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科技入侵现代 > 第358章 民意如风

第358章 民意如风

第358章 民意如风 (第1/2页)

安德烈心想,喊我来看的是你,现在后悔的也是你。
  
  这部电影不是很精彩吗?
  
  尤其是和现实产生的共鸣,让这个生活在莫斯科边缘,从来没有挤入莫斯科权力中,享受过这个横跨欧亚庞大联盟带来好处青年心中产生了无数杂念。
  
  这些杂念会在未来和现实共振,形成深远的影响。
  
  尤里苦笑道:“就是因为太好了。
  
  我们过去不是有听说过传闻,在莫斯科哪里哪里,有人看了这部电影被发现,然后他们就消失了。
  
  我们之前会觉得这是都市传说,是乌国或者白俄、东欧这些地方传播过来的恐怖故事。
  
  是为了电影宣传,是为了黑市贩卖电影本身,而做的夸大手法。
  
  在看完之后,我怀疑那些不是都市传说,而是真的。
  
  我们真的有可能因为看了这部电影而消失。”
  
  尤里说到最后消失的时候,伸出双手,一只手在上,一只手在下,双手合击,看似在摧毁空气。
  
  房间里又陷入了沉默,安德烈思考片刻后说道:“还好我们没有叫上其他朋友。
  
  如果只有我们两个的话,这件事好解决。
  
  现在就把录像带销毁,当作这件事没有发生不就好了。”
  
  尤里面露难色,显然对于销毁录像带有点不舍:“安娜还没有看过呢。”
  
  安娜是住在这座公寓楼的年轻女性,在周围不远的医院里担任护士。
  
  他们一起长大,尤里对她垂涎已久。
  
  安德烈当然也有一些隐约的心思,但他照顾自己的母亲已经够辛苦了,实在是没有精力和金钱考虑女人。
  
  “安娜不会喜欢这样的电影,你有没有想过,她有可能反过来举报你。”安德烈幽幽道。
  
  这句话像一根针,一下就刺破了尤里心中的幻想。
  
  他想到了安娜,她总是穿着洗到发白的护士服,头发一丝不苟地盘在脑后。
  
  她喜欢读普希金的诗,喜欢听柴可夫斯基的音乐,她的人生就像是一张干净而整洁的床单,没有丝毫褶皱。
  
  而《V字仇杀队》,这部充满了暴力、反叛和激进思想的电影,在她的世界里,就像是飞溅在床单上的墨水。
  
  尤里苦笑着摇了摇头。
  
  “我,我只是想让她知道,世界并不是单一的,世界是多元的。”尤里低声说,他的声音里充满了无奈。
  
  安德烈拍了拍尤里的肩膀。
  
  “我知道,尤里。
  
  但这其中所蕴含的风险,不是我们所能触碰的。
  
  至少现在还不是。”
  
  他又看了一眼已经变成黑屏的电视画面。
  
  “我们还是销毁它吧,”安德烈再次提议,他的声音里充满了劝诫:“当作这件事从来没有发生过,我们依然是国家的忠诚公民。”
  
  尤里没有说话,他只是默默地拿出录像带,用他的手,轻轻地抚摸着它。
  
  他心想,真是吗?还能回得去吗?如果有朝一日布拉格之春在苏俄出现,他还能坚持做国家的忠诚公民吗?
  
