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怎么解决矛盾
第517章 怎么解决矛盾 (第1/2页)段守正一听脸更黑了,暗暗冲程时翻了个白眼。
岑云舒抿嘴笑,回头看了他一眼。
段守正忙回以最温柔的微笑。
等岑云舒转过头去,他又拉下脸来,兴趣缺缺的转头四顾。程时几乎可以想象到他心里正骂骂咧咧的话:你个混蛋,耽误我泡妞。
艾美隆跟岑云舒聊了两句,便用磕磕巴巴的英语跟程时说:“想不到程先生这么快就能找到这么专业的翻译人员。”
两边开始谈。
段守正望着岑云舒的侧脸发呆。
跟岑云舒认识的这两月,岑云舒不停地给他惊喜。本以为她只是长得好看,没想到运动乐器样样行,还会法语。
只是他听程时讲了几句后,就立刻从花痴状态中清醒过来,神情肃穆,认真地听。
穗城一早就跟霓虹合作开办汽车生产企业。
本来中外合资,是因为外资垂涎中国巨大市场,中国想要外国的技术,各取所需。
可现在情况却变成,外资不肯给关键技术,中国的外汇本来就缺,还被外国人以技术费,设备费,关键零件购买费,赚走外汇。
“市场换技术”这个方法达不到既定目的。
而且中方对合资企业没有任何话语权。
不光技术和人事任免,就连意识形态都控制不了。
霓虹企业在厂里明目张胆升太阳旗,把个合资厂变成了新型殖民地。
光这件事都已经引发了多次工人与企业,周围民众和企业的冲突。
可是如果直接中断,就坐实了国际上关于中国投资环境恶劣的传言,中国以后在想引进外资就难了。
如果不改变,让这种情况继续下去,就会给原本出现困难的经济雪上加霜。
所以合资企业的地位很尴尬。
段守正虽然有点玩世不恭,但是基本的商业敏感性绝对比普通人强。
他意识到,如果程时能想办法找到突破口,不仅仅是对向东市,对全国所有合资企业都具有指导意义,所以竖起耳朵来听。
艾美隆说:“我们初步估算了一下,在贵国搭建一条我们的生产线就需要约100亿人民币。”
张国华吓了一跳,看了一眼程时,不敢出声。
程时问:“嗯,具体包括哪些投资?”
艾美隆:“四大工艺的设备约60亿元。整车技术的专利授权费用技术转让费15亿元,基建配套投入约26亿元。”
程时:“年产量多少。”
艾美隆有些得意:“我们的都是全自动化生产线,日产可达900辆,理论上可支撑30万辆的年产能。当然这是在贵国的钢材,塑料,电子元件等元件的产能可以跟上前提下。”
程时微微点头:“所以艾美隆对这三十万辆车的销售有什么计划么?”
艾美隆:“当然是大部分在中国销售。”
张国华皱眉。
程时转向他,问:“张总肯定做过中国的汽车市场调查吧。去年,也就是1990年我国汽车销售量有多少?乘用车有多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