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平克顿
第34章 平克顿 (第1/2页)芙萝拉来了兴趣:“什么战术?你打算先打哪里,打可口可乐吗?给他们来一个出其不意?”
从敌军的兵力部署来看,他们看样子基本是放弃了水库那边的部署,把所有防守力量都集中在了油气田和行政中心。
米尔顿也有点无奈:“只能说,他们这次赌对了……只要不是形势迫不得已,我确实不打算把可口可乐当成第一进攻目标,这样不可控风险实在是太高,再说了,那边也并不是完全不设防,别把美企当傻子。”
“要是真没点硬实力,‘联合果品’或者‘可口可乐’这种恨不得把当地地皮都刮掉的企业,早就被本地人联合起来赶进海里了。”
“据我所知,可口可乐请了足足3家世界顶级的PMC公司,为他们提供私人武装安保服务。”
PMC……米尔顿和芙萝拉现在共同拥有的战风公司,也是PMC,已经算是地区性的强大安保公司,但是和世界顶级的比起来,仍然有很多差距。
芙萝拉磨了磨牙:“哪3个?”
“英国的Securicor、丹麦的Group4Falck和瑞典的Securitas(塞科利达)。”米尔顿看着手上的情报,随意开口道,“这3家的含金量,不用我再多说了吧?”
前两家在不久后将会合并,且直到30年后仍然是世界三大PMC之一。大名鼎鼎的“黑水公司”起来了又倒下了,它还在那里,足见底蕴。
而塞科利达,或许听着陌生,而它有一家分公司,叫做“平克顿侦探社”,光是“平克顿”这个词,就已无需多言。
为了能继续垄断墨西哥的水资源,继续让可乐卖的比白水还贵,维持暴利,可口可乐公司当然不可能就是一家老老实实做生意的本分公司。
也就是在中国,被中粮占据核心,被掐的翻白眼,才这么老实。
以往他们甚至敢在可乐里面添加毒品,添加可卡因!
“……好吧,确实不是软柿子。”芙萝拉听到这三家同行的公司名,“哼,等以后,我们的‘战风公司’也能跻身和他们同等的位置,等着吧!”
“这么看来,打可口可乐的风险确实很大,很容易就把一大堆莫名其妙的公司牵扯进来。”
“这些PMC分属于不同国家的三家大公司,可口可乐自己又是美企,看得出来,他们上层确实有高人,只要稍微碰一下当地的可口可乐,立刻就是牵扯到全球的纷争。”
拳头大,还把自己尽可能打造成了一根粘了屎的拖把,这确实不好对付。
不过,米尔顿也不会忘了这件事……等拿下恰帕斯州政府,他有的是办法把当地可口可乐整成乖宝宝。
米尔顿轻轻点头:“留给我们的其实就是二选一的局面,油气田,或者图斯特拉……而我的想法,还是务实一点,先去打油气田。”
“我可不想打一次莫斯科保卫战。”
芙萝拉轻轻点头:“那你打算怎么打呢?他们似乎已经被你玩怕了,感觉两边的防守兵力差不多,不再去赌了。”
“我之前说的机会,就在这里。”米尔顿拍拍手,“恰帕斯州油气资源极为丰富,但是利益却大多归联邦政府,在经济环境尚可的时候,大家还能忍着……现在?现在是经济危机,恰帕斯人已经是一个火药桶,一点就爆。”
“能卖石油,谁会去卖罂粟?”
“只要点燃这把怒火,只要让维克打着这个旗号进军,墨西哥军队就休想再从本地招到多少可靠的人了。这就是反动政府,买办政府自相矛盾的一点——他们的利益和绝大多数人,包括军人和警察都是冲突的,却想要依赖这些人来保护自己?”
“我已经派人到帕伦克市,不出意外,现在会出现不少公开要求把油气田利益收归州有的声音。”
米尔顿停顿了一下,最后说道:“而且,墨西哥经济下滑还没有到头,甚至还没有迎来高潮——根据我的判断,就在今年的12月,墨西哥比索还会大暴跌,而且不是这段时间以来的阴跌,而是在一夜之间就跌成废纸。”
这当然不是米尔顿的判断,而是前世的信息——1994年12月19日,墨政府宣布比索贬值15%,三天内比索对美元跌幅将近50%。
按常理说,拖下去,体量大的恰帕斯州政府是优势……但这段时间,就是不符合常理。
“说到经济,有两件事。”一边一直认真做笔记,没插话的布兰登说话了,“不过不是很紧急,老大你有空听听汇报吗?”
米尔顿点头:“说吧。”
“第一件事,我们国内,克萨尔特南戈的粮食价格继续上涨,几乎所有人都只能从政府渠道购买到粮食了……阿尔苏政府跟那赌红眼的赌徒一样,甚至已经开始发债了。”
“嗯……《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风波影响了整个美洲,阿尔苏估计要不了多久就要爆仓了。”米尔顿不是很意外,“下一件呢?”
