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45 章 手握利器,杀心自起
第 445 章 手握利器,杀心自起 (第2/2页)吴诗瑶强忍着笑,忙不迭地点头:“啊对对对,你最厉害了。”
叶俊眯起眼睛,“嘿”了一声:“你这语气,怎么听着就不怎么相信呢?”
吴诗瑶终于忍不住,“扑哧”一声笑出声来,伸手拍了拍他的后背:“相信相信,你冲得最快了,快走吧,再这么磨蹭下去,一会儿都到饭点了。”
胡梦玲本就有些娇气,望着民族纪念碑下那串长得望不到头的台阶,当即便打起了退堂鼓。索性就留在了独立广场,举起胶片机对着中央喷薄的喷泉拍个不停。
林柏川则贴心地陪在旁边,眼睛一直留意着胡梦玲的取景。见她取景时总把纪念碑顶的金箔拍歪,忍不住伸手替她扶了扶相机:“往左上挪点,能把金顶和水花框在一块儿。”
胡梦玲哪能安安静静地呆着,拍了两张照片后,看见广场另一头有一群鸽子在悠闲踱步,顿时提着裙摆就往那边跑,嘴里还兴奋地喊着:“那边有鸽子!”
林柏川赶紧拎着她的小背包跟上,一边走一边喊:“别跑太远!太阳烈得很,我给你带了草帽。”
胡梦玲回头冲他做了个鬼脸:“略略略!你怎么跟我家老头似的,这么啰嗦!”
林柏川几步追上来,不由分说把草帽按在她头上,语气带着点无奈又藏着笑:“大小姐,再晒下去,你的小脸可就要变成红苹果咯。”
胡梦玲扬起下巴问道:“林柏川,你是不是就喜欢被我使唤?”
林柏川笑着替她理了理被风吹乱的帽绳,眼神里满是宠溺:“是,就喜欢被你使唤。”
没想到林柏川大庭广众之下也这么肉麻,胡梦玲的脸“腾”地一下红了,攥着相机带转身就走:“我、我要去买冰棒了!”
胡梦玲说是买冰棒,可脚步却跟逃命似的。
刚跑出两步,又听见身后林柏川笑着喊:“等等我!那边小贩只收印尼盾,零钱都在我这呢!”
胡梦玲的脚步一顿,嘴角忍不住往上翘:“那你还不快点!”
李曼也不愿意爬民族纪念碑,于是找了个遮阳伞下的石凳坐着躲避炽热的太阳。
袁景灿也乐得清闲,在李曼旁边相邻的位置坐下和导游有一搭没一搭地闲扯。
导游是个印尼籍华裔男孩,名叫陈邦固,今年刚上大三,趁着学期中间课程相对轻松的空当出来做导游挣点生活费。
袁景灿掏出烟盒,递了一支烟过去,陈邦固赶忙摆摆手:“不会抽,谢谢先生。”
袁景灿也不觉得尴尬,自顾自地把烟点上:“你是哪个大学的?”
陈邦固瞥了一眼纪念碑顶端,只见叶俊和吴诗瑶已经爬得很高,不过隐约还是能看到他们正对着广场这边挥手。
他回过神来,一脸自豪地介绍道:“印尼大学,这可是雅加达最好的大学,就相当于你们国家的燕大、菁华。”
“印尼的大学这么轻松啊?还有时间出来做导游?”袁景灿弹了弹烟灰,脸上带着一丝好奇。
陈邦固笑着解释道:“我们的课程其实也不算少啦,但比起高中确实是松多了。上午一般安排的都是专业课,下午可能就只有一两节选修课,要是没课的时候,我们就能自己安排时间,所以出来做导游赚点外快也挺好的。”
袁景灿将目光投向广场上正在追逐皮球的孩子,眼神中难得地流露出一丝松弛:“你这个名字……”
“很有年代特色是吧?”陈邦固不等袁景灿说完,自己先忍不住笑了起来。
袁景灿有些尴尬地干笑两声,但还是点了点头表示认同。
陈邦固的眼神变得悠长起来:“你们可能觉得海外华人都忘了自己的根,其实在印尼情况不太一样。就拿我们家来说,我爷爷到现在还按着老黄历祭祖,清明一定要摆三牲祭品,烧纸钱;端午节要包粽子。有些白人国家的华人,为了融入当地社会,都忘了自己的出身。但我们这边,华人圈子特别抱团,逢年过节大家聚在一起,说的都是带着闽南腔的华语;要是谁家忘了祭祖这回事,可是会被所有人都唾弃的。”
袁景灿吐掉烟头,深有感触地说道:“确实,人要是没了根,就好像失去了灵魂一样。”
“哔——”一声尖锐的哨响突然打断了两人的话头。
循声望去,只见一个大妈举着小旗子正气势汹汹地朝他们走来,站定后又对着袁景灿叽哩哇啦说了一大串印尼语。
袁景灿一脸茫然,完全听不懂她在说什么。
陈邦固见状,赶忙起身用印尼语和大妈交涉起来。过了片刻,陈邦固红着脸转过身,有些不好意思地对袁景灿说道:“她说……刚才看见您在丢了烟头,按照规定要罚5万印尼盾。”
袁景灿听后顿时哭笑不得,没想到印尼也有‘红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