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六章 得加钱
第二六六章 得加钱 (第1/2页)陶屋仲缓缓的开了口,面上带着淡淡的笑容。
这就是他所想的办法了。
“咱们这里,与胡丞相乃是故交,胡丞相这次,又专门来了书信,将其子托付给我们。
我们这边,又怎能不好好照顾?
更不能对胡丞相的儿子下毒手。
真要那么做了,那还是人吗?
是真真对不起胡丞相的嘱托!
这等事,那是万万不能做的!”
陶屋仲义正词严。
“但是,朝廷这边清丈田亩之人,丧心病狂,居然害了胡丞相的独子!
这事,咱们虽然悲痛,特别不愿意见到。
可是能力有限,胳膊拧不过大腿。
朝廷清丈田亩之人,过于张狂。
我们根本管不了。”
陶屋仲淡淡的出声说道,声音里带着一些悲痛。
听着陶屋仲所说的话,丁玉就觉得脊背都有些发寒。
原本他觉得陶屋仲只是个文人,虽然有些机智,但也就那样。
论起狠辣,差自己这个一路厮杀过来,刀口舔血之人,差点不要太远。
根本没法与自己相比。
可这个时候,他的想法却在短短时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般的变化。
自己之前的想法,有着极其严重的错误,一点儿都不对。
和陶屋仲比起来,自己差的简直不要太多。
自己只是表面和善,可和陶屋仲这等不咬人的狗起来,那真的是完全比不上。
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最令人感到恐怖的是,在谈笑之间,就和他们关系很不错的当朝宰相之子给判了死刑!
在弄死的同时,才能面带悲悯。
并且,把自己等人给摘的很干净。
这才是最让人感到可怕,感到心惊的地方。
这些文人,果然都不好惹,没安什么好心眼!
和他们比起来,就算是自己,都变成了忠厚纯良之辈。
几乎是在一瞬间,他就已经做出了决定来。
今后面对这些文人之时,一定一定要多留几个心眼。
千万不能小看了他们,这些人实在是太可怕了!
和这些人比起来,自己那真的啥都不是。
“当然,主意就是这么个主意,到底能不能行,愿不愿意试,全看丁指挥。
丁指挥愿意做了就做,
丁指挥不愿意做,那就不做了。
只要丁指挥今后,别把我给说出去,那就足够了。
我也只是出出主意,仅此而已。“
陶屋仲望着神色大变的丁玉,再度开了口。
丁玉闻言,回过神来,把牙一咬,用力点头道:“行,就这般干了。
我听陶大人的!陶大人说的对。
目前,也就只剩了这么个办法,别的都不好使。
陶大人只管放心,这个办法就是我想的,和陶大人没有任何的关系。
而且,丧心病狂,干出这种事情来的,乃是那些清丈田亩之人,和咱们可没有任何的关系。
咱们那可都是,最听胡丞相的话的人。
怎么会做这种事情?
闻听这等消息,有的只是震惊和心痛。”
陶屋仲听了丁玉的话,脸上露出一抹笑容。
对着丁玉点了点头:“你能这般想,我就放心了。
只管放手去做吧,事情一定要做好。
一定不能留下任何的把柄。
不然的话,事情很有可能会适得其反。
不仅仅不能让胡丞相,和咱们站在一起下死力气。
咱们这里,还要受到胡丞相的疯狂反击。
那个时候,就更加难做了。
切记,切记!“
在说这话时,陶屋仲一脸的严肃和认真。
这话他必须要交代清楚。
不然,一旦出了差错,那是真的会把人给害死。
丁玉闻言,用力点头,表示自己明白。
又在这里和陶屋仲说了一些话后,就起身离开,回去安排事情去了。
想要让胡天赐身死,尤其是让他合情合理的,死在清丈田亩之人的手里,这件事情难度不小,并不好做。
想要将之做的天物无缝,可不太容易。
可事情都已经到了这等地步了,就算是再不好做,再不容易,也必须得要把事情给做了。
他们这边,已经没有别的什么选择,别的什么办法了。
唯有如此,才能有一线生机……
丁玉离开后,陶屋仲负手立于窗前,看着窗外被风吹的哗啦啦作响的树叶,一时间出了神。
这事儿,必须这样做了!
胡丞相享受了这般多的好处,如今遇到事儿了,却不想出死力气,那怎么能成?
谁也不是纯纯的傻子,就这般心甘情愿,全都按着他的吩咐,听他摆布,他说什么就是什么,这显然是不大可能。
清丈田亩,在江西那边进行的如火如荼。
在以龙虎山为主的,众多道观变得老实,不再进行抵抗之后。
清丈之事,进展的很快。
而朝廷进行了清丈田亩,对田产登记造册之后,也真的如同所宣传的那样,将清丈出来的田亩,分给周围无地的百姓进行耕种。
同样进行了登记。
虽然这次分的土地,和以往不同。
土地的所有权归国家,经营权归百姓。
土地不得买卖,这等事情,和不少人想象之中有着挺大的不同。
但是,怎么说呢,很多的百姓对此并不甚在意。
因为,这些土地的确是他们实实在在的在种。
种出来的粮食,也是他们收的。
他们耕种这样的土地,和别的人交的粮是一样的多。
远远低于之前,从道观这里进行租种,交的租子少。
最关键的是,这田租给了谁,那就是谁。
而且,分田之时,是采用抓阄的方式进行。
地好地坏,全凭运气。
不用再像之前,租种道观的田地那般,有那样多的条件,做出那般多屈辱的事情来。
这真的是顶好了。
原来,朝廷真的没有骗人!
在这样的消息传出,有这等切切实实的例子在。
原本江西这边,因为清丈而传出来的各种谣言,不攻自破。
许多人,尤其是很多没有田地,或者是田地少的人,对这事儿也变得无比期待起来。
只盼着朝廷能早点清丈田亩,清丈到他们这边来。
从而好分给他们田地,进行耕种……
在这种情况下,这边所进行的清丈田亩,已经得到了一个比较多的,比较普遍的百姓们的支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