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孤若不死,尔等皆为臣!
第七十一章:孤若不死,尔等皆为臣! (第1/2页)“陛下曾评价吴王‘英果类我’。”
“吴王之才能冠绝诸王,文武兼备,又身具隋、唐两朝帝王血统。”
“想来关陇门阀、京兆郡望多有支撑吴王之人。”
“可偏偏吴王休妻,得罪了弘农杨氏,迎娶兰陵萧氏之女,不得不跟南方士族站在一起。”
“南方士族与山东士族、关陇门阀多有嫌隙,距离关中路途遥远,许多事情不可能第一时间知晓,这就决定了南方士族在争储上面的劣势,吴王顶多与魏王、晋王势力相当。”
“从现在来看,三王角逐对殿下来说确实是一件好事,至少他们无暇顾及东宫。”
“然而,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殿下登基之后,必然要考虑到如此安置三王。”
“哪怕武德年间也不曾出现过这么多皇子同时滞留京中,参政议政之事。”
“臣斗胆以为殿下是刻意放纵,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吴王、晋王,使其具备独当一面的资格。”
身形消瘦的马周眼中闪烁着光芒,有条不紊的讲述自己的猜测。
一旁的太子少詹事张玄素、太子右庶子李百药听得一知半解,脸上浮现些许茫然之色。
“詹事。”
“你来解释一下。”
微微一笑,李承乾并未直接回答马周的问题,而是将问题抛给了岑文本。
“是,殿下。”
太子詹事岑文本欣然应声,看向马周:“遂古之初。”
“黄帝统治地域东至于海,西至空峒,南至于江,北至恒山。”
“颛顼时期,疆域进一步扩大,北至幽陵,南至交趾,西至流沙,东至蟠木。”
“一直到帝尧,疆域又有所调整,东至嵎夷,南至南交,北至朔方,西至西土。”
“帝舜分天下为十二州,这便是华夏由来。”
“敢问左庶子,夏朝疆域有多大?”
“夏朝之地,东渐于海,西被流沙,建万国。”
马周同样博览群书,思索片刻,径直回道。
“那商朝呢?”
岑文本依旧相询。
“东至太远,至邰国,南至濮铅,北至祝栗,分建三千国。”
马周不假思索的回答。
“周呢?”
“周朝。”
听到这个朝代,马周皱了皱眉,开口道:“周朝疆域与商朝相仿,唯一不同的是封建一千八百国。”
“我可以理解为商、周的区别在于华夏文化不断深入,通过国家分封,切实的将这些土地进一步控制。”
“对吗?”
看着马周,岑文本认真道。
“是。”
对此,马周并无异议,这是历史上所有朝代的共识。
周朝奠定了当今天下的版图基础,分封诸国将所有不认同华夏文化的族群全部消灭、同化,辽东、河北、山东、河洛、关陇、江汉、两淮,汉人的足迹踏遍了这些地方。
“始皇帝灭六国后,疆域西起临洮、东至辽东,北至塞外,南抵五岭。”
“汉朝收河西走廊,开西域,此后,魏晋、前隋乃至我大唐都不曾超越先人。”
“那么,这近千年间,为何如此?”
岑文本提出了一个灵魂质问,不单单马周陷入了沉默中,张玄素、李百药都干懵了。
“天下之大,何处不能容身,我汉家风采何止于大唐。”
“历朝历代,开拓有余,进取不足,缘何如此?”
“无非是没有同化当地,筑城垦荒,将汉家光芒撒在每一处土地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