布兰登回答道:“您找的铁路工程队,已经把勘探小组派过来了,现在正在韦韦特南戈考察……从他们表露的意思来看,呃,说什么‘原则上同意修建’,但是似乎是对我们的政治环境和安全环境不那么放心。”
那还得了?!
他们不懂中文的艺术,米尔顿还能不懂吗,“原则上同意”那就是“有待商榷”的意思啊。
这可不是小事!
米尔顿恨不得铁路明天就建好,是一点都不想拖延。
“直升机在哪,飞回韦韦特南戈。”米尔顿站起身,“还有,调一辆军用卡车过来,里面给我塞满美元,塞满!等会要用!”
“芙洛拉留在这里守前线,布兰登跟我一起回去。”
“……唉,收到!”
“……”
很快,米尔顿搭乘着UH-1直升机,飞到了韦韦特南戈。
还好……战乱的迹象已经基本被扫平。
米尔顿坐上早早准备在停机坪的悍马,带领身后那一车装满了现金的军用卡车,朝着韦韦特南戈火车站计划修建的地方疾驰而去。
十多分钟后,米尔顿来到了已经被铲的平平整整,被围栏围起来的工地,看到了一支非常显眼的考察队。
核心领队是一位大概50多岁,头发花白的男人,头发花白但梳理整齐,常穿洗得发白的蓝色中山装,口袋里别着钢笔和蓝皮笔记本……
还有一些三十多岁的工程师们,多穿深蓝色劳动布工装,腰间挂着卷尺和地质锤。
学徒技术员、后勤人员……他们身上那样式非常统一的帆布背包。
以及最重要的翻译。
此时这名翻译正在和维罗妮卡说着什么,两边沟通看上去还算顺利。
聊着聊着,维罗妮卡说了点什么,等翻译传递完信息,考察队们才略有惊讶的转过身,看着朝这边开来的车队。
所有人都看到了一个干练又年轻的男人,从悍马上一跃而下,身边跟着许多一眼就看得出,是打心里跟随这个男人的护卫。
看样子,好像是刚从前线走下来?
为首的工程师,金康看向米尔顿,问道:“那位就是米尔顿?”
维罗妮卡脸上露出一丝骄傲:“是的!”
翻译看得出来,真正能拍板决定的人来了,也走上前去,打算给两边建立交流沟通的桥梁。
金康看向米尔顿,心里面感慨了一下拉美军阀的刻板形象,然后开口自我介绍道:“金康,长沙铁道学院,中铁四局高级工程师,您好。”
翻译刚想开口翻译,结果没想到那个在当地有恐怖传说的拉美军阀比他开口还快。
“米尔顿,税务总局局长。”
所有话,都是中文。
倒不是米尔顿刻意想显摆,而是1994年的西语翻译,绝大多数交流沟通不成问题,但是涉及到各种专业名词,涉及到当地俚语,当地风俗等等……不是说能熟练掌握西语就能完全翻译到位的。
对一个词,各个西语国家,表达方式很可能不同,反应在工程中,就可能出现巨大的纰漏。
而两者都是母语的米尔顿来做这个翻译,实际上才是最好的人选。
“啊这……”
米尔顿没管周围那些看怪物的眼神:“欢迎来到韦韦特南戈,感谢你们远道而来考察铁路项目,这条铁路对危地马拉和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它能连接资源产地和市场,是我们摆脱贫困的希望……嗯,刚刚我手下汇报,说考察队的意思是‘原则上同意’,那是哪些地方让你们有顾虑?”
母语使用者……金康惊愕的同时,给米尔顿下了判断,同时保持了镇静,说道:“其实不是工程本身的考量,而是政治环境的考量。嗯,实话说吧,我们很担心政府更迭或政策变化会影响工程稳定性。”
米尔顿说道:“我理解你们的担忧。但目前,铁路修筑的周边地区都在我的掌控之下,政治局势稳定——我们不是临时政府,我们建立了持久的治理体系,我们的敌人,那些买办,脆弱的和蒋介石政府一样,倒台只是时间问题。”
“哪怕在隔壁的墨西哥,我的盟友也占据了相当大的地盘,任何敌人都无法寸进一步。”
这个例子很直接……金康深吸一口气:“施工期间如何保障人员安全?我们还是担心有战乱威胁,还有资金安全,该如何保障?”
“我会直接让特种警察为施工队提供最全面的安全保障。”米尔顿说道,“他们拥有最先进的防弹衣,最先进的美式装备,会有直升机和无人机在高处提供情报——在他们全部倒下之前,工程队不会有任何一个人倒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