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世外桃花源 缘起杀胡令
第一章 世外桃花源 缘起杀胡令 (第1/2页)第二卷十八路水寨风雨同秋
第一章世外桃花源缘起杀胡令
“呼……”
风。
疾风。
秋高爽日,凛冬之风。
一位老乞颤颤巍巍像这这个小镇走来,小镇地处中原,镇外有两根好牌坊,时过境迁,岁月过往,上方早已布满杂物,不复往日之夕荣。
老乞坐在牌坊底下,北风吹得他不禁紧了紧身上的破裳。
不多时,来了一个小孩,小孩手里拿着一个咬去一半的馒头,远远的,好奇的打量着他。
“少年郎,少年郎,倘若你愿意分我一些馒头,老朽将用故事交换。”
“你能有什么好故事呀?”
“嘿嘿,当然是好故事了。”
“那你先说,我听了,如果是好故事,自然给你。”
“好好好,君子一言。”
“驷马难追!”
这是一个很久远很久远的故事,久远到几乎没有一个人记得。这是一个很鲜为人知很鲜为人知的故事,鲜为人知到几乎没有人知道……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那桃花林何在?那桃花林在太行斜岭之中,西有西河,东有奇河,两河之间,是广袤无垠的数百里。广袤无垠的数百里,俱是桃树。时节一到,俱是桃花,美不胜收。
不过千百年来,一直无人寻到,太行斜岭,毕竟太行山脉里那无数的巍峨都能被称之为斜岭……
秋日昏黄,天高云阔,多么美好的时节,然而这方圆百里的桃林外,此刻已聚集了无数兵马。
无数兵,铠甲鲜明;无数马,鲜明铠甲;手中弓驽,是万箭齐发的杀人弓弩;腰间刀剑,是吹毛断发的杀人刀剑。
来了,那一声号令……
万箭齐发,箭矢密布青云,犹如漫天飞蝗,犹如星罗密布,犹如大雨倾盆。钪锵声此起彼伏,杀气浓厚欲卷天云……
公元280年,晋武帝司马炎下诏书削减州郡兵马。胡人逐渐在朝中得到同遇,入朝为官,出仕从政。或继承先辈爵位,或拉帮结伙,初露锋芒……逐渐的,逐渐的,氐族李特建立成汉,匈奴刘渊建立汉赵……而后鲜卑、羌人、羯戎……一时之间各种皇帝各种国家政权势力犹如雨后春笋一般在中华大地之上接连出现。那茹毛饮血的牲口,那不通人性的禽兽……百里战火,千里绝户……是谓:一朝天子令,百姓何聊生,充饥无米粟,何不食肉糜?
中华疮痍,北国破碎,血浸生毒,民不聊生……戎狄的兽行才刚刚开始,胡人的暴虐还将要持续。然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这一切的天朝上人,这一切的子民父母,却全都像王八乌龟一样瑟缩于南方一禺,乐不思蜀……不仅如此,甚至南逃的汉人也要被戍边的晋军当成流寇,男丁杀害,女子占有……
“暴胡欺辱汉家数十载,杀我百姓……内外六夷,敢称兵杖者,斩!”
“孙、刘构逆,支党伏诛……今日之后,与官同心者留,不同者各任所也,城门不复相禁……”
“赵人斩一胡首送至凤阳门者,文官进位三等,武官悉称牙门……”
风声鹤唳,汉人终可得一大快人心之事,只不过这天有不测风云,那人,也有旦夕祸福。
公元352年,魏帝冉闵先于昌城败给前燕慕容恪,后于五月初三押到龙城,并在遏陉山被斩杀,鲜卑慕容儁追封之为武悼天王。
“天下大乱,尔夷狄禽兽犹称帝,况我中土英雄,何为不得称帝耶?”
那悲壮的怒吼,豪言壮志,早已是过眼云烟的尘埃,不小心且无奈的被遗落在历史的长河里,随波逐流,逐渐,可能甚至会被久居太平盛世的嬉笑人们所遗忘,所不齿,所下流……
胡人的暴行,天下尽知,如若不知,便且看这数千里的荒凉。
眼前是一片广袤的盐碱地,碎裂的土块上毫无生气,虽是充满希望的清晨,但是在这里却看不到一丝希望的痕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