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 第93章:不过都是二凤的棋子罢了

第93章:不过都是二凤的棋子罢了

第93章:不过都是二凤的棋子罢了 (第1/2页)

历史上,李世民第一次打高丽的时候,为什么御驾亲征。
  
  是因为李世民回头一看,发现自己竟然没有将帅可用了。
  
  屈突通、张公谨、柴绍、秦琼、李孝恭这些当年的开国名将已经死了。
  
  唯一合适的李靖虽然还活着,甚至也有毛遂自荐过,但他毕竟已经七十四岁高龄,且有病在身。
  
  这要是在攻打高丽的途中病死,那可就闹了大笑话。
  
  李勣虽然才五十出头,但他作战经历主要是在中原地区及周边一些势力的战争中。
  
  高丽的地形多山地和丘陵,易守难攻,这对于进攻方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而且高丽的军队战斗力也不容小觑,他们擅长利用地形进行防御和伏击。
  
  在这种情况下,单独派李绩出征,李世民担心他可能难以应对高丽的顽强抵抗和各种复杂的战争局势。
  
  正当盛年的新一代主帅侯君集,却因为参与太子谋反的事,被李世民干掉了。
  
  于是思来想去,最后李世民不顾群臣反对,自己御驾亲征了。
  
  但是现在,征讨高丽提前了。
  
  “侯君集!”
  
  杜荷惊呼一声,顿时就想到了最有可能攻打高丽的主帅人选。
  
  “是啊,除了他,陛下还能选用谁当主帅呢?”
  
  “难道要让李靖去吗。”
  
  李承乾气定神闲,智珠在握。
  
  侯君集虽然贪婪,但在战功这块,是毋容置疑的。
  
  早些年打吐谷浑,李靖主帅,侯君集副帅。
  
  便是侯君集率领的军队克服了高原缺氧、地形复杂等诸多困难。
  
  配合李靖主力,多次击败吐谷浑军,最终迫使吐谷浑王慕容伏允自杀,其子慕容顺率部归降唐朝,吐谷浑从此成为大唐属国。
  
  而后独自领兵,表现出优秀的统帅才能,他率领薛万彻等将出兵西进,越过地无水草,寒风如刀,热风如烧的二千多里的沙碛,势如破竹,大败高昌。
  
  分兵四出攻占地盘,共攻下三郡、五县、22城,获8064户,37730人,4300匹马。高昌全境平定。
  
  从这些作战经历就可以看出,这两场出名的破国之战中,侯君集非常擅长在复杂,艰苦地形作战,且是历经两场可谓经验丰富。
  
  而高丽正是多山地和丘陵,易守难攻,正对侯君集的专业方向。
  
  李承乾想不到,除了二凤自己御驾亲征外,还能有谁比现在的侯君集更加适合当这个主帅。
  
  侯君集可是太子的人啊。
  
  更是他们谋反小队的主心骨。
  
  杜荷惊喜道:“原来殿下早就算到了这一层,枉我还在苦苦思索,如何应对魏王。”
  
  “有候将军帮助,即便魏王人马再是精锐又如何,即便他有再多海上战船又如何,不照样要听从调遣吗。”
  
  “难道他还敢违抗军令不成。”
  
  “况且.”
  
  说到这里,杜荷眼里闪烁着兴奋且又危险的目光。
  
  或许是过于激动,让他的身体都有些颤抖,低沉的语气有少许哆嗦。
  
  “况且,若魏王死在了高丽人的手里,这会跟殿下有什么关系呢。”
  
  这一刻,在杜荷的心里,高丽这场仗,必须要打。
  
  然而输赢,却不怎么重要了。
  
  坑杀魏王,对于太子来说,便就是赢。
  
  只要魏王死了,就没有人可以跟太子夺嫡,则太子必登大宝。
  
  “说的轻巧,那魏王有五姓七望护着,哪里是这么好坑杀的。”
  
  “若前方有危险,你信不信,第一个跑的就是魏王。”
  
  “况且高丽只守不攻,想要坑杀魏王,除非是我军大败,被高丽追杀。”
  
  “你觉得这可能吗。”
  
  高丽很强,但也没有想象中的强。
  
  他们强的点,就在于难攻。
  
  可若是走出城池,跟唐军野战,那就是自讨苦吃了。
  
  杜荷听着太子这般说,有些失望,这是多好的机会啊。
  
  就是太难达成了。
  
  李承乾微微摇头。
  
  若杀魏王,便不能只杀魏王,晋王也得一并杀了,否则事情败露,照样是输。
  
  若要稳妥,还要连着吴王也一并杀了。毕竟吴王李恪,确实是李世民的众多儿子非常优秀的一员。
  
  且在历史中,李承乾被废太子后,李世民是真的考虑过让吴王李恪继位。
  
  毕竟除开他个人的优秀外,还有前朝皇室的血统。
  
  若论血统尊贵,吴王李恪当是第一人。
  
  而要把吴王李恪从庶子转成嫡子也不难,直接立隋炀帝女杨妃为后便可。
  
  以前朝公主的身份立为皇后,天下人谁也挑不出毛病来。
  
  “行了,别操心这些事了,让魏王去闹腾吧。”
  
  “咱们这边心里有数就行。”
  
  李承乾放下茶杯说道。
  
  杜荷点点头:“是,殿下。”
  
  ——
  
  皇帝下诏,太子跟魏王各掌五府之兵。
  
  府兵分上中下三等,到太子跟魏王这里,自然全是上府,满员一千二百人。
  
  这就相当于六千兵力,所需开销皆由朝廷负责。
  
  再加上东宫的中层军官,大约有千把人,这就是七千人的队伍了。
  
  听着是不少了,实际上兵力却不是这么算的。
  
  这六千府兵里,真正有战力的战兵,实际上只有两千人左右,其余的四千人,均为辅兵。
  
  甚至有可能更少。
  
  战兵辅兵的比例,通常在三比一,也就是三个辅兵一个战兵。
  
  就这样还算是很高的了,有些府甚至是四比一,五比一。
  
  这就是为什么在古代的战争中,经常会出现两三千人大破上万军的常见情况。
  
  因为对方的万人部队里,战兵可能也就两三千人。
  
  另一边的三千人全是战兵。
  
  厮杀起来,战兵一旦落败,则整体大军全都开始溃败逃亡。
  
  相互踩踏致死的人,可要比被砍死的人更多。
  
  不过也要看军队的具体情况,一些比较有封号的军队,或许他们的辅兵也要接受比较正规化的训练,比杂牌军的战兵也不差,能形成战斗力。
  
  李承乾没急着自己去接受府兵。
  
  他是真正属于看见过猪跑,没吃过猪肉的,有几斤几两,自个门清。
  
  也许前世军训的那套法子或许有点用,然而几乎这六千府兵里,能简单识字的可能不足六个,能分清左右手的,或许连一百个都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