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关公教子
第346章 关公教子 (第2/2页)……
每个人解决问题的方式是不一样的,每个人适合的路数也是不一样的。
擅谋则用谋,擅政则用政,擅武则用武——这世上没有最好的方式,只有最适合自己的方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
适合刘备的方式,是从人性下手,一切都是势。借势除掉与自身利益冲突的群体,为其它群体创造利益,制造利益增量去对冲负面影响,使别人的利益与自己同步。
而关羽就不一样了。
关羽的思维一向简单直接,他的武艺也很简单直接,以力破巧,以快打慢,没有花巧,甚至没有招式,能一击制敌就绝不会用两刀。
关羽知道,自己学不会大兄的路数。
适合自己的才是道,旁人可以引导,可以解惑,却无法直接传授,也无法模仿,得靠悟。
所以关羽前段时间一直头疼,这玩意不好悟啊……
而最终给关羽指引方向的,还是秀娘。
秀娘目前是医务总督,一直在各地建设医馆,眼下青州每个郡都有‘大汉某郡医馆’,也就是官方医院。
靠一个人很难达成医治十万人这种目标的,但到处建设医馆,却能很快实现她的理想。
除了西河医馆之外,清河医院是建得最早的——就建在张角的墓地上。
秀娘去巡查清河医院的时候,见关羽为难,便问了关羽一句:“夫君可还记得当年之约?”
关羽愣了愣:“医治十万人之愿?如今看来……或许已经达成了?”
“不是我,是你……”
秀娘模仿当年关羽的样子叉着腰比划:“当年你说,要驰骋天下,打得天下皆服……”
关羽笑了:“是啊……我还没兑现承诺呢。”
秀娘问道:“现在河北有人不服号令,是因为你打不过吗?”
“当然不是,是不能随意出兵啊……”
关羽解释道:“若打仗便可安定河北,我早就打了……”
河北目前没有人举旗反叛,各家豪族本身也没啥动静,但豪族们‘收留’的那些佃户却会对抗朝廷。
单靠战场决胜是不够的,若是强行征服,只会留下一地废墟和无数心怀仇恨的难民。
即便打赢了占领了地盘,但人心不服,遍地狼藉,必须长期驻兵压制叛乱……既拖累兵力,又无法创造价值,还会面对长年累月的抵抗,实际上是负资产,不如不打。
“靠打仗杀人怎能打服别人呢?……你当初治军时是怎么打服部曲的?管教平儿的时候你是怎么打他屁股的?教他们做人才能打服啊……”
秀娘撇了撇嘴:“不听话就打屁股,反正打伤了我能治……治好了你再打,打到服为止!”
关羽愣了一愣,随后猛然顿悟。
是啊,这些年打仗杀人杀惯了,却忘了,这事本来就不是打仗啊!
这应该是打儿子的逻辑啊!
得先挑错处,然后一边打一边教嘛……
想明白了之后,关羽立刻给刘备传信请诏。
“朝廷有诏,为保庶民生计,各郡全面减租。”
“对佃户收取田租不能超过六成,违者必须退还多收的地租,并对主家处以罚款和鞭刑……”
“罚款充作佃户的补偿款,用于设立医馆和义舍,若有贫困,随时救之。”
“清河太守、冀州都护关羽告知各兵帅良家,请严守朝廷善政,勿与万民为敌!”
刘备对这事的理解还是很迅速的,立刻往河北发了份诏令,降租令。
发了文告之后,关羽立刻把部队分为几十路,化整为零进入渤海郡,一个县一个县的在各豪族聚居地挨个找茬。
其实这时候各家豪族已经收了租了,若是要求明年降租,其实问题不大。
但现在已经收了租,再让他们退出来,那可就太难了……
各家都有茬可找。
部队不是作为官兵去的,全军所有人都不穿官服或兵甲,全部以黑社会游侠儿的身份出去行侠仗义,顺便向农奴们解读政策以及指引医馆和义庄的建设。
只发文告可不行,要派大量的人去解读传播。
而且士兵们不入城,不入坞堡,就在县外的农庄田地以及佃户居住的聚落搭讪询问。
若是今年收取田租超过六成的豪族,那弟兄们就有充分的理由仗义出手了……其实每家都超过六成。
如果主家不退租,就鼓动佃户们去讨要——这事儿可是朝廷善政,主家要是不退,那不就是坑人吗?
当然,一开始很多佃户是不信的,因此需要弟兄们先去找茬打个群架,专门寻机殴打豪族子弟和管事们,打到那些豪族管事自己承认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