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 第192章 房玄龄:你们这是在逼反太子

第192章 房玄龄:你们这是在逼反太子

第192章 房玄龄:你们这是在逼反太子 (第2/2页)

众人齐声应道:“陛下圣明。”
  
  到了这份上,房玄龄已经是无法反对了。
  
  散会后。
  
  房玄龄只感觉心中发苦。
  
  想要斥责魏王一番,可又不能如实相告。
  
  这若让魏王知晓了个中缘由,定然以为机会,借此发动对太子的攻势。在魏王的眼中,自然是觉得太子不可能比过陛下。
  
  若太子造反,则陛下定废太子,夺嫡可成。
  
  社稷动荡之事,又如何比得过皇位争夺。
  
  公廨中,房玄龄难得没有处置政务。
  
  而是在思索怎么破局。
  
  陛下不知情况,以祭祀为太子着想。
  
  然太子又不知情,这等关头,突行祭祀之道,心中定会心疑,将长安看作龙潭虎穴。
  
  太子心性警惕,必不会返宫,借故推辞。
  
  如此一来,陛下又会生疑。
  
  太子手握重兵,缘何不愿参加祭祀,难不成有所图谋?
  
  这般下来,局势凌乱,猜忌但起,内斗在即。
  
  摆在房玄龄面前的有两条。
  
  首先是安抚太子。
  
  只得是想尽办法,使太子归宫,参加祭祀。
  
  如此虽有惊险,但无恶果。
  
  另一条,则是废太子。
  
  干脆是一不做二不休,顺着形势,早作筹谋,逼反太子。
  
  房玄龄陷入沉思,指尖轻轻敲击在案几上。
  
  逼反太子,须先保魏王及其军队。
  
  然此刻动手布置,难以逃开太子眼线。
  
  太子此刻,必然紧盯长安军队,但有调动,则直接起势,掠夺魏王军营。
  
  如今天气炎热,魏王军中尚无防备,操练不穿甲,怎能敌五千重骑。
  
  怕是一波冲锋下去,就全然崩溃。
  
  军备辎重,全归太子所有。
  
  长安这边,匆忙调动兵马,又如何去行围堵之事。
  
  思索半晌,房玄龄也没能想出个万全之策来。
  
  太子如今势成,想要截断,何其困难。
  
  思虑再三,房玄龄面上阴晴变化,最后放弃了直接逼反太子的想法,还是走安抚太子的路子。
  
  李世民这边,在确定好后,很快就下了诏敕传告。
  
  定三日后,行宗庙祭祀。
  
  李世民随即安排人,发一封文书至于城外太子军营。
  
  也没其他什么想法。
  
  这祭祀完全是由太子之梦而起,太子自然是要参与祭祀的。
  
  天使快马加鞭,于日落黄昏之际,把文书送到了太子军营。
  
  李承乾拿到文书打开一看,面色一下子就沉了下来。
  
  只见文书上写道:
  
  赫赫大唐,威加四海。今征高丽,太子有梦,兆示非凡。
  
  行祭祀大典,乃上天垂训、祖宗示警。
  
  忆武王伐纣,祭祀显决心而建伟业。吾大唐承天运、继圣德,今战高丽,将士用命。
  
  愿天地神明鉴吾诚心,赐大唐胜利,保将士平安,佑百姓康宁,使国家长治久安、繁荣昌盛。
  
  伏惟尚飨!
  
  李承乾没想到,自己随口找了个借口,以做梦为由,开启夏城门。
  
  结果一拳出去,便又受了一击重拳回来。
  
  二凤这一招,当真是无懈可击。
  
  使他陷入两难。
  
  回也不是,不回也不是。
  
  有心直接造反,可又举棋不定。
  
  于是立即召开军事会议。
  
  叫苏定方,李德謇,贺兰楚石三人商讨。
  
  大帐内,李承乾把文书让三人传看。
  
  而后道:“父皇欲行祭祀大典,孤恐其中有诈,怕是要诓我回城。诸位以为当如何应对?”
  
  苏定方态度坚定,道:“此事确有蹊跷,陛下此时以太子梦由举行祭祀,时机微妙,不得不防。”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殿下如今处境微妙,切不可轻举妄动。”
  
  “想当年,吴王夫差兴兵伐齐,越王勾践趁机起兵,最终导致吴国灭亡。今殿下若贸然回城,恐陷入危局,重蹈吴王夫差之覆辙。”
  
  “陛下举行祭祀,或为引殿下回城之计,一旦殿下中计,后果不堪设想。”
  
  苏定方是坚定的主战派,在他看来,造反似已成定局,不若是放手大干一场,生死由天,胜负由命。
  
  房玄龄定然已是密告太子谋反,陛下诸多举措,不过是为了解除太子兵权,行软禁之事后,再行查探谋反之事。
  
  然苏定方现在已经知晓,太子准备谋反多年,如此定然有诸多把柄留下。
  
  又怎么能够经得起审查。
  
  一旦谋反败露,他们这些人,砍头流放,哪能落得什么好处。
  
  相比之下,化被动为主动,占据洛阳,半分天下,哪怕是输,那也是要经过一场畅快淋漓的大战。
  
  苏定方不想憋屈而死,哪怕是死,也是要轰轰烈烈的死在战场上。
  
  李德謇也附和道:“殿下,苏将军所言在理,我等不可轻易中计。”
  
  “想那楚汉相争之时,项羽轻信刘邦之约,前往垓下,最终陷入十面埋伏,落得个乌江自刎的下场。殿下切不可重蹈项羽之覆辙。”
  
  李德謇也是心思果决之人,到了这份上,距离造反,也就半步之遥了。
  
  相比之下,贺兰楚石就有些担忧了。
  
  他是听着陛下的威名长大的,太子虽有五千重骑,然这大唐天下,谁不知陛下的本事。
  
  偌大个大唐,几乎都是陛下打下来的。
  
  当年隋末乱世,李家并不占优,却能最后定鼎天下,开创大唐。
  
  陛下就要占了七分功劳。
  
  且陛下可是从万军丛中杀出来的皇帝,手下名将云集,太子仅凭五千骑兵,又如何能反败为胜。
  
  雄踞洛阳之策虽好,然人心难测,洛阳原本就是曾经陛下根基之所,民心所向,太子真能彻底掌控洛阳吗。
  
  思虑片刻,贺兰楚石道:“臣以为,殿下或许可考虑回城参加祭祀。”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殿下若因疑虑而不回城,恐在陛下与百姓心中落下不顾大局之名。”
  
  “况且虽一直猜测房玄龄有上告之嫌,然如今未曾听闻任何异动,祭祀尚有三日,或可联络杜荷,李安俨,再探宫廷情况。”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