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 第106章 李世民:让晋王也留在长安吧

第106章 李世民:让晋王也留在长安吧

第106章 李世民:让晋王也留在长安吧 (第2/2页)

李治带着李义府赶来拜见。
  
  听到晋王前来的消息,李勣亲自出府迎接。
  
  “老师。”
  
  李治远远瞧着,作揖行叉手礼,表示对李勣的尊敬。
  
  “哪敢劳晋王如此。”
  
  李勣三步并作两步,走到李治面前扶起。
  
  “在茂师面前,我便是弟子。”
  
  “弟子见师,自当执礼。”
  
  李勣很受感动,连忙招呼李治一行人入内。
  
  而后拿出最好的顾渚紫笋茶招待。
  
  “一年未见,晋王比之去年,又更加俊朗了些。”
  
  “我在长安听说了关于晋王的事情,很多从晋州回来的官员,都在说晋王仁慈,公正。”
  
  “陛下听说了晋王在晋州的事情,很是夸赞。”
  
  “除了吴王,其他皇子中,当属晋王最让陛下欢心。”
  
  李勣感叹道。
  
  其实在他心里,哪怕是吴王李恪,也只是在权万纪的监督和劝谏下,才开始有所收敛,逐渐改变自身行为。
  
  近两年权万纪又被调任到齐王李佑那边担任王府长史,现在的吴王李恪到底是怎样,谁还能说得清楚呢。
  
  晋王李治就不同了,从小温和谦逊,仁孝宽厚,聪慧好学,性格较为沉稳,行为举止端庄。
  
  在诸多皇子中,尤为突出,即便是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也不及晋王李治。
  
  “茂师过赞了,我只是坚守本分罢了。”
  
  李治谦虚回应道。
  
  这般不骄不躁,李勣更为看好。
  
  心里感叹,可惜李治晚生几年,如果能早一些,李治为太子,那对于大唐来说该是多好的事情。
  
  只是他却忘记了,曾经的太子李承乾,又何曾不是如此。
  
  一番寒暄后,李治也说起了来的目的。
  
  “今日拜见父皇后,父皇同我说,让我在长安久居一段时间。”
  
  “年后不必急着赶回晋州,或可参与征讨高丽之事,也当是长些见识。”
  
  “只是我听闻消息,如今长安大兄与四哥争锋相对,实乃是非之地。”
  
  “因此还请茂师能否指点一二,如何才能逃离这漩涡之中。”
  
  李治可没有夺嫡的想法,哪怕他是嫡子,也有继承权。
  
  魏王有魏王党,五姓七望的支持。
  
  太子更是大唐正统。
  
  他呢,他有什么,什么都没有。
  
  拿什么去斗。
  
  皇位之争,最为残酷不过,好读史书的李治明白,一个不好,便是粉身碎骨,万劫不复。
  
  那时可没有什么兄弟情谊的说法。
  
  躲避这个争斗,当好自己的晋王,就是李治现在的想法了。
  
  李勣微微皱眉,沉吟片刻后道:“晋王的想法,是正确的。”
  
  “如今魏王跟太子的争斗,已经逐渐加强,整个朝野上下,都有被卷入其中的风险。”
  
  “此时避开,自然是最好不过。”
  
  “然而陛下既然跟晋王说了此话,恐怕就没这么容易脱身了。”
  
  李治不由问道:“父皇为何要让我留下,大兄跟四哥的事情,我能有什么办法。”
  
  李勣感叹道:“正是因为现在太子跟魏王争斗太过,所以陛下才会想让你留下,作缓和之用。”
  
  听到这话,李治无奈道:“大兄跟四哥,又怎么可能听说劝说,我又何德何能可有此颜面。”
  
  李治是李世民第九子,过了年才算满十五岁。
  
  而李承乾明年二十三,李泰则是二十二,只比太子小一岁。
  
  即便他有超出年龄的沉稳,可依旧架不住资历不足。
  
  在李承乾和李泰面前,就是个弟弟。
  
  李勣也有些无奈,说道:“陛下只是不用晋王去劝说太子跟魏王,晋王是陛下嫡子,只需要让晋王留在长安,即便什么都不做,也会让魏王跟太子忌惮。”
  
  “他们会因为顾忌到晋王的存在,而不敢在有些事情上太过分。”
  
  “且如今太子势大,魏王难以招架,留晋王在,太子行事前,也要多加考虑。”
  
  其实李治跟他是说,陛下要让他留长安的时候,李勣就已经猜出了陛下的用意了。
  
  魏王看似声势壮阔,实则处处劣于太子,各方面已经是难以招架。
  
  尤其是现在讲武堂的事情,在观看太子练兵后,李勣知道,这会让陛下忌惮更大。
  
  三百旅帅多数都是长安周边,或十六卫内。
  
  一旦借着征伐高丽的事情夺得军功,这往后的影响,怕是极其广阔。
  
  更别说讲武堂还会一直开办下去。
  
  只是陛下忌惮太子这等事情,作为臣子的,心里明白就好,是万万不能说出来的。
  
  陛下想要制衡太子,再留下有继承权的晋王,显然是最为合适的事情。
  
  “茂师,还有其他办法吗,我实在是不想留在长安,卷入这纷争之中。”
  
  李治听完,嘴角有些苦涩。
  
  反倒是在旁边一直很安静的李义府,微微低头的眼底中,有几分跃跃欲试的感觉。
  
  李勣认真思索良久,最后道:“想要说动陛下,这是非常之难的事情。”
  
  “但有一人,如果她愿意帮你开口,或许还有转机。”
  
  李治不由追问道:“是谁?”
  
  李勣缓缓道:“我大唐大长公主,同安公主。”
  
  李治闻言,眼睛一亮,开口道:“姑奶奶。”
  
  李勣道:“晋王妃可是大长公主的侄孙女呢,有这层关系在,如若晋王请动大长公主言说一二,想来陛下可能会改变想法。”
  
  同安大长公主,唐高祖李渊的同母妹。
  
  隋朝时期,同安公主嫁给太原王氏出身的司徒王秉的儿子王裕。
  
  李世民即位后,同安公主晋升为大长公主。
  
  他是李世民的亲姑姑,且年事已高,所以李世民对她特别礼敬。
  
  前些年,驸马王裕有个侄孙女美丽温顺,同安公主向李世民提起,李世民便命李治纳此女为晋王妃。
  
  “若姑奶奶愿意帮我劝说父皇,父皇定然不会强行留我在长安。”
  
  李治顿时感觉看到了希望。
  
  不只是晋王的关系,晋王妃很得姑奶奶宠爱,否则当年也不会特意说媒。
  
  李治明白,他若带着晋王妃去言明厉害,同安大长公主定会愿意前往宫廷,游说父皇。
  
  而父皇最重亲情,同意的可能性很大。
  
  此时,李勣补充道:“晋王去大长公主府中,还需小心些。”
  
  “最近我听闻消息,似是大长公主跟孙子王方翼,闹了很大矛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