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秦人的悠闲生活 > 第十二章 齐鲁博士

第十二章 齐鲁博士

第十二章 齐鲁博士 (第1/2页)

近来,商颜山下多了一种吃食,那就是一种很大的饼,一张饼如同洗衣的木盆那般大,一个正常食量的人可以吃上四五天。
  
  一家四口人,吃一张饼就能够顶两餐。
  
  扶苏发现自从自己做出了这种饼之后,就成了家仆们最热衷的食物。
  
  如果他们能够吃饱,也算是保证自己的家产万全了。
  
  每个人都是宝贵的生产力。
  
  这些天,扶苏偶尔会问询一些老秦人的种地技巧。
  
  秋雨过去了,夏收与秋收也都结束了,关中又出现了无所事事的闲人。
  
  尤其是商颜山周边的闲人比别处更多,这些闲人们都想要在这里找一些活,帮忙运一些土,挖一条渠。
  
  天气都入冬了,家家户户都担心自家的粮食不够吃,想要找些活多换些粮食,也并不是所有人的粮食都充足。
  
  章邯要的人手不多,他只要力气大的,并且要粮食少的,还要县官给的验,验明身份之后,才会在干活之后给人粮食。
  
  而章邯亲自挑选人手,他甚至要看看来人壮实与否,还要看看牙口,看久了就让人心里不太舒服。
  
  章邯挑人像是在挑牲口。
  
  扶苏扭过头不去看他,提着笔在竹简上记录着,记录的都是农事与饮食,与气候水土方面的事。
  
  扶苏觉得他也可以学贾思勰那样著书,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何其难得。
  
  那么换作如今,是不是也可以写一卷书。
  
  总归是有用的,人们的饭菜应该丰盛一些也好。
  
  扶苏手中的笔没停,继续书写着。
  
  田安是一位动手能力很强的老人家,不只是造家具与生活用品上的动手能力,还有做饭的水平。
  
  和面的技巧他老人家一学就会,大抵是田安小时候是齐人,他对米面的吃食自小就很熟悉,因此在和面技巧上稍稍改变一下,他老人家很快就掌握了。
  
  此刻,田安正在教导几个老妇和面,如有人做错了,他就会喝骂。
  
  田安虽是个老内侍,却长得高大,光是往那里一站就颇有威严。
  
  在宫里,田安就安排高泉宫的宫人们做事,因此他在面对这些人时也会有一种不怒自威的气势,让这些家仆听之任之。
  
  李由回家的第三天,这人又回来了,这一次来商颜山的不仅仅是他自己。
  
  跟着李由来到此地的还有两位中年人,这两人一胖一瘦。
  
  李由介绍道:“公子,此二人乃是奉陛下诏命入朝的儒学博士。”
  
  “臣叔孙通,久闻公子贤名,特来拜谒。”
  
  扶苏作揖回礼。
  
  另一人也行礼道:“老朽奉始皇帝诏命入秦,听闻公子事迹,特来拜谒。”
  
  因为这里没有宅邸,所以扶苏只能在新开挖的河渠边,摆个饮宴。
  
  只是这里的家仆看到客人都没什么好脸色,如果是干活的苦力也就罢了,那些人不会白吃粮食。
  
  可客人就不一样了,吃了就走,走了又会再来。
  
  家仆中有个小丫头,叫狸奴儿,这名字田安给她取的名字,这个丫头大概只有九岁。
  
  田安十分喜欢她,就将她收为孙女抚养了。
  
  狸奴是对小猫的称呼,这丫头就像小猫一样机敏又聪明。
  
  平日里,田安便唤她奴儿。
  
  即便是在宫中,能够得到田安赏识的人并不多。
  
  现在,奴儿将一碗面片与一碗腌萝卜端到客人的案上,而后她抱着小木盆神色十分不悦地站在不远处。
  
  每当那三位客人多吃一口粮食,奴儿就抿着嘴,多难受几分。
  
  李由痛快地吃了一顿,嘴里还在嚼着腌萝卜,言道:“也不知道为何,自从回去之后,总是想着公子的吃食。”
  
  言罢,桌上的饼与菜都吃完了,甚至那一大碗面片也不剩了。
  
  两位博士也罢,其中一人年纪看起来老迈许多,此人两鬓已白,须发中也有不少白发。
  
  “臣到了这般年纪,能吃的就不多了。”他行礼道:“臣伏生,是那淳于越游说老夫,前来拜谒公子,又遇丞相之子引见,前来叨扰了。”
  
  叔孙通看着更胖一些,稍矮一些。
  
  伏生看着更高更瘦。
  
  这两人都是儒家学术圈中颇有名望的人,不然李由不会这么重视。
  
  既然李由重视,那也是老师重视的,尤其是此二人的影响力。
  
  这两人的身后,可是一大批的齐鲁名仕与学子。
  
  伏生抚须询问道:“久闻公子好学,喜看书。”
  
  现在秦国一统了六国,这天下都是秦国的疆域,始皇帝完成了一件了不得的事。
  
  从春秋战国伊始,五百年间没人办成的事,被秦国完成了。
  
  因此,现在的大秦对天下的影响最大,而始皇帝的长子,也就是自己这个公子扶苏,有着秦国公子这个身份,自然会受到诸多关注。
  
  以及爱看书,爱看什么书。
  
  而且,议论秦国公子恐怕已成了六国旧贵族的茶余饭后了。
  
  也只有他们这些曾经是最高阶层的人,会关注的话题。
  
  从爱看韩非的书开始,拜丞相李斯为老师,以及这大半年的种种,说不定扶苏的名声已传播许久。
  
  那位离开咸阳的王绾,此人离开之后就在各地奔走,哭诉也好,庆祝劫后余生也罢。
  
  李斯如何,公子扶苏如何,通过王绾已传到了很多人的耳中。
  
  扶苏收回心神,倒了一碗热茶,又道:“平日里会看一些书,诸子的书多有涉猎。”
  
  这也没办法,在这个生活单调且没什么乐趣的秦人生活中,看书是一件十分难得的消遣,反正咸阳宫有看不完的书。
  
  伏生的目光看向桌案一旁,桌案旁就放着一卷竹简,来见时公子就是拿着这卷竹简作揖行礼的。
  
  面对秦国的公子,身为齐鲁儒家名仕,伏生的眼神中还是有警惕,不会与公子说太多,此来咸阳面对始皇帝,他也有所保留,当年的诸子百家经过战乱留存至今的也不多了。
  
  还活跃在天下各地的诸子后人,也就这么几家了,就怕始皇帝再多杀几家。
  
  伏生询问道:“可否容老朽看公子的这卷书?”
  
  扶苏将竹简递上,道:“这都是平日里写的笔记。”
  
  田安看着两位儒家名仕面容带着微笑,又道:“公子每每看书,都会写笔记习惯。”
  
  伏生看着笔记上内容,神色时而困惑,时而释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