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劳动工程继续上马,为市民谋福祉
第287章 劳动工程继续上马,为市民谋福祉 (第1/2页)附近几个中队长,听到了陈井底的话后立马放下酒杯饭碗看向钱进。
这番话显然不是陈井底自己一时遐想,而是他们共同的主意。
钱进很理解他们。
按理说现在修缮工作结束了,那么建筑大队是不是就没有活了?
这对于刚入城的工匠们来说,更是一个大疑问、大担心。
另外他们还有个更大的担心,建筑大队一旦没活了,他们怎么领工资、拿福利?
最近钱进这边以魏清欢的名义在甲港租赁了个仓库,然后他在仓库里狂从商城购物并通过突击队往筒子楼办公室里搬运。
这些物资多数是福利品。
建筑大队队员们可高兴坏了,今年过年肯定有福利品能拿。
但他们也担心。
福利品哪来的?钱进说了,花钱买的,里面还有一些他托关系搞到的外国货。
那么钱哪来的?得靠劳动突击总队赚取呀。
正是出于这些考虑,建筑大队不敢没活!
钱进明白他们的意思后表示摊手。
他们有一点没有想清楚。
建筑大队能不能有活、能不能赚到钱,并非是靠他们决定,是靠市里。
本来钱进想的是政府提供物资,他这边还真就带队搞一个义务劳动了。
毕竟他最早目的是合情合理合法的成立建筑队。
结果政府还是对人民很负责的,给他们支付工钱,所以建筑大队才能赚到钱。
然而这一期工程已经结束了。
后面就算他们继续干活,市政也未必还会给他们发工资,那可就又是义务劳动了。
钱进本想将这事跟陈井底等人说清楚,但他又想了一下。
反正一早他没打算赚取,所以目前为止赚到的工钱跟捡到的一样。
那么既然建筑大队还想干活,让他们继续干好了。
钱进这边犹豫,几个中队长赶紧帮腔想说服他:
“是啊,钱总,咱们辛辛苦苦把房子修好了,不让它塌了,不让它漏了,这固然重要,但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呢?”
“钱总,谁都知道你跟市里领导关系好,你跟韩总他们说说,老百姓现在住的不舒坦啊,那些最基本的,就是关乎吃喝拉撒的生活问题,依然困扰着很多老百姓呢!”
“就是,钱总队,韩总说过了,咱的任务是让各街道居民安居。什么是安居?不仅仅要遮风挡雨,更要住得方便,住得有尊严!”
几个家里在街道居委会有亲戚任职的队员凑上来,他们七嘴八舌的说:
“我们庐山路街道就有不少这样的困难户,房子是修好了,可几代人挤在一起,做饭上厕所是大难题,尤其是一些孤寡老人、残疾人,生活太不方便了!”
“是啊!我们嵩山路也是!”
“公共厨房、公共厕所条件差,矛盾也多!要是能改善一下,咱建筑大队肯定更受市民们欢迎,到时候咱们名声更好更响亮!”
听闻此言的普通队员们纷纷点头。
他们在入户修缮时,亲眼目睹过这些困境。
再一个他们平日里生活起居也能接触到这些问题,他们很多人现在住处就有这问题!
钱进沉吟一声,问道:“但是,这事你们能做的了吗?我听你们意思,这是打算从厨房和厕所两方面入手帮一些困难户解决问题?”
甄大郎站起来说:“钱总,这不成问题,我们第九中队在东关里给一位烈属家修房子时,就给她在屋后搭了个小厨房,还弄了个简易厕所——是俺农村那样的渗井。”
“大娘大叔高兴得直掉眼泪,说这辈子都没想过能在自己屋里上厕所!”
钱进说道:“这可涉及到水路和下水管道的一些工程了,你们真能干得了?”
汪小意指向陈井底:“陈大队就会这个。”
陈井底点点头,说:“招待所,给我请水电工师傅专门教导,学了六个月呢。”
钱进问他:“那你具体有什么想法?”
陈井底说:“我琢磨着,建筑大队下一步能不能干点更贴心的事?”
“就地改造!”
“给那些困难户、拥挤户,在现有房子里,或者……屋后院里。”
“想办法隔出小厨房,搭个小棚子,把煤炉挪出去。”
“有条件的,外面安个简易蹲便器,我在招待所干过,招待所新厕所,我负责的,不过,市民家里没有这样条件,但可以接渗井。”
“没条件在家里改善的,那想办法改善公共厨房,厕所。”
“让老百姓做饭不呛,上厕所不难……”
以陈井底的嗓子情况,让他说出这么一席话来,真是要他半条命。
也能够看出他的决心。
此时大队队员们都不吆喝了,行酒令的放下了酒杯,吹牛皮的闭上了嘴巴,胡吃海塞的盖上了饭盒。
大厅里静悄悄的,都在看向钱进、听着陈井底说话。
陈井底这番话,照亮了建筑大队未来工作的新方向。
他们要从单纯的危房修缮,升级到居民居住环境改善!
这是要从安居迈向乐居。
钱进想了想,说道:“这事需要市政帮忙,咱们可没有那么多的建材可以使用。”
“这样吧,正好礼拜六我要去向领导们汇报咱们建筑大队的劳动结果,到时候我把那个什么,就是陈大队和大家伙的想法、提议也告知领导们,看看他们怎么决断。”
“咱写个请愿书吧。”宋铁柱出主意。
他出自官吏家庭,对一些东西了解更深。
“好啊!”其他中队长率先响应。
热热闹闹的饭局,变得正式不少。
陈井底随身带着笔记本和钢笔,当即就要草拟请愿书。
钱进见此用搪瓷缸敲了敲桌子笑道:“这事没那么着急,明天办就行了。”
“来来来,今天最要紧的是吃吃喝喝,明天休息一天,后天开始你们过来集体收拾咱的办公楼,争取能让咱突击纵队早日能进窝!”
