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 第191章:太子若反,则先杀魏王

第191章:太子若反,则先杀魏王

第191章:太子若反,则先杀魏王 (第2/2页)

本来就有所谋划,要是临到头,走了历史上李承乾的老路,谋反未遂,那就成大笑话了。
  
  苏定方想了想又道:“陛下深谙兵法之道,若得房玄龄密报后,或未张扬,暗中查探情况。”
  
  “当然,这也有可能是臣多想了,不过对于殿下而言,只要待在军营中,便能以不变应万变。”
  
  李承乾点点头。    反正现在是不可能再回东宫了,连长安城都不打算去了。
  
  今日已经是六月二十四。
  
  距离七月初一的既定东征,也就六天的时间。
  
  等这六天的时间过去,东征出发后。
  
  哪怕是真被告了谋反,那也无所谓了。
  
  到了那个时候,李承乾便已经具备跟二凤叫板的实力。
  
  这个时候。
  
  东宫的运送火药的马车,已经开始驶入军营。
  
  这让李承乾又更加安心了不少。
  
  有了这两万斤的火药。
  
  哪里还怕大事不成。
  
  长安城的城门再是坚固,也挡不住火药轰炸。
  
  ——
  
  太极宫,两仪殿。
  
  李世民正在看兵部的奏报。
  
  东征高丽的大军,大部分都已经在路上了。
  
  这边侯君集,李勣,刘弘基,张士贵,尉迟敬德等人,已经是接连出发。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先后顺序,主要是考虑到民夫的情况。
  
  看似只有两三万士兵,实则加上民夫的人数,已然达到十余万。
  
  十余万人的行军,可谓是连绵十余里地。
  
  浩浩荡荡,一眼看去,都看不到人。
  
  从队伍的前头跑到队伍的后头,骑马都需要将近半小时。
  
  如果是大道还稍微好些,大约有三四丈的宽度。
  
  然许多小道,也就一丈余宽。
  
  遇到这样的小道,十余万人就是一条连着几座山的长龙。
  
  可以想象,当时隋朝动员几百万人东征高丽,是怎样的场面了。
  
  这时,张阿难已经返回了。
  
  “做梦?”
  
  听完张阿难的汇报,李世民微微皱眉。
  
  倒也没有怀疑太子。
  
  太子第一次出征,因此做梦,也很正常。
  
  因为梦的关系,半夜前去军营,也说得过去。
  
  李世民拿过张阿难记录的文书看了看。
  
  便吩咐道:“交给太卜署解梦吧。”
  
  “是,陛下。”
  
  想了想,李世民问道:“太子军营状况如何。”
  
  张阿难回道:“臣此番前往太子军营之际,正值太子军演,见其军容整肃,营垒坚固,有强军之锋范。”
  
  李世民满意的点点头。
  
  太子本身就颇有章法,还有苏定方的助力,自是不会差的。
  
  况且那些府兵,亦是大唐精锐之兵。
  
  ——
  
  张阿难把有关太子梦境的事情,交由太卜署。
  
  房玄龄这边也一直关注着情况。
  
  便也得知了太子以做梦为托词。
  
  他很清楚,这完全就是太子的借口,不过房玄龄现在已经不打算去刺激太子了。
  
  在这个时候对付太子,不管是对于魏王,还是对于房家,亦或是陛下,大唐,都没有好处可言。
  
  尤其是魏王。
  
  太子可是跟魏王同一天出发东征。
  
  两家营地距离也不过数十里。
  
  若是太子造反,第一选择可能就是突袭魏王营地。
  
  太子要是再狠一点,效仿陛下当年。
  
  很有可能直接杀了魏王,然后再想办法去杀晋王。
  
  这剩下太子一个嫡子。
  
  陛下也要跟当年太上皇感同身受了。
  
  考虑到这些可能会有的变化,房玄龄越发不敢轻举妄动了。
  
  要真到了那份上,别说自己能不能活,恐怕房家都有灭族之危。
  
  于是房玄龄干脆就正常上下朝,所有针对太子的调查全部停止。
  
  就让昨夜入宫面圣的事情,成为李安俨的一个误会。
  
  这就是进可攻,退可守。
  
  然而房玄龄却忘记了。
  
  他想停,可有人想动。
  
  时刻关心太子动向的李泰,也很快打探到了太子做梦的消息。
  
  延康坊,魏王府。
  
  李泰有些迟疑。
  
  “太子说做梦,真是做梦吗。”
  
  他其实已经有些相信这个说法了。
  
  毕竟柴令武的分析,虽然有一定的道理。
  
  可仔细想想,也有些模糊。
  
  毕竟房玄龄天天面圣,总不至于半夜这么来一次,太子就觉得是在告他谋反。
  
  要是这样的话,太子早就被逼反了,怎么会等到现在。
  
  柴令武提议道:“是与不是,试试就知道了。”
  
  “正好是太子说了做梦之事,交由太卜署解梦。”
  
  “太卜署的太卜令郭正,正好是咱们魏王党人。”
  
  “他是郭璞后人,如果由他出面提议,以太子梦境为由,让陛下行祭祀大典,想来是能成的。”
  
  郭璞是两晋时期的著名的文学家、风水学者,同时也精通天文、历算、卜筮。
  
  家族传承在卜筮这块名气很大,后人一直都在宫廷任职。
  
  李泰有些疑惑道:“他也是咱们的人?”
  
  魏王党太庞大了,牵扯到大量中下层的官员,即便是李泰自己,也是认不全的。
  
  “是的,魏王。”柴令武肯定道。
  
  作为魏王心腹,他自然对于党派内的成员,有着一定了解。
  
  李泰道:“那就交由郭他去办吧。”
  
  “是,魏王。”
  
  皇城,太卜署。
  
  魏王的人过来传递消息。
  
  太卜令郭正听完后,点头道:“请告知魏王,我已知晓。”
  
  对于魏王的命令,郭正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
  
  先祖郭璞出身寒门,所谓河东郭氏,不过是略微有些起色。
  
  只能依靠大世家才能混口饭吃。
  
  所以在很早的时候,郭正就已经攀附上大族,投靠到了魏王党。
  
  这不是他能选择的,即便是作为魏王党人,但他连魏王举办的宴会都没有资格参加。
  
  可如果不是投靠魏王,郭正也担任不上太卜令的位置。
  
  太卜令不存在科举入仕,走的是举荐的路子。
  
  若无人举荐,连官身都没有。
  
  即使如此,太卜令也只是正八品下。
  
  所以郭正哪有拒绝魏王的道理。
  
  拿到张阿难的记录后,郭正立即就开始翻查经典,要引经据典写上一片奏文。
  
  总而言之就是太子梦境影响很大,需要行祭祀大典才行。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