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汉官 > 第116章:小人物,大历史【4.6K】【二合一】

第116章:小人物,大历史【4.6K】【二合一】

第116章:小人物,大历史【4.6K】【二合一】 (第1/2页)

初平三年的下半年,算是北方大地难得的太平岁月了。
  
  魏军治下除了青州隔三差五的剿匪平乱之外,基本上无战事发生。
  
  冀州亦是如此,袁绍似乎也在养精蓄锐,准备来年再战。
  
  不过这也不奇怪,袁绍用屁股想也能猜到魏哲必然会报复。
  
  是故在七月之后,邺城便偏偏传出消息。
  
  先是袁绍长子袁潭迎娶赵国李氏嫡女为妻,随后袁绍尚未及冠的次子袁熙、幼子袁尚,都事急从权,接连与安平张氏、巨鹿刘氏联姻。
  
  也不知道袁绍许诺了多少条件,反正总算是安抚住了躁动的冀州士族。
  
  和袁绍相比,魏哲的日子就要朴实无华多了。
  
  刚回蓟县放松了没几天,便四下巡视各处屯田,组织屯兵屯民秋收。
  
  秋收结束刚松口气,他又安排各处屯田准备宿麦种植事宜。
  
  秋忙秋忙,简直忙成狗。
  
  可即便是这样魏哲也没忘记关怀南下的草原俘虏,和他们好好团建了几次。
  
  先是安排他们修复光武旧渠戾陵堰,后见这群胡人还有力气闹事,就干脆让他们继续疏浚河道,直接引永定河水入车箱渠,灌溉蓟城周边农田。
  
  并且由于幽州已经大面积开始屯田,对灌溉用水的要求大幅度提升。
  
  魏哲又命草原工程队在幽州四处奔走,开凿配套的小型沟渠。
  
  比如新建的督亢渠,就是引拒马河水灌溉两岸,直接新增良田百万亩。
  
  虽然这期间工程队累死了不少人,但是好在没有人敢闹事了,毕竟敢闹事的胡人都死光了,剩下的基本上都被磋磨的没了锐气。
  
  可以说这一波魏哲简直是一举两得。
  
  不对,准确来说应该是一石三鸟:
  
  既有益民生,又解决了俘虏安置的问题,同时还让幽州汉人出了一口恶气。
  
  也就是魏哲有数十万屯兵压阵,不惧这三十多万胡虏作乱才能如此用人。
  
  若是换做以前的洛阳公卿,恐怕早就内迁赐封了事了。
  
  相比之下,魏哲的手段显然更让汉人欣赏,至少幽州士民皆喜,
  
  即便一直暗地里对魏哲大兴屯田颇有微词的幽州士族,这回也是由衷称颂。
  
  夸赞还是次要的,主要是这群人终于认清现实,开始主动向幕府靠拢。
  
  这点即便是对当下的魏哲来说也很重要,因为士族掌握的资源相当重要。
  
  它们虽然不是一个人格化的群体,但会在利益相关中形成某种共识。
  
  而魏哲想要做的事情虽然与士族利益相悖,可这并不妨碍他现在希望获得士族的支持——支持力度越大越好。
  
  相比之将士族所掌握的社会资源排除在外,魏哲更希望让他们“为我所用”。
  
  毕竟当下的社会生产资源就这么多,他能利用的多了,敌人能用的就少了。
  
  这是很浅显的道理,但想要实现这个目标却并不容易。
  
  自初平二年入主幽州,魏哲也是驯化了一年多方才达到了这一目的。
  
  期间拉拉扯扯,幽州士族就像一个不甘下嫁的名门仕女一般,没少被他调戏。
  
  但终究,“名门仕女”还是不得不屈身侍奉他这个来自辽东的泥腿子。
  
  其中的爱恨纠葛,实在不足为外人道也!——
  
  初平四年四月,丁卯日。
  
  长安传旨,大赦天下。
  
  次日,袁术杀杨州刺史陈温,据淮南。
  
  ——
  
  “唉,这日子没法过了!”
  
