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整顿
第四章 整顿 (第2/2页)郑虔与薛景仙等人心中最后一点悬着的石头轰然落地,甚至涌起一股难以言表的激动。
他们原本已做好了最坏打算,准备辅佐一位或许只有一腔孤勇的冲动少年人,陪其轰轰烈烈一场,尽臣节而后死,便罢了。
可此刻看来这分明是一块未经雕琢便已光华内蕴的稀世璞玉!
太宗皇帝显灵矣!
天不亡我大唐社稷,竟在此危亡之际,于这弃都之中,降下如此人物!
殷灵毓深吸口气,安排道:“郑员外郎,有劳,请即刻带人,前往所能接触的武库,坊市署衙,尽可能征调所有可用之械,弓弩,箭矢,刀枪,皮甲,乃至工匠工具,火油,绳索。”
“非常之时,行非常之法,若遇阻拦,可直言为国守土,事急从权,事后一切责任,由我一力承担。”
“老夫领命!”郑虔毫不犹豫点了几名相熟的官员,匆匆而去。
殷灵毓再转向其余人:“请诸位分头前往各坊,召集里正,乡老,组织民夫,以坊墙为依托,堵塞次要巷口,设置路障,搬运滚木礌石。”
“是!”众官员轰然应诺,此刻他们不再是惶然失措的弃子,而是有了清晰目标,热血沸腾的战士。
众人纷纷上马,奔向自己熟悉的领域。
随着殷灵毓命令一条条发出,清晰而高效,颇有些似是久经沙场的将领,围观的人群也渐渐信服,甚至在心底生出信任和安定之感。
越来越多的青壮妇孺加入队伍,老人孩子也自发帮忙搬运物资,烧水做饭。
那些原本躲在家中瑟瑟发抖,或正匆忙打点行装准备西逃的中下层胥吏,退伍老兵,听闻了消息消息,先是惊疑,继而看到昔日上官竟真的听从一个少女调遣,开始组织防御,许多人开始动摇。
还是有人执着去追圣驾的队伍,但也有人舍不得家业,或真切忧国忧民。
不断有人寻到殷灵毓临时设立的募兵地点,周围聚集的人越来越多。
某坊还有多少积存修城用的木石,某处军营还留着些兵器,某条小道或许可设伏……
殷灵毓综合了一下信息,只能说不愧是大唐,眼看着长安要没了,但其实挤一挤还能有不少东西。
郑虔凭借工部官员的身份和对长安的熟悉,带人强行打开了多处官府的器械库和物料场,指挥民众将巨木,石块运上坊墙,堵塞狭窄巷口,设置简易陷阱。
薛景仙则发挥了地头蛇的优势,将新募的义军与坊丁混编,分区划片,负责巡逻,警戒和维持秩序,下令严查陌生面孔,稳定内部。
殷灵毓将城中所有的铁匠铺临时征用,将厨刀柴刀都征集起来,日夜不停地赶制和修缮兵器。
当然,其中不管是原料还是成品,她都找时机能多塞进去一些是一些。
老人孩子则被组织起来,蒸制干粮,烧煮开水,搬运物资。
殷灵毓将自己住的那个地方兑换了粮食填满,但这绝对是不够的。
她刚想着要威逼利诱从长安城的富户豪绅那里,趁着他们急着离开,低价收购一批,便听外面有人找上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