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8【雄文一出,名校抢人】
0058【雄文一出,名校抢人】 (第2/2页)这般意象诡谲、激情昂扬的托物言志古体诗,怎能把乱七八糟的东西都装进去?
讨论还在继续。
大家也不审阅其他选手的文章,就那样议论品鉴着陈贵良的《瀛海行》。
这首古体诗及其序文,不但超出了高中生的水平,而且超出了大部分作家的水平(仅限于古文)。
很吓人的!
尤其是刚才还看了一堆垃圾初赛文章。
选手们早就回酒店,接下来是自由活动时间。但吃过晚饭之后,就要在房间守着座机。
因为今天晚上,比赛成绩就能出炉,《萌芽》总编会亲自打电话通知。
这次的等待时间恐怕有点长!
文章传到曹文宣那里,他笑着说:“如果编进《新概念获奖作品选》,这篇文章恐怕要加注解,否则有很多中学生读不懂。我编过语文教材,注解的任务勉强能够胜任。”
有两位教授撇撇嘴,懒得跟曹文宣争什么,他们也是编过语文教材的。
很快,阁非也阅读了两遍,借口抽烟上厕所离开。
阁非是清华中文系副主任,他在厕所给中文系主任打电话:“王主任,我想搞一个特招名额。”
“新概念?”王主任问。
“对,”阁非说道,“如果可能的话,我想要免试名额,而不是降分录取。”
王主任说:“绝不可能,名额早就定下了,分给全国主要重点高中,现在半个名额都挪不出。”
阁非说道:“各校教授,今晚就要见获奖选手。等他们商量好了,我们很难再把人挖过来!”
今晚获奖名单出炉之后,一等奖获得者接到电话,便要去见有招生名额的教授。
互相沟通,双向选择。
原则上,一个选手可以选多家名校。
但实际操作时不可能,三月份还得参加自主招生考试。各校的考试时间相近,选手考了这一家,就很难再考那一家。
通过了自主招生考试,名额都还不能确定给谁,因为高考分数还得达到录取线。
举个例子,某人如果报复旦,肯定会被降分录取。但他却想试试北大,结果自主招生考试过了,高考却没达到北大的降分线。最终有可能鸡飞蛋打,北大和复旦都不录他。
“啥选手你那么稀罕?”王主任问。
阁非说道:“王老先生亲自朗读文章,又当众赏析了三四遍。曹文宣说这篇文章选编时,他要亲自给诗文作注释。余桦当场喊牛逼,说这选手是古代秀才投胎时没喝孟婆汤。”
王主任嘀咕道:“你这都把我说动心了。”
“反正他那篇文章,让我现场命题作文肯定写不出来,”阁非说道,“让我回家抱着工具书,写可能写得出,但多半没有他写得精彩。”
“你等等,我打电话问一下。”王主任被说服了。
刚把电话挂断,曹文宣突然走进来。
二人相视一笑,都知道对方想干啥。
清华北大就算降分录取,录取线也高得吓人,极有可能就失去了那位选手。
得不看高考,免试录取才妥当!
“喂,程部长,”曹文宣拨通电话,“是这样的,我需要一个免试特招名额……对,新概念……这个选手不一样,绝对是难得一遇的才子。把他招进来,我们是有成绩的,舆论也肯定会赞誉……”
这几年,老曹借着萌芽和新概念,在学生和家长群体反复刷存在感,赚得那叫一个盆满钵满。
他巴不得再出一个有话题度的学生,最好能直接招进北大!
阁非赖在厕所里不走,明着偷听曹文宣打电话。
曹文宣那通电话还没打完,清华王主任的电话就打回来了。
“王主任,有机会吗?”阁非问道。
王主任说:“已经定好的事情,不可能临时更改。就算要改,也要组织开会,反复讨论才能通过。算了吧,一个文章写得好的学生而已,没必要那么劳师动众。”
阁非问道:“真不能再争取一下?”
“我挂了。”王主任说。
“唉,再见。”阁非颇为无奈。
曹文宣那边还在继续通话:“行行……好好好……我先把他稳住。什么时候能开会讨论……开学之后?早被人抢走了!”
北大这边,如果开会讨论,真有可能给一个免试名额。
很懂得变通。
他们去年有两个新概念选手,顺利通过自主招生考试,其中一个学霸不用降分都能录取。另一个则需要降30分才行,但北大最初定的是降20分,开几次会之后还是把人给招了。
等曹文宣挂断电话,阁非走过去递烟:“你们北大怎么样?”
“完全没问题。”曹文宣瞎说道。
阁非笑了笑。
他反正无所谓,清华领导既然不同意,他就不用再想着怎么抢人。
就在这时,又进来一个教授,却是复旦中文系的陈主任。
曹文宣心想完蛋了。
去年复旦的自主招生名额那么紧张,都降分招了五个新概念一等奖。今年遇到这种文学天才,怕是能申请到免试特招!
——
(序文有90%是我写的,剩下10%出自deepseek。至于诗文,我写了30%,deepseek大概70%。)
(DS这玩意儿非常智障,细节都已经给它说清楚了,好端端的仙幻世界,它硬要给你整出什么量子纠缠、基因螺旋,还扯什么三星堆、所罗门殿、亚伯拉罕。这四句更是要把老子笑死:耶稣十架浮槎木,穆圣登霄天马踪。万教千宗皆过影,一枝能载众生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