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
020 (第1/2页)“我觉得今天还是去水晶包家蹭饭好了,已经很久没去他家坐坐了,正好有点事要处理一下,”简光贵主动提出要去邹水金家吃饭。
邹水金家里虽然贫困,但他却十分好客,更何况大队支部书记简光贵又是他的好友,无论如何都得邀请他回家吃顿饭。
既然书记亲自开口了,他自然是满心欢喜、极其热情地邀请领导到自家做客。
“那书记下次再来我家吃饭哦,我就先回去啦。”吐艳哈打过招呼后便转身离开了。
邹水金将领导请进家门,请他坐下后,便朝屋里大喊道:“老凤敲,快给客人倒杯茶!”
紧接着,他走进厨房,让妻子付晒花准备午饭。
“你这人啊,也不看看家里有没有菜就随便带人回来吃饭,就不怕人家笑话吗?”付晒花埋怨着丈夫总是不提前打招呼,就带客人回家吃饭,搞得家里连菜都没准备好。
付金香听说儿子又当队长了,脸上露出欣喜之色,高兴地说道:“晒花啊,我碗橱柜里还有碗腊肉呢,你拿出来炖一炖,可以多添一道菜哦。对了,这里还有一块豆腐,一并拿走,再加上些辣椒,味道一定很棒!”
“好嘞,魅(妈妈),那您中午就别忙活做饭啦,等会儿让伯(爸)跟我们一块儿吃吧!”付晒花爽快地回应道。
工作组和大队支部书记在邹水金家享用了一顿丰盛的午餐,其间还畅谈了一些关于生产队的事务。随后,他们便下山踏上归途……
自从邹水金重新担任队长后,他愈发努力地为生产队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时值春季,天气变幻莫测,雷雨交加不断……轰隆隆……噼里啪啦……
“伯(爸爸),这么大的雨,明天是不是可以去放排了呀?”邹建民满怀期待地询问父亲。
“哈哈,儿子,你是不是想吃华埠的国营饭店的包子啦?”西山生产队长邹水金笑着回答儿子。
“伯(爸爸),这次放排一定要带我去啊,绝