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5 6月龄孩子交换知觉的发展
065 6月龄孩子交换知觉的发展 (第1/2页)交换知觉就是孩子把东西交给你,他更希望你再把东西还给他。父母要重视这一点,在交还东西时要明确告诉孩子,该物件有什么作用,这也可以说是一种"礼上往来"的变通吧!
1、美妙的音乐玩具
有些玩具上,打开开关就会播放一段美妙的音乐。
"打开我的开关,打开我的开关!"布娃娃、小汽车、景像盒等玩具,都急急忙忙探着自己的头,嚷嚷道:"叔叔阿姨,打开我的开关,打开我的开关,我想成为王喜乐交换知觉训练的器械。"
我打布娃娃的开关,"祝你生日快乐"的优美旋律,吸引了王喜乐的注意,他把手伸了过去。
刚进入6月龄,孩子想完全靠自己抓起一玩玩具是困难的。我帮王喜乐抓握好布娃娃玩,当他注意力集中了一会儿,我关掉了开关。
"王喜乐,布娃娃的肚子玩饿了,"我说道,"把你的好吃的给她吃上一些,她才愿意跟你玩。"
我从王喜乐手上拿过布娃娃,一边说话一边将西红柿在她嘴上假装吃了几下。然后,换了一个方向,从他身后再次打开开关。
音乐一响,王喜乐迅速做出了转头动作,并伸手出小手,这样我俩完成了第一次交换知觉的训练动作。
孩子愿意将东西与别人交换着玩,这是肉眼可见的情商表现。而听到声音后迅速做出反应,这种声音与动作的联动是肉眼不可见的神经高级交换。
就是前几年科学家也还不明白,这种神经交换是怎么回事,例如夜间飞行的蝙蝠怎么会认得路。
蒙上蝙幅的眼睛,它照样能避开重重障碍,甚至连拴在房间里的细线也能绕过去-机灵地逃过了罗网。
如今,科学家发现了回声探测器,这个谜才得以破解。现在已确认,蝙蝠在飞行过程中,嘴里会发生超声波-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微弱的尖细叫声。这种声音一遇到障碍就反射回来,蝙蝠灵敏的耳朵就能"接收"到这样的信号:"前面是墙!""有线!""有蚊子!"
科学家在研究中,还发现很值得深究的情况。
1、有浓密头发的女性,她们不能很好地传送和反射超声波,易让蝙蝠冲着其飞扑过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