  清凉峰下,只见三五粗衣短褐的青年正闷头打柴。
  
  其中一名瘦高个感慨过后,便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坐下歇息。
  
  “大虎兄,你说咱们这么辛苦到底是为啥?”
  
  只是他说了好半晌也没听见回应,顿时无奈的摇了摇头。
  
  一旁的几人见状顿时哈哈一笑道:“大兄是什么脾性你还不知道?问他也是白问,还不如给我等扇扇风,倒是能陪你闲扯几句。”
  
  那瘦高个闻言也不生气,只是没好气的翻了个白眼,便靠着树杆休憩起来。
  
  过了好一会儿,前头树林深处方才有一粗壮的汉子走了扛着柴火走了回来。
  
  在喝了口水后他方才闷声道:“活着受点苦算好,能活着就好了。”
  
  见他这么一说,一旁的几人不由轻叹一声,一时默然不语。
  
  是呀,能活着就不错了,当初黄巾作乱的时候多少人都暴尸荒野。
  
  他们这些贱民能侥幸活到现在已经是老天爷庇护,还能再奢求什么呢?
  
  不过话虽如此,片刻之后那瘦高个还是忍不住嘀咕道:
  
  “受点罪倒没什么,就是这山税能少点就好了,我妹可就指望我养活呢。”
  
  闻听此言一旁的几人也忍不住怨声载道。
  
  “这扈老匹夫也忒心黑了,不就是仗着他女儿是张二郎的宠妾么?”
  
  “就是!这遭瘟的老狗简直丧良心!”
  
  “我听说县里压根没说收这么多,都是这老贼为了孝敬督邮私自加的。”
  
  不错,如今就算是樵夫也需向地方官吏缴纳钱物以换取砍柴许可。
  
  不过这倒不是什么稀罕事,实际上自周代以来先秦前汉都收“山泽之赋”。
  
  也就是汉文帝那会儿对山林、湖泽的管控放松了些,任由百姓取用过活。
  
  除此之外,在其他年头这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山里长的,都是有主的。
  
  即便眼下天下大乱,但这些税赋依旧没有减免,只是换了个人来收取罢了。
  
  就比如这都鼓聚,樵夫打柴都要给亭长交税,而亭长则由张氏门中指定。
  
  虽然不合规矩,但是县中却从来不管,只要它们那份没少就成。
  
  这天下越乱,城里面的官吏就越不喜欢下乡,有人包揽杂务他们求之不得。
  
  巨鹿张氏或许都不知道自家还有这处山林,但百姓该交的税却一分不能少。
  
  比如昔阳亭的亭长高万年,本是一个乡间无赖儿,就因为她女儿卖身进入了张府成了三房一个颇为受宠的小郎君的宠婢,这才一跃而上成了亭长。
  
  不过见几人越说越不像话了,王虎忍不住用斧子敲了敲树干:
  
  “莫闲扯了,日头快黑了,都回吧!”
  
  说罢他便起身将身边的柴火压了压,用草绳捆扎紧实。
  
  见此情形,那瘦高个不由诧异道:“大兄,今日怎么这么早就回了?”
  
  他可是知道以往自家这位族兄最是勤恳,一般天色不暗是不会停手的。
  
  王虎闻言当即憨厚一笑道:“刚摸了一窝鸟蛋,再打柴怕压坏了,正好拿回去给你嫂子补补。”
  
  说罢王虎便挑着百余斤重的柴火健步如飞的往家赶去。
  
  一旁的几人见状顿时又是笑着一通调侃,没过一会儿也就各自散去。
  
  然而几人却没有想到,王虎到家之后还未开口献宝便见自家院门大开,并有一匹黄马停在院中,他心中纳罕走近刚想看看是谁来做客。
  
  可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刚刚走进窗边便听见一阵淫词浪语。
  
  “……莫要再摸了…都出水了……你这冤家…非要奴家求你么……那废物就快回来了,你快些罢……”
  
  听到这里,大虎当即气得双目圆瞪,两眼充血,手中的鸟蛋瞬间被捏的稀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