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6章 无利可图?道义为重
第816章 无利可图?道义为重 (第2/2页)“陛下。”
一位掌管财政的老臣出列,语气平淡,“夷洲之地,向为化外,其民不服王化,与禽兽何异?村野治保此獠,穷途末路,自相残杀,于我大汉而言,无异于狗咬狗一嘴毛。我等何必为此劳师动众?”
另一位以持重著称的将军也附和道:“陛下,水师新成,战舰、水手尚需操练。跨海远征,耗费钱粮无数,且夷洲多山瘴疠,易守难攻。若贸然进攻,胜之,所得不过一荒岛;若稍有闪失,损兵折将,岂非得不偿失?”
“正是此理!”
更多官员纷纷点头,“若说征伐倭国,尚有金山银海之利可图。征伐夷洲,所为何来?难道就是为了给那些不相干的化外蛮夷报仇雪恨?”
浪潮般的反对声几乎要将刘盈淹没,在这些深受“华夷之辨”和现实利益考量影响的官员看来,为了遥远海岛上一些“未开化”的蛮民,动用宝贵的国力去发动一场胜负难料、且无利可图的战争,简直是愚蠢至极。
他们无法理解,皇帝为何会对那些“蛮夷”的生死如此在意。
刘盈看着台下众多面露不解甚至不以为然之色的臣子,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有愤怒,有悲哀,更有一种超越时代的孤独感。
他知道,在这个时代,这种基于纯粹人道主义和主权意识的考量,是多么的“不合时宜”。
他深吸一口气,缓缓从龙椅上站起,目光如炬,扫视全场,声音沉凝而有力,压过了所有的议论:
“诸卿所言,皆是从利害得失计较。不错,攻打夷洲,眼下看,确实耗费巨大,且无金银之利可图。”
他话锋一转,语气陡然提升,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但朕要问你们,村野治保是何人?他是我大汉的手下败将,是弑杀倭国君王、屠戮无辜的狂徒!”
“如今,他盘踞夷洲,虐杀我华夏苗裔,悬首示威,挑衅天威!此等暴行,人神共愤,天地不容!”
“若我大汉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任凭此獠在我门户之外耀武扬威,屠戮生灵,天下藩属将如何看待我天朝上国?四夷是畏我之威,还是笑我之怯?后世史笔,又将如何记载朕与诸卿?记载这个号称‘强汉’的时代,面对如此惨绝人寰的暴行,竟选择了龟缩不前,只因‘无利可图’?!”
刘盈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他向前一步,几乎是一字一顿地说道:“有些事,不能只用利益来衡量!朕,作为大汉天子,有义务维护天朝尊严,有责任保护华夏苗裔,更有道义,去诛除村野治保这等泯灭人性的凶徒!这不是为了利益,这是为了公道,为了人心,为了我大汉不容侵犯的威严!”
这番掷地有声的话语,如同惊雷,震得许多官员哑口无言。他们从未听过一位帝王,将“道义”和“责任”置于赤裸裸的利益之上。
部分年轻或尚有血性的官员,如贾谊等人,已然面露激动之色。
然而,根深蒂固的观念并非一朝一夕所能改变,仍有不少重臣,如曹参等,眉头紧锁,显然并未被完全说服,只是碍于皇帝如此鲜明的态度,暂时不便再直接反驳。
朝堂之上,陷入了僵持与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