫兄为何这么说?”
  
  罗万化说道:
  
  “这《江左雅报》分设南北,南北的报馆各自发行,还会互相交流文章,南报有新意的文章送到北方后,北报也会刊登,而北报的时政要更快,南报就会转载。”
  
  “南北两份报纸共同发行,订购一份北报还会送一份南报,也难怪能够异军突起,成为发行量第五的报纸。”
  
  苏泽听完也觉得这《江左雅报》是有几分小巧思的,能在四大报格局已经定型的时候,异军突起从一众中小报纸里冲出来,果然是有两把刷子的。
  
  顾宪成的文章也是这样,他的文章被北报的报馆采用,刊登在本期的二版上。
  
  接着文稿会用快船送到江南,再在南报上刊登。
  
  罗万化翻开二版,看完了顾宪成的文章后,连忙将报纸递给苏泽说道:
  
  “子霖兄,你的计策奏效了!”
  
  苏泽接过报纸,看完了顾宪成的文章,又看到顾宪成的署名之后,忍不住说道:
  
  “我若是常州府人,看到这篇文章,也要支持开征商税了。”
  
  罗万化也跟着笑起来。
  
  罗万化看到苏泽面前摊开的奏疏,又好奇的问道:
  
  “子霖兄是要上疏吗?”
  
  苏泽点头说道:
  
  “前几日张相公派人送来水师的信,这些年砍伐过度,苦兀的贡木越来越少了。”
  
  “现在正是朝廷急需木材的时候,又有民用造船争抢上等木材,张相公派人送来这封信,希望我帮忙想想办法。”
  
  罗万化问道:
  
  “苦兀的木材都砍伐光了吗?”
  
  苏泽摇头说道:
  
  “这也不至于,苦兀那边的森林密集,但是木材砍伐不是难题,难的是运输。”
  
  “一甫兄也知道的,当年先帝重修三大殿,从云贵运送梁木,一根木梁的运费就高达几千两银子,贵的主要就是运费。”
  
  “苦兀贡木之所以价廉,是因为苦兀是海岛,只要砍伐过后就可以直接装进木料船,然后运输到海港造船,省去了很多运输成本。”
  
  “但是现在沿海沿港的森林都砍伐完了,以苦兀的人口无法组织人口去更远的森林砍伐,这贡木的数量也就下来了。”
  
  听到苏泽这么讲解,罗万化立刻明白了。
  
  海运的优势就是成本低,造船自然是要算经济账的事情。
  
  “那子霖兄有什么办法?”
  
  苏泽说道:“其实也有办法。”
  
  这下子罗万化也是惊了,这样的难题苏泽都有办法?
  
  苏泽摊开一张地图说道:
  
  “其实辽东有很多的木材,辽河沿岸,特别是辽阳以北的地方,这里有成片的森林。”
  
  “辽河只要简单疏通一下,也是能够运输巨木的,那只要沿着辽河往北建设林场,砍伐的木材直接装船运输到辽河的出海口就行了。”
  
  罗万化皱眉说道:“辽河冬季会结冰吧?”
  
  苏泽点头说道:“一年砍伐半季足矣,北方的深山中不缺乏木材。”
  
  罗万化又说道:
  
  “那边是女真人的地盘吧?”
  
  苏泽点头说道:
  
  “确实如此,我已经向辽阳李总兵去信,询问他辽阳以北的情况,就看我们大明能不能控制这些地区。”
  
  ——
  
  胖鸽子刚刚从广西的热带雨林飞回来,又带着信飞向了辽阳。
  
  好在现在是七月份,辽阳的气候还是不错的。
  
  李成梁是在校场上发现胖鸽子的。
  
  刚开始的时候,看到它圆滚滚的样子,李成梁认成了雪鸮,看清楚是胖鸽子后,李成梁立刻拿出了自己精心搜集的稻米。
  
  胖鸽子是最满意李成梁的态度的。
  
  这武夫可要比那帮文官大方多了,甚至李成梁还会专门搜罗一些当地特色的稻种,而且东北的粮食也更加好吃。
  
  等到胖鸽子吃完,它这才伸出脚,李成梁小心翼翼的打开信笼,看到了苏泽的来信。
  
  原来苏翰林是询问辽阳以北的情况啊。
  
  问到这个,李成梁倒是有了自信!
  
  这些年来,在蒙古人的威胁减轻之后,朝廷也在逐步重视辽东。
  
  这从辽东开拓力度可以看出来,从今年开始,光是辽阳就已经涌入了三千开拓移民,这些人已经在官府的安排下安顿下来。
  
  李成梁想到了辽阳兵备道段晖。
  
  按理说,兵备道应该是管辖李成梁的,段晖还是正五品的六部郎中调任的。
  
  但是不知道段晖得罪了哪位大人物,朝廷的旨意中没有给段晖节制辽阳总兵的权力。
  
  李成梁也是人精,既然朝廷不支持你,那到了辽东可就是谁的拳头大听谁的了。
  
  于是段晖这辽阳兵备道,直接沦为了辽阳的后勤民政官员,李成梁将自己不愿意干的民政事务都推给了他。
  
  不得不说,这段晖在处理这些政务上确实是一把好手。
  
  辽阳的开拓汉民,都被段晖强制编练成了农庄,并且要求集体开拓,还要求在农闲的时候进行军事化训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