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 第185章:是谁要把长安城的百姓一网打尽?

第185章:是谁要把长安城的百姓一网打尽?

第185章:是谁要把长安城的百姓一网打尽? (第2/2页)

哗的一下,整个茶楼跪了一大片。
  
  百姓们都吓傻了。
  
  私藏太子像是罪。
  
  购买太子像更是罪。
  
  这到底是谁啊,这么大的胆子,如此售卖太子像。
  
  这是要把长安城的百姓一网打尽,全部都送到大牢里去吗。    “诸位莫慌,莫慌。”
  
  “邸报上说了,这太子像,是太子殿下命令拓印上去的。”
  
  听到说书人这么说,百姓们这才安心下来。
  
  不过对于此事,议论声就更大了。
  
  毕竟太子怎么会突然把画像拓印到邸报上。
  
  不少聪明的百姓,已经奔向邸报亭,想要多购买一些邸报。
  
  如果太子允许自己的画像在民间流传的话,那么太子像的价值,那可真就无可估量。
  
  谁也不知道,是不是只有这一版的邸报,才会有太子像。
  
  如果只有这一版的话,那么十文钱到手的太子像,转卖出去,可能就是几千钱,几万钱了。
  
  一时间,长安坊内所有的邸报亭,都被哄抢一空。
  
  礼部官员,监察御史纷纷上书。
  
  认为太子此举,有违礼制。
  
  恳请陛下立即收回长安城内,所有私藏太子像的邸报。
  
  李世民其实感觉也不怎么妥当。
  
  太子现在是太子,未来就是皇帝。
  
  皇帝像怎么能随便流传到民间,还让百姓们贩卖跟私藏呢。
  
  自古以来,皇帝被视为天子,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保持神秘的形象有助于强化这种权威性。如果百姓轻易见到皇帝的模样,可能会觉得皇帝也不过是普通人,从而降低对皇帝的敬畏之心。
  
  皇帝的神秘形象可以让人们对其产生更多的想象和尊崇,有利于统治的稳定。
  
  秦始皇嬴政,其行踪常常保密,很少公开露面,人们对他充满敬畏和猜测,这种神秘性增强了统治权威,以后的皇帝就有学有样了。
  
  再就是安全方面,保持皇帝的面容不被广泛知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皇帝的安全性。
  
  历史上许多皇帝在出行时会采取严密的安保措施,甚至使用替身或伪装,以防止被人认出。
  
  人人都知道皇帝长什么样子了,还有什么便衣出行,微服私访。
  
  皇帝太子像,都属于神圣之物,岂荣随意贩卖。
  
  于是李世民召见太子,询问缘由。
  
  李承乾自然早就会想到有这么一遭。
  
  “荒唐!”
  
  “太子缘何做出这等荒唐事来。”
  
  李世民语气斥责,但也没有太过生气。
  
  毕竟太子最近一直都在为大唐立功,他也没有赏赐什么东西给太子。
  
  这么算下来,也能算个功过相抵了。
  
  “哪里荒唐了?还请父皇明言。”
  
  李承乾面色平静的回道。
  
  李世民眉头一皱:“把自己的画像印在邸报上,让民间流传,这难道还不荒唐?”
  
  “你为大唐太子,国之储君,任由画像在民间流传,岂非是有失皇家威严。”
  
  李承乾回道:“为什么父皇会觉得,画像流传民间,就会有失皇家威严?”
  
  李世民眼睛一瞪:“这还用问?”
  
  李承乾毫不示弱:“当然要问。”
  
  李世民讲述道:“你的画像,会被商人贩卖,乃至于标上价钱。”
  
  李承乾道:“应该会挺值钱的。”
  
  李世民气急,差点一口气没上来。
  
  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怒火:“你身为太子,怎可如此不知轻重!”
  
  “皇家威严岂容如此践踏!”
  
  换个意思就是,你不要脸,我还要脸。
  
  李承乾解释道:“寺庙中的佛像,道观中的神像,他们尊容也展现在世人面前。”
  
  “我身为太子,如果我的行为,得到百姓的认可,他们就会为我上香。”
  
  “如果我德行有失,那么百姓唾弃,也是理所应当。”
  
  李世民闻言沉默,语气稍缓:“即便如此,此举亦不合礼制。”
  
  李承乾道:“父皇,礼制亦当因时而变。”
  
  “自古以来,礼制传承如今,有了多少变化,从来没有一成不变的礼制。”
  
  “这天下的规矩,朝廷的法度,也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
  
  “古往今来,任何朝代,规章制度,向来是与时俱进,就如同一代代王朝那般,不断更替。”
  
  “自始皇横扫六国,一统天下,这天下大势,就在于一统。”
  
  “陛下自称圣人,位比神佛,为何这圣人之颜,就不能为天下人所见。”
  
  李世民微微眯起眼睛:“若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又当如何?”
  
  这里指的是被刺杀的事情。
  
  毕竟不管是皇帝还是太子,很容易成为刺杀对象。
  
  画像的传播,无疑是让刺客有具体目标。
  
  李承乾道:“就算没有画像,别有用心之人难道就没办法了吗。”
  
  李世民遭遇的刺杀,李承乾遭遇的刺杀,显然跟画像没有太多关系。
  
  这么一说,李世民感觉自己无法说服太子。
  
  沉默一番后,道:“仅此一次,下不为例。”
  
  李承乾拱手作揖:“谢父皇。”
  
  李世民是个开明的君主,也比较容易接受劝谏。
  
  大唐的风气,本来就是开放和包容的。
  
  太子的举措,看似有些荒唐,但这么一说,确实也有些道理。
  
  目前来说,李世民还不知道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是好或是坏。
  
  暂且看看往后的情况再说。
  
  最让李世民有所感触的,还是太子那句,神佛尚且显出尊荣,圣人为何要避讳自身。
  
  难道圣人不及神佛?
  
  夜。
  
  务本坊。
  
  房玄龄回府后,看着邸报上的太子像陷入沉思
  
  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即将要东征的时候,太子要把自己的画像拓印在邸报上。
  
  房遗直看着父亲一直在看太子像,不由说了一句。
  
  “也不知太子怎么想的,就把自己的画像拓印在邸报上。”
  
  “听说现在有很多人,高价收购太子像,很多百姓,还特地在家中给太子立长生牌。”
  
  太子怎么想的?
  
  这番话犹如一道亮光,在房玄龄的脑海中闪过。
  
  他顿时就明白了,太子是怎么想的。
  
  惊呼道:“不好,太子已准备谋反。”
  
  房遗直有些疑惑:“父亲这话是什么意思。”
  
  房玄龄眼睛紧紧的盯着画像,喃喃道:“太子这是要学刘据啊。”
  
  “不行,我当立即入宫。”
  
  “等不到日后了。”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