汪小意起身敬酒:“没问题,来,咱一起敬钱总队一杯,没有钱总队,就没有咱这个突击队!”
一个个的搪瓷缸顿时举了起来。
大雪紧急飘了一阵,却是后面又变小了,等到散伙的时候公交车已经停运。
于是各条街道的队员们成群结队往回走。
钱进给各条街道都找了负责人:“把同志们送回家啊,一个不能落下,这天万一倒在路边会冻死人的!”
“放心吧,钱总,指定不能出事!”一行人满口答应。
第二天钱进一早准备出门,家里接到了总队办公室打来的电话。
这把他吓一跳,还以为昨晚回去的路上依然有人出什么事了。
结果是好事……
昨天晚上下雪,他们一群人解散的晚,结果有两队人碰到了飞贼雪夜作案。
突击队员本来就有辅佐维护治安的责任,加上他们喝了酒胆子大,人多势众力量足,直接上去对飞贼进行了抓捕,成功抓到了两伙飞贼。
当天所属街道治安所也送去了表扬信。
建筑大队现在在突击总队里名气极大,一度压过了最能赚取的食堂部分。
再加上危房修缮工作获取了巨大的荣誉,海滨市里报纸多次报道甚至省报都对他们工作进行了表扬,这样本来被很多队员们嫌弃的建筑大队,现在成了香饽饽。
想加入建筑大队的队员人数大增,申请信一摞一摞的摆放在钱进办公桌上。
钱进把这事暂时压住了。
建筑大队是技术队伍,他们匠人师傅数量有限,一人带三徒已经是极限了。
更多的徒弟进入队伍,反而只会拖后腿。
再一个钱进认为这些人以前嫌弃建筑大队的工作,如今并不是不嫌弃了,只是一时热血上头,然后就要加入建筑大队。
真要把他们接纳进来,有他们后悔的时候,所以还不如别接纳了。
当然不排除有申请者真心实意想加入建筑大队,正好建筑大队这边还得补充人——
这一期工地干下来,六十多号队员被干跑了!
于是钱进决定后面在培训学校开课,安排工匠们去上课,愿意接受培训的队员都可以去当学生,等一期的课程结束他们还愿意加入建筑大队,那就没问题了。
礼拜六。
市里第五会议室,厚重窗帘拉开,腊月里午后的薄阳照进来,长条形会议桌旁坐满了人。
这是本次海滨市老破旧危房修缮工作的总结会。
钱进和相关部门领导、各街道居委会代表分别汇报了工作结果,郑国栋、韩兆新等一行主要领导对这份工作很满意。
最后郑国栋还拍着钱进肩膀说:“钱总队,你这个总队长干的好。”
“我真是没想到,咱们工程也做完了,又是一场雪来了。这场雪虽然不如元旦那么大,可是也很厉害呀,前后下了两天半。”
“要不是你们把老百姓的房子修好了,我看这场雪一下,好些房子得废了!”
一把手发话,其他领导纷纷搭腔。
钱进低调表态,都是我们该干的,劳动突击队是人民的队伍,就要为人民群众负责。
会议进行到最后,郑国栋问众人:“谁还有要补充的内容吗?”
钱进站起身,将昨天统计出来的请愿书,轻轻交给了郑国栋:
“国栋领导,要不然您看看这个?”
郑国栋先看了内容,然后问:“嗯,这是什么?”
钱进见此心里一喜。
领导先看内容,看清内容后还要问他这是什么,那么不是领导真要让他给自己答疑解惑,而是允许他把请愿书的情况说给与会所有人听。
也就是说,郑国栋显然对请愿书持赞同态度,否则他不会跟钱进在会议现场讨论了。
钱进赶紧说:“这是一份请愿书,上面有我们劳动突击总队建筑大队五百名队员的签名和手印。”
“是这样的,在之前的老破旧房修缮工作中,我们队员发现好些市民家里,烧饭的灶头挤在过道里,烟熏火燎。上个茅房,要裹着棉袄跑老远,冻得哆嗦不说,那份难堪实在不是滋味。”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座的各位领导。
今天这场会议很适合表决建筑大队接下来的工作安排。
因为今天开会的除了市里领导,还有城建局、房管局、民政局、工建委、各街道办的有关人员等等,凑齐了建筑大队后续工作要打交道的大部分部门。
他继续说:“尤其是一些军烈属家庭、光荣之家、劳动先进个人家庭,还是几代人挤在巴掌大地方的,做饭、如厕,是每天的头等难事。”
“于是我们大队的大队长陈井底召集中小队长们开会合计,大家伙儿都憋着一股劲,想为老百姓实实在在解决这个难题。”
“工钱,我们一分不要,我们的队员写了请愿书,情愿义务劳动,只求一个为自己街坊邻居们、军烈属家庭们解决这些生活难题。”
“但光靠我们这些人还干不了这份工作,所以恳请市里能给我们提供些砖头、水泥、砂石、必要的管道材料。剩下的事,我们建筑大队包了!”
他说完后,郑国栋将请愿书交给了韩兆新,饶有兴趣的看着他问:
“我的理解是,你们义务出工,通过市里各相关单位供应材料,然后对一些居住生活条件困难的家庭住所做个改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