  此时的尤里没有办法给出回答。
  
  很快,同样在这个房间,同样电视里在放映着画面,尤里的心情截然不同。
  
  他在高呼,苏俄万岁,我们战无不胜。
  
  在阿美莉卡,林燃对基辛格说民意是风,我们要做的是等风来,等到合适的风出现后,我们就能体面结束越战,完成尼克松所谓的光荣和平。
  
  同样,在苏俄,在莫斯科,民意也是风。
  
  克里姆林宫面对着艰难的局势,造出了有利于他们的风。
  
  1月,位于哈萨克斯坦的拜科努尔发射场
  
  有了华国的加入,整个苏俄航天局的研发过程都在加速。
  
  在这个时间线,苏俄是有登月经验的。
  
  他们和阿美莉卡做过联合登月,实现过无人飞行器月球软着陆。
  
  阿美莉卡也向全球展示了,登月要满足什么条件。
  
  一直差的是火箭本身。
  
  而N1火箭组,增加的不仅仅是王曦继一个人,更是整个华国团队。
  
  所以,在地面测试通过后,苏俄方面就在这一年的1月,开展登月。
  
  作为庆祝伟大的弗拉基米尔诞辰100周年,最重要的献礼。
  
  拜科努尔发射场的气温低至零下二十摄氏度,凛冽的寒风呼啸而过,将积雪卷起,在空旷的草原上形成一道道白色的烟雾。
  
  这片苍茫大地上的宁静,即将被彻底打破。
  
  巨大的N-1火箭,如同白色冰山,涂层闪烁着金属的光芒。
  
  这座火箭和土星五号差不多,无论是体积还是重量。
  
  它的初始推力要比土星五号还夸张,但载荷不如土星五号。
  
  这是因为土星五号用到的燃料更先进。
  
  N1的周围,是无数身穿厚重冬装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他们的脸上,写满了紧张与期待。
  
  过去的地面测试,和去年12月的入轨预发射,给了他们充分的信心。
  
  在发射场的指挥中心,瓦连京坐在主控台前,
  
  他的目光,紧紧地锁定在眼前的屏幕上。
  
  他知道,这枚火箭的心脏,是华国研发的分布式控制系统。
  
  过去这套系统已经证明了,王曦继说的是真的,它真的能解决多发动机并联的难题。
  
  “十五.十四发射塔架已分离”
  
  “十九.八”
  
  “七六.五.”
  
  “四三.主发动机,准备点火!”
  
  “二一点火!”
  
  当倒计时归零时,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划破了拜科努尔的寂静。
  
  N-1火箭底部,30台NK-15发动机同时喷射出橘红色的火焰,巨大的推力将它缓缓托起。
  
  它一步步地走向天空。
  
  整个发射场都被烟雾和蒸汽笼罩,轰鸣声震耳欲聋。
  
  在火箭内部,宇航员们被巨大的推力死死地压在座位上。
  
  他们知道,这是他们此生最危险的时刻。
  
  宇航员想到了加加林,这位已经去世的宇航员。
  
  “一级分离!”指挥中心传来一声激动人心的报告。
  
  N-1火箭的一级助推器脱落,二级火箭点火。
  
  它开始以更快的速度,向着天空飞去。
  
  当火箭冲破大气层,进入太空后,它进入了最关键的变轨阶段。
  
  在指挥中心,宇航员们紧张地监测着电脑屏幕上的数据。
  
  他们需要精确地计算出与月球的会合点,然后进行多次点火,以确保他们能以完美的角度和速度,与月球进行对接。
  
  这个过程,阿美莉卡已经做过无数次,但对苏俄的宇航员来说,绝对是一次挑战。
  
  毕竟上一次做这个变轨还是在五年前。
  
  具体数据不一样,宇宙飞船不一样,人也不一样。
  
  在太空中,宇航员们进行了多次点火。
  
  他们像一位优秀的舞者,在太空中跳着最精密的舞蹈。
  
  每一次点火,都让他们的轨道更加精确,距离月球更近。
  
  最终,当他们完成最后一次点火时,他们知道,他们已经成功地进入了月球轨道。
  
  他们成功了。
  
  当N-1火箭成功进入太空后,整个莫斯科都沸腾了。
  
  在克里姆林宫,列昂纳德激动地站了起来,他紧紧地拥抱着身边的官员们。
  
  他知道,这场胜利来之不易。
  
  他们在等待着最后的好消息。
  
  那就是登月成功。
  
  在克里姆林宫前的讲话台已经搭好。
  
  当宇航员踏上月球的那一刻,他就要到讲话台上去发表讲话。
  
  此刻,无论是克里姆林宫的官员,还是莫斯科的民众,又或者是西伯利亚的民众,所有人都在期待着成功那一刻的到来。
  
  当N-1火箭成功完成最后一次变轨,进入月球轨道时,它的身躯在月球灰色的地表上投下巨大的阴影。
  
  在火箭的内部,两名宇航员,阿列克谢·列昂诺夫和维克多·戈尔什科夫,正在进行最后的准备。
  
  他们的任务是,驾驶着名为月球号的登月舱,从N-1火箭上分离,独自降落在月球表面。
  
  “月球号”登月舱的设计与美国阿波罗计划的登月舱截然不同。
  
  它更小,更轻,也更简陋。
  
  这是因为N-1的载荷只有土星五号的三分之二。
  
  舱内充满了各种仪表和按钮,宇航员们紧张地监测着每一个数据。
  
  “莫斯科,我们准备好分离了,”列昂诺夫的声音从无线电中传来,尽管他知道,对方听不到,但他依然保持着与地球的联系,“我们正在进行最后一次检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