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73【做空雷曼能赚多少?】
0373【做空雷曼能赚多少?】 (第1/2页)雷曼公司现在的处境,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墙倒众人推。
它的股票从去年就一路下跌,今年初的股价只剩40多美元。中间还经历了两个多月的禁空期,美国政府直接出台政策禁止做空一堆公司。
到陈贵良开始做空时,其股价已经不足8.5美元。
9月9日,重大利空消息传出的当天,无数投资机构就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争先恐后一窝蜂的涌来做空雷曼兄弟。
融券利率暴涨到20%以上,这么高的利息还融不到,因为券商自己就在做空,根本不会拿出来借给别人。
黄文正的小弟打了几十个电话,一整天时间仅融到8万股,而且券商还坐地起价,融券利率达到惊人的25%。
9月10日,融券利率接近30%。
黄文正的小弟把电话都打冒烟了,非常无奈的回来报告:“陈先生,非常遗憾,一股都融不到。”
黄文正对陈贵良说:“我觉得不用再融了,纯属白费力气,市场上已经没有券源。”
“那就坐等合适时机出手吧。”陈贵良道。
妈的,2500万美元果然没用完。
这种情况特别让重生者难受,明明知道雷曼兄弟要破产,明明自己手里有大把资金。可因为美国政府的临时政策,竟然无法把钱全砸进去做空。
就像前面有一堆钱,弯腰就能捡起来,却有人死死拉着不让你捡!
这一天,雷曼兄弟的收盘价跌到7美元。
9月11日,融券利率涨到33%,市场上依旧找不到券源。
当日收盘价,暴跌至4.22美元。
晚上,陈贵良请黄文正吃饭。
明天还要做事,所以没有喝酒。
“黄先生以前在哈佛做教授,为什么转行跑来华尔街了?”陈贵良打听道。
黄文正说道:“我的一篇论文,前后审稿一年时间,一直都不给我通过。当时有两位评审,一个认可,一个不认可。我对学术界很失望,就辞去教职来华尔街了。”
陈贵良愈发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论文?不给通过就直接毙掉呗,还前后审稿一年时间?”
黄文正大致介绍说:“统计学有三大流派:频率派、贝叶斯派和似然派。似然派最边缘最小众,我的导师恰好就是这一派的。我在论文里提出无偏性广义似然函数的概念……简单来说,我想把统计学三大流派,都放到单一框架来看待……”
陈贵良听得半懂不懂。
他大概理解为:统计学的江湖有三大门派,其中最小那个门派的不知名弟子,试图在某种程度上统一三大门派!
然而这种理解肤浅了!
黄文正还在继续说:
“我从中国的天人合一观念出发,认为我们和周围的世界是一体的,我们永远不应该以一种外在、全知全能的视角看待这个世界。不同的统计模型,只是从不同视角来描述世界。所有的统计模型,从某个角度而言都是正确的。”
“这个理解,跟统计学的底层认知刚好相反。他们做学术研究时,恰好以外在的、全知全能的视角看世界。并且认为,所有统计模型都是不准确的,所有统计模型都是错误的。他们假设存在一个独立于我们观察者的外部真实世界,我们的认知可以逐步接近,但永远无法完全掌握真实世界。”
“这不是什么门派之争。而是我的那篇论文,否定了统计学的底层认知,等于是在挖断统计学的根。”
陈贵良听了哈哈大笑。
这种学术之争太有趣了,而且完美体现东西方哲学的差别和特征。
黄文正认为该把自己融入这个世界,再去观察、研究和理解这个世界。虽然每次观察研究的过程和结果,都是片面的、不准确的,但从某个角度来讲却又都是正确的。他还整出一个函数概念和单一框架,专门用于自己的这种研究。
而主流的统计学,却是要先把自己摘出现实世界,想象出一个虚拟的“真实”世界。通过置身世外研究现实世界,一点点接近虚拟的“真实”世界,但又永远无法抵达“真实”世界。这是现代科学的底层逻辑。
黄文正说:“我的那套理念,无法在学术界立足。所以我把它带到华尔街来,用能否赚钱来验证它!我用统计模型做了一个软件,来华尔街搞量化基金,事实证明它确实能够赚钱。”
陈贵良心里吐槽:当然能够赚钱,后来你离开美国的时候,已在华尔街赚了好几亿美金。
两人越聊越起劲,黄文正的手机忽然响起来。
他打了几分钟电话,表情郑重的对陈贵良说:“刚刚收到消息。美国财长明天召见华尔街巨头开会,共同商讨如何拯救雷曼兄弟公司。”
陈贵良问:“你觉得美国政府会出手?”
黄文正说道:“不管美国政府是否出手,我们明天都应该平仓了。”
陈贵良问道:“为什么?”
黄文正说道:“明天的会议,无非两种结果。第一,美国政府和华尔街巨头,联手拉雷曼兄弟一把。雷曼的股价会回升,所以我们该赶紧平仓。第二,美国政府和华尔街巨头,开会时没有谈拢,坐视雷曼兄弟破产。这个时候,我们更应该赶紧平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