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佳期渐近
第一百三十五章 佳期渐近 (第2/2页)杨彦之这才明白这中间的差别,也庆幸自己没有乱来,不然日后自己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闹出些笑话来,于是点了点头。在这一堆表中,杨彦之挑选了一样自己喜欢的后,让柜员给他取出。
杨彦之试戴了一回。这是个新鲜的玩意,每一块看起来都是无暇,带着的感觉应该也没有什么太大不一样的地方吧。杨彦之是按这些腕表的表盘镶嵌珠宝的颜色和表盘大小样式以及其中指针的大小选取的腕表,年岁渐渐大了,虽说是习武之人,身体不错,但看东西的上面和很多与他差不多年岁的人也是一样的,亦是岁月不饶人。至于那珠宝的质地什么就不重要了,只是个点缀,又很小颗,选择的应该是水蓝色的钻石,一动手腕就会闪闪发光,只是不是那种耀眼的光芒,沉静而收敛的深色光芒,装饰起来确实好看、大气的多,另外配合表盘尺寸和外形,更能增添佩戴者个人庄严、沉凝内敛、雍容大度的气质,杨彦之试戴之后,无不如意。
葛自澹看向杨彦之,杨彦之没有开口说话,只是点了点头,又把表取下,交给了他。葛自澹对着柜员又是一阵叽里咕噜的讲,柜员连连点头。继而葛自澹招呼谢明宇过来,只说了两个字——支票,谢明宇就从身上取出递给了葛自澹,葛自澹接过后,从柜员那里借了只笔,现场写就。杨彦之虽在一旁,可是他显然是不懂的,支票他自然见过也收过,只除了那些数字外,识不得上面的文字内容,而且他素来惯于使用的是内地商号的票据。杨彦之本省更有些通行全国的老商号,还多知道些跟脚,信誉上有保障,做的又是内地生意,而来珠港后并没有多少需要用到大钱的时候,所以和国外那些大洋行间的交际极少。倒不是说信不过,自也不是怯场,实在是沟通起来不畅快。异国人吧,说的和写的,自己都不懂,而里面那些虽然操持本地口音、面目看起来也是差不多面孔的人来接待吧,但给他的观感就是一种莫名其妙的不爽。说着拗口的话,模样还不怎么恭敬,这他妈的明显是个二鬼子,还形容鬼祟的,心内有了偏见也就难免会起些疑心,他要和当地的一些人苟合起来,会不会做些诳人之事等等之类的猜想。
柜员接过支票,检查了一回后,就把盛装了杨彦之所选取的那块腕表的木匣交给了葛自澹,葛自澹再把它直接交到了杨彦之手中。怀表的检查和维护是需要些时间的,也无需在此等候,所以在约好了时间,收取了票据后,一行人又出了这钟表店。
门外等候的人过来,接过了杨彦之手里的木匣。杨彦之对葛自澹说道:“贤弟,把票据给他,日后让他过来取就成,不值挂在心上。”
葛自澹自然没有意见,一旁的谢明宇把早先收到的票据交给了杨彦之指派之人的手中。这人收好后,众人这才继续接下来的行程。
咖啡店、茶馆、甜品店、成衣店、戏院、书店、金店、钟表行、珍宝行、古玩行、西药行、洋行、西餐店、国餐店、商行、旅店等等的,不一而足,接踵而至,应接不暇,数量和种类之多、之集中,令亨亚日瞠目结舌,一时感觉就连这街上的行人看起来都要比其它一些地方要体面、精神了许多。亨亚日不知道这是不是自己的错觉,这样的一个地方纯粹是个销金窟,钱花得实在是容易,就是不知道这钱挣得是不是同样容易了。
晚间散步的时候,杨彦之开口说道:“我喜欢这里的另一部分原因,不知道是不是和我们今天走过的地方有关。那么多的店铺,需要多少人、多少钱财才能支撑经营下去,而这么多的人和钱财也就往往意味着更多的机会。这里的人我不知道有多少是有官面背景的,但从那来来往往的人身上来看,想来是不多的。不同在国内,国内是有很多机会,只是想要做成事,没有官面背景,那是万万不成的,而我这又拙于应付那些端着架子不放的家伙,实在是提不起兴趣,生意一直是不温不火的维持。而在这里,我感觉生意场上的事尽归生意,想到这一点,这倒是激起了我的心思,我终也是不输人的。只是一直理不清个头绪来,机会很多,但什么是机会,真是想不清,说不明的,只是知道有这么一出。所以我就不想走,那怕是什么事都不干,也想留在这里,那怕把那点心思磨没了,也不想离开。”
“我的感觉和你是一样的,你且沉下心来,有你忙的时候,说不得到时你就是想停下歇歇都不成。”
“我也盼着你说的那日早先到来。”
“先提前做些准备吧,这功夫都不白费的。话说我们这些天转的那些地方,到底有多少了?”
“有差不多一半了,剩下的要不了四天时间,我们就能全面走到,不会有遗漏的。其实剩下还没走到的地方大虽然大,但很多的都是荒野滩涂这些,基本都还是空着的,可看之处并不是太大,只我不晓得你的心思,是按我们现在看的这么细致估计的时间。我们前面这些天看的细致,上午多都是靠走的,这地方人多、事多、景物多还好说,有的看,后面走起来就艰难些。只是如果坐车的话,路况虽也不是太好,一天多些就差不多了看遍了。”
“那就以坐车为主吧。有些路要走一走也是少不了的,争取两天的时间把剩下该走的路走完,该看的地方看完。这样的话,我对珠港整体的外在情况把握的也就差不多了,心里认识的会更全面一些。还是那句话,功夫都是不会白费的。年前家里应该还有不少事还需要你拿主意,二十八那日就都歇一天,你把家里事情都处理的差不多,二十九那天我们再出去拜访些人。到时亚日就不必过去了,在家习练功夫、读书都行。年三十就不用说了。”
“很妥当了,就依你。”杨彦之知道葛自澹之所以专门腾出一天的时间来拜访人,想来就如那史密斯一般,事前把些需要理顺的主要关节打通,便于日后自己行事方便。但看葛自澹行事的模样,惯常是胸有成竹,不做无谓之事,而且需也不像那许多人一般用金钱来开路,先把自己搞得很低下。说是堂堂正正也是不错的,只是这份气度,是他无论如何是都学不来的。杨彦之放开叹服的心思不提,心底里也充满了对日后的期盼,想不到临到自己快老了,快干不动了,反倒因人而激起了年轻时都未曾有过的雄心,是谁给了他这么大的胆气?
接下来的二日,果如杨彦之所言,荒野、滩涂、小山、零星的居民,这和前些天所见完全是两个世界。只是即便是这里,葛自澹依然都带着大家来到荒野之上,滩涂之中,小山之巅,望望远方,抚摸土地,打探海浪冲击之所,有时还会到当地居民的家中,与人攀谈,说说生计,聊聊日常,听起来都是些闲话。除他而外,别人也都不晓得他能从这里面得到什么有用信息的心思,只也都习惯于他这看似寻常的高深莫测来。不过,两天的时间确实是把这该走的地方都走到了,亨亚日自也是第一次专程来到这没有码头、船只的海边,只是隔着怪石嶙峋的海滩,就是靠近起来还是颇费了一番功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