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新发现
第344章 新发现 (第1/2页)开幕式很简短,却也足够让人印象深刻。如果把这个看成是异常动员大会,绝对的提振士气,振奋人心。
九点钟开始,九点半所有的科研人员,便都进入了研究集装箱,开始了一天的研究,午饭都是由专人送进去,等到下午四点来钟,便传出了第一个好消息。
厉元朗来到了十一号研究室,然后就看到了竹青贞跟叶子胜也在这里。
慕容春城陪在一个四十来岁,满脸儒雅的男人身边,见到厉元朗后,便开始介绍:“这位就是港大的慕容枫教授,也是我的叔叔。”
厉元朗伸手跟慕容枫相握,然后说:“这里破译了鬼子的电报码?”
慕容枫点头,指着旁边一摞摞的文件说:“金东坡教授的团队,按照时间线甄别出了第一批电报,让我帮着破译。”
“随着二战结束,特别是岛国宣布投降后,一些加密电码被解密。”
“但我发现,这些加密的电报码并没有对应的密码本,于是我又试了一些方法,进行反向破译,然后就有了惊喜的发现。”
一般情况下,加密电报多是由发报机发送,根据摩斯电码实现,一般都是发送0到9这些数字,再根据早就约定的密码本,然后进行破译。
因为加密的原因,密码本可以是任意的书籍,或者字典,又或者事先约定的东西。
比如发送第一组1873,那就有可能是第1本书,第8页,第7行,第3个字!
如果准备了10本书,就用这样的方式进行加密,想要破解如同大海捞针,所以在没有知晓密码本的情况下,反向推理出来的概率非常的低。
慕容枫却笑着说:“时代不同了,我把所有已经解密的密码本,都上传到了电脑上,又让学生写了个程序,这样就等于有了个大型的词典。”
“然后再把电报秘闻输入进程序里,根据最终的结果进行反推,然后找到了最合适的密码本,对所有的电报进行了破译。”
一叠A4纸被摆在了桌子上,上面黝黑的文字,仿佛还有些温热的温度。
破译的电文里,还真藏了一个秘密,跟郑思定猜的差不多,这一批宝藏最初有十六辆军车,后来随着战事吃紧,六辆车上的物资被藏在了西峰乡的山洞里。为了方便以后寻宝,电报里还记载了精确的经度跟纬度标……
虽然过去了几十年,有些乡镇的名字已经换了,但坐标不会骗人,只要按照这个位置找过去,肯定会有所发现。
青铜器在文物中可是货真价实的重器,珍贵的如青铜剑,编钟,每一次出土都能让人梦回春秋战国,如果能够发现一些,带有铭文的青铜鼎,那就回到了商周,甚至更早的历史。
在竹简普及之前,一般都是在甲骨上刻字,遇到了重大的事情,才会铸造青铜礼器,并且在上面篆刻铭文。
现在面对六卡车青铜器的线索,厉元朗的心狠狠的动了,如果能够把这些宝藏都找过来,并且都放在瑞丰县的博物馆里,那么瑞丰县绝对能够名扬华夏,甚至享誉全球。
就在厉元朗准备做点什么的时候,叶子胜轻轻的咳嗽了两声:“元朗,这件事很大,也很重要。我个人的建议是,让慕容厅长先跟省文物局的打个招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