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多看了一眼
第76章 多看了一眼 (第1/2页)陈叙在云江府成名了。
这一次是真正的名动云江,且性质与十三岁童生试案首的那一次截然不同。
童生试案首,一府之地,每年、每县都有。
就算一时俊彦,也不过是在成绩出来后的一段时间内有些许声名而已。
这名望要想真正养起来,后续还不知有多长的路要走。
如若不然,也就是这天下无数峰峦中,毫不起眼的一个小土疙瘩。风一吹,连尘埃都算不上。
大黎朝的童生试还与陈叙前世听过的童生试不大一样。
在大黎,县试、府试、院试三试过程中,只要通过县试便有童生资格。
不像陈叙所知的某些朝代,要通过府试才有童生资格,而后通过院试来进行秀才考试。
由于县试便能判童生,所以童生在读书人的群体中,着实“不值钱”。
至于秀才试,府试与院试会连判连考,时间紧促,过程残酷,不必多提。
总之,陈叙这一次可算是体会到了什么叫烈火烹油,鲜花着锦。
长亭外,崔福那一跪在所有人面前立起了他的形象。
陈叙三首青烟诗,带众人出鬼市,这一举动虽然从道理上来说,的确算得上对众人有恩。
但要知道,出来的人里头,至少有三分之一是肢体残缺的。
完好出来的大部分人固然感谢陈叙,可是肢体残缺的那些呢?
他们也能心平气和感激陈叙吗?
就算他们能做到,他们的家人也未必能做到。
尤其是韦棠,他被割去根基,丧失了作为男人最基础的尊严。
见到父亲韦劲峰时,韦棠说的第一句话就是:“父亲,儿恨不能一死了之!”
还有冯熙。
韦棠虽然遭了耻辱大刑,但他至少是出来了,可冯熙却是在场所有人中,唯一一个没能离开鬼市的。
冯熙之父乃是云江县令冯原柏。
这位冯县令虽然是附郭县令,在云江府城处处受到掣肘,但地位再尴尬,他也是县令,是朝廷命官,是进士出身!
陷入鬼市的所有人,纵使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出身豪族。
但这些所谓豪族子弟中,旁支之流却是占了大多数。
他们仗的,不是个人家庭有多强,而是宗族煊赫,是地方势力庞大。
可要论个人家庭,那鬼市中的所有人竟无一个比得上冯熙。
进士出身,何其艰难。
整个大黎朝,三年也只有三五百个。
而大黎朝国土疆域之广,人口之多,据说却是以亿计。
不要以为以“亿”为单位的人口不多,要知道这可是生产力总体落后的古代,而非是陈叙穿越前的现代社会。
上亿人口,这在农耕社会,简直就是强盛得可怕。
当然,神话背景的农耕社会又另当别论。
总之进士的含金量很高,而冯熙,身为冯县令独子,就此陷落在来无影去无踪的鬼市中,试问,冯县令会不会迁怒旁人?
甚至更进一步,迁怒陈叙?
冯县令会不会迁怒陈叙不知道,因为崔福已经带头先跪了。
他这一跪,余下还存活之人谁能不向陈叙道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