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梦想萌芽
第二章 梦想萌芽 (第1/2页)在那层峦叠嶂紧密相拥的四川大山深处,隐匿着一个仿若被尘世遗忘的小山村——林家村。清晨,第一缕阳光宛如一位娇羞而温婉的妙龄少女,轻挪着细碎的莲步,透过繁茂枝叶交织而成的天然翠幕,小心翼翼又满怀柔情地将如丝如缕的柔和光芒,似轻纱般悠悠洒落在蜿蜒曲折的山间小路上。一位身姿挺拔如苍松的年轻男子——林晓,背着那略显陈旧却满载炽热希望的行囊,步伐沉稳且坚定地前行着。他那清澈而坚毅的眼神,犹如夜空中熠熠生辉的璀璨星辰,为他的漫漫前路洒下一片明亮的光辉。
上世纪60年代末的林家村,仿佛一颗被时代巨轮无情遗弃的蒙尘明珠,教育的曙光在此地显得那般微弱而渺茫。那简陋至极、摇摇欲坠的教室,恰似一位风烛残年的沧桑老者,在风雨的侵袭中苦苦支撑。四面透风的墙壁,犹如一道道无法言说的伤口,每逢风雨交加的夜晚,屋内便成了水帘洞,滴滴答答的雨声仿佛是老天无情的嘲笑声。屋外的地面,是一片泥泞不堪的泥潭,每迈出一步,都好似陷入了绝望的沼泽,让人举步维艰。
稀缺的教材珍贵得如同稀世珍宝,几本泛黄卷边、字迹模糊的课本,在孩子们那小心翼翼、满是渴望的手中虔诚地传阅着,那一双双清澈如水的眸子里,闪烁着对知识的无限憧憬与渴盼。频繁更换的代课老师,如同夜空中转瞬即逝的流星,匆匆划过,难以在孩子们那如白纸般纯净的心灵上留下深刻而持久的印记。村里的孩子们,恰似嗷嗷待哺的雏鸟,在希望与失望的边缘苦苦挣扎徘徊,他们那充满渴望与期盼的眼神,仿佛在无声地祈求着知识的滋养,期望能借此挣脱命运的枷锁。
那时的林晓,还是个天真稚嫩如清晨荷叶上晶莹露珠般的孩童。他那清澈如湖水的双眸中,时常充满了对现状的困惑与迷茫,以及对未来的懵懂与憧憬。每当目睹同龄的小伙伴们因教育资源的极度匮乏而被迫折断追逐梦想的翅膀,他的心就如同被尖锐的荆棘无情地狠狠刺痛。在无数个万籁俱寂的深夜,他常常痴痴地望着那漆黑如墨的夜空,内心深处不断地默默叩问:“难道我们真的就要这样永远被困在这重重大山之中,永远无法窥探到外面那个精彩绝伦的世界吗?”
在一个阳光格外明媚灿烂的日子里,林晓跟着爸爸前往田间收稻草。那铺天盖地的金黄色阳光,犹如醇厚绵柔的陈年美酒,肆意倾洒在广袤无垠的田野之上,仿佛为大地精心铺上了一层华贵无比的金色绸缎。小脸蛋被炽热的阳光晒得红扑扑的林晓,像一只欢脱灵动的小兔子,一蹦一跳地紧紧跟在爸爸身后。就在这时,一个身姿颀长、气质不凡的身影迎面缓缓走来。爸爸赶忙伸手拉住林晓,声音中满是尊敬与热切地说道:“林晓,快叫古叔叔。”林晓充满好奇地抬起头,目光瞬间撞上了古叔叔那温暖如春日暖阳的亲切眼神。只见古叔叔身着一套整洁笔挺的衣衫,每一道褶皱都被精心熨烫得平平整整,仿佛是一件价值连城、被悉心呵护的艺术珍品。胸前的衣兜里别着一支精致的钢笔,那钢笔的挂扣在璀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迷人夺目的光芒,宛如一颗璀璨耀眼的星辰,散发着某种神秘而又令人心驰神往的强大魔力。
古叔叔微微俯身,脸上绽放出如春风般和煦的微笑,那笑容仿佛具有神奇的治愈力量,瞬间让林晓的心里盈满了温暖与安宁。
又有一次,在生产队热火朝天分土豆的欢乐场景中,林晓再次欣喜地见到了古叔叔。那天,天空湛蓝得如同纯净无瑕的巨大宝石,洁白如雪的云朵悠悠然地自在飘荡着。大家围聚在一起,欢声笑语恰似欢快奔腾的溪流,在空气中欢畅地流淌。古叔叔那爽朗豪迈的笑声格外引人注目,仿佛是这一片欢乐海洋中的激昂主旋律。他正和村民们亲切热络地交谈着,眉飞色舞地分享着生活中的点滴趣事。掌称的王伯伯带着几分关切与不舍说道:“古同志,你这老师,来我们这里都快两年啦,是不是可能要回去了?以后回城了,恐怕就不会再来喽。”古叔叔闻言,脸上的笑容微微一滞,旋即眼神中透露出无比的坚定,铿锵有力地回答:“要来要来,这里也是我的家。”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让人无法质疑的笃定力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