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造富神话,集体飞升!3000名百万富豪,100名千万富豪!
第525章 造富神话,集体飞升!3000名百万富豪,100名千万富豪! (第2/2页)王光桐意味深长地通知道。
李青松?
陈延森原本没打算出席敲钟仪式,但看王光桐的意思,明显是想他去一趟灯塔国。
看来上面打定主意,要把他当成华国青年企业家的对外形象,打造一张招商名片。
“好的,我知道了,多谢王先生告知。”
陈延森理清思绪后,立马答应了下来。
“到时候陈先生得先到燕京,跟着访问团一起出发。”王光桐补充道。
陈延森一愣,心头一震。
和李青松同行,以访问团成员身份前往北美?
这是要‘三上晚间新闻’的节奏啊!
陈延森本想问一句,合适吗?
但他转念一想,管他呢,上面都拍板决定了,自己还能拒绝不成?
“没问题。”陈延森立即回复道。
“12月24日,燕京国际机场,上午9点之前到。”王光桐应了一声,然后同步了出发时间和地点。
“王先生,我能再带几个人吗?”陈延森追问道。
带人?
王光桐哑然失笑,他头一回遇到有人问这个问题,于是委婉地说:“没有先例。”
“那就算了。”
陈延森顿感遗憾地说。
反正他有一架湾流550,带十几个人轻轻松松。
王光桐赶忙挂断电话,生怕陈延森再提出什么让自己为难的要求。
“笃笃笃——!”这时,门外响起了敲门声。
陈延森用神识一扫,知道是黄征,便回了一句:“进来。”
“老板,这份是我拟定的敲钟人员名单,请您过目。”
黄征拉开椅子,一屁股坐下,递上一份文件。
陈延森接过,随手翻开。
“八公山果农周丽娟;
大客户招商部总经理宋允澄;
美特斯老板周健成;
拼呗商城第一单用户丁宇航;
云速快递员陆华;
企鹅董事长马文腾。”
一共六人,既有入驻商户,也有快递员、买家和拼呗的重要投资人。
陈延森抬头看着黄征,心想:这家伙是会来事的,还特意把宋允澄给加上了。
“把王子豪、孟熙波的名字加上。”
陈延森沉吟几秒后,冲着黄征说道。
“好的老板。”黄征立刻应道。
“我会先去灯塔国,你们坐我的湾流550。”陈延森道。
“老板,您改主意了?”黄征好奇问道。
因为陈延森早就说了,他不会参加上市当天的敲钟仪式。
“上面有要求,我也没办法。”
陈延森耸了耸肩,一脸无奈地说。
他没过多解释,黄征是个聪明人,自然也不会多问。
两人聊了几分钟后,黄征便转身出了办公室。
另一边。
“让我去敲钟?”
孟熙波一脸地不可置信。
“老板说了,客服部是对接用户的第一线,另外,拼呗的第一个访客也是你接待的,记得买一套西装,穿得精神点。”
黄征拍了拍孟熙波的肩膀叮嘱道。
“好的黄总。”孟熙波一脸兴奋之色,疯狂点头。
“森爹,你真是我亲爹啊!”
孟熙波的眼眶瞬间红了,情不自禁地喊了一句。
一旁的同事捂嘴憋笑,脸上却没有半分瞧不起孟熙波的表情。
“波波,你小声点。”朱孝鹏拱了拱孟熙波的胳膊,小声提醒道。
他原本都做好了打算,准备辞职考研,但当陈延森宣布,公司将启动上市计划后,他就犹豫了。
当最终发行价定在40美币一股后,他彻底放弃了考研的糊涂想法。
他手里有2.4万股期权,目前解冻了1万股,价值40万美币,如果辞职,剩下的1.4万股可就没了。
这可是56万美币啊!
回老家能买七八套房子!
万一股权涨了,就是十几套房子!
读书能赚这么多钱吗?
“孝鹏,你说我买什么颜色的西装比较好?”孟熙波根本不在意别人的看法,自顾自地询问道。
他手里捏着12万股期权,总价值480万美币。
解冻的部分价值240万美币,相当于1400多万华元,存进余额宝里,每天利息2200元,根本花不完。
二十一岁,大四,没毕业,实现财富自由是一种什么体验?
孟熙波只觉得爽翻了。
张一峰、陈旭、胡莉、袁伟和李辉等人的心情,也和孟熙波差不多。
李辉盯着电脑怔怔出神,不禁想起和森哥初见时,若当时跟着周泽凯砸了陈延森的奔驰E300,如今还有身家数千万的自己吗?
一时间,拼呗6000多名员工脸上都挂着藏不住的笑意。
等期权全部解冻,他们手中股票最少值几十万,其中超100万华元的预计有三千多人,超500万的有一千多人,超1000万的有一百多人,超一个亿的则有十几个。
金字塔顶尖的人不多,分到一百万的员工占了一半。
这算是‘集体飞升’了!
一百万在2013年可不是小数目,即便在沪城郊区也够买套房了。
接下来几天,拼呗上市的时间越来越近,整个公司都像上了发条的钟,每个人的脚步都比往常快了半拍。
办公室的白板上,上市倒计时的数字被红笔圈了又圈,旁边贴满了各部门最后冲刺的进度表。
大家的想法很简单,老板舍得给钱,他们就必须站好2013年的最后一班岗,把业绩再提高一点,哪怕是1%,对公司、对老板也有帮助。
市场上的消息也渐渐多了起来,财经新闻里开始频繁出现“拼呗”的名字。
拼呗全员持股的信息也被爆了出去!
当网友得知拼呗食堂扫地的阿姨,都即将拥有上百万身家后,顿时破防了。
“互联网造富神话!3000名百万富豪、100名千万富豪、十几名亿万富豪,完全诠释了一夜暴富的理念!”
实际上,陈延森在期权的分配策略上,一向讲究平均,而不是把财富集中到少数人手里。
坐在窗前的宋允澄,默默地看向斜对面的一间办公室,心里五味杂陈。
她不知道,若没认识陈延森,没有那个小水坑,此刻自己会在哪里。
或许正在一家电商或广告公司,埋头做海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