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科考正式开始
第三十六章 科考正式开始 (第2/2页)院墙内连排的小房叫号舍,由近百号房间排列而成,形如蜂巢。
这些考舍窄小到难以正身躺卧,只能容下一案一席,以作答卷。
考场设外层拱门,称“号门”,凡入号门者,须经严格检查,考卷自进后直到写毕全流程封缄,宛如囚禁之地。
每位考生需三日三夜在小号房中独自求思。
考场之外,因防范舞弊,已禁绝人声往来。
贡院内,伴着森冷的雨水,监考官早早排列而立,目光如炬,守着进场的学子们。
人群中一个神色不定的青年,偷偷打量写满条条规矩的榜示。
回想起考前听来的那点风声,心底竟掠过一丝未知的忐忑——“八贤王主考。这老成之策,可比文试陈规容易?”
然而耳畔又传来旁人低笑:“听闻新政要重理技。嘿,若真如此,我倒希望还考些火药机关,那可是我拿手的!”
众人在烟雨中揉身入场,那石阶掀动一片檐角斗拄中的雨水声,仿若汇成焦急待命的号角。
脚下沉重而坚定,目光之中满怀志气,谁又敢轻易言败?
三道重门内,贡院的蒸笼氛围将很快骤然收束成压迫。
贡院内鸦雀无声,唯有沙沙的落笔声与窗外的雨声交织。
试卷很快发放完毕,考生们提笔蘸墨,落笔如有神。
开篇的策论,虽比往年略难,倒也还在意料之中。
考生们胸有成竹,挥毫泼墨,引经据典,洋洋洒洒,仿佛已将锦绣文章织就于笔端。
然而,当他们翻到试卷背面时,却一个个目瞪口呆,仿佛见了鬼魅一般。
考场上顿时响起一片嗡嗡的议论声,如同炸开了锅的蜂房。
三号考舍的考生张生,本是满腹经纶,自诩才高八斗,此时却如遭雷击。
只见试卷上赫然写着:“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他揉了揉眼睛,又细细读了一遍,确定自己没有看错。这……这算什么考题?莫非是哪位老学究一时糊涂,将算学题误印在了策论卷上?
五号考舍的考生李四,更是满脸疑惑。
他遇到的题目更加匪夷所思:“巍巍塔高几何?今有一绳,长倍于塔高,垂其端于地,绳端去塔底五丈。问塔高几何?”
李四挠了挠头,这塔高如何用绳子来量?莫非要爬上去不成?
这考的究竟是学识还是攀爬之术?
七号考舍的考生王五,则对着眼前的题目愁眉苦脸:
“今有一池,注水入池,一刻钟可满。池底有漏,注水同时漏水,则需一个时辰方可注满。问:若不注水,单池底漏水,何时可将满池水漏尽?”
王五叹了口气,这池子漏水,为何还要注水?这不是白费功夫吗?这考官的脑回路,委实令人费解。
一时间,考场内议论纷纷,考生们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有人怀疑试卷印错了,有人怀疑考官疯了,更有人怀疑这是朝廷在故意刁难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