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书生熬粥,老鼠点赞
第1章 书生熬粥,老鼠点赞 (第1/2页)永徽十一年,春寒料峭。
小巷一夜风雨,清早,却只听闻巷口的豆腐摊支起来了,有清脆的声音在吆喝:“豆腐两文钱一斤,豆干一文一块,都香着嘞!”
远处是南街早市,脚夫行走往来,商贩讨价还价。
“这可是不羡羊、呼骨烂,十两银子一只哪里贵了?”
……
陈叙一下子从床上坐起,惊出一身冷汗。
不羡羊、呼骨烂,这可不是什么好词,而是人相食的黑话!
他连忙起身,瘸着腿艰难走到窗边,贴耳去听远处巷子口的声音。
声音未至,却先有食物的各种气味袅袅传来。
肉包子的荤香、油果子的烟气、豆腐脑的清甜……以及屠宰市场的腥臭气、沟渠堆积的腐烂气息等等。
各种各样,还是熟悉的味道。
而远处,那商贩正在吹自己的羊:“这可是黒露山那边庄子里养的羊,喝露水,吃黄精人参长大的,原是专供大户人家,你不懂就别瞎说,闹笑话!”
陈叙听得分明,一边暗暗摇头:这商贩可真能吹。
一边也是松一口气。
看来是他睡迷糊,听错了。
也是,如今可是永徽盛世,难得的太平天下,又怎么可能有早市公然贩卖“不羡羊”这样的事情出现?
陈叙站在窗子边,将窗户咔哒关上,挡住各种复杂气味。
他一边轻轻调匀呼吸,思绪却是悠悠沉淀。
他本不是这个世界的人,上辈子互联网一社畜,因为加班过度猝死在工位上。
可怜他纯纯的理科生,却穿越到这个没有科技也没有网络的古代世界。
一番整理现实,发现在这个世界,贫寒人家子弟要想出头,除了读书基本上再没有第二条路。
那时候陈叙七岁,家境在村子里尚算中上。
可依然逃脱不了自上而下的各种赋税、徭役、征收,那些因为阶级而产生的东西,每一条都是压在百姓头顶叫人喘不过气来的大山。
陈叙下定决心要考科举。
他花费了大力气说服家里供自己读书,从七岁开始进学,十三岁得中童生。
如此寒窗十年,至今年十七。
只可惜,他的考运从中童生那一年开始,就好像忽然被一股凭空而来的大力强行扭送入了崎岖小道中。
此后他连考三年秀才,却总是因为各种意外而被拦在了考场之外。
或是水土不服病倒,或是因为客栈起火被烟呛晕,或是走在半路被从天而降的瓦片砸伤。
今年更离谱,年初他到县学录名,下山时踩到一块石头摔了一跤,这一摔,竟将右腿给摔断了。
如此霉运附体,逢考必败,一度也曾叫陈叙心灰意冷。
他深刻反思,问过自己是不是应该要换一条路走。可是如果换一条路,又该走什么路?
何况多年来的坚持,终究令人难以甘心放弃。
最后,陈叙在同窗的帮助下,在距离南市街不远的平安巷租了个小院暂住,一边养伤一边读书。
平安巷名为“平安”,但其实不是个什么清净的好去处。
这里人口稠密,环境嘈杂,唯一的好处就是胜在便宜。
陈叙养伤二十几日,如今走路虽然还瘸着,但基本自理至少不成问题了。
可昨夜里,却又发生了一件奇事。
当时摸约是亥时四刻,子正时分。
夜里幽幽起了凉雾,陈叙被冻醒了睡不着,便欲起身去灶下热些粥食暖身。
他没有掌灯,只是就着窗外稀疏的月光,拄着拐杖缓步走去灶间。
黑暗中,却听灶房内有薪柴燃烧的噼啪声响起,小小一蓬橘红的火光映着破烂的窗格。
陈叙一下子就停住了脚步。
他睡前是熄了灶火的,如今那灶膛里的火怎么又烧了起来?
“吱吱!”
忽闻鼠类低叫声,悉悉索索,吱吱唧唧……
暗夜的青影里,火光幽幽摇曳,陈叙耳中听着鼠叫,脑海里却竟然自动将这“吱吱”声转换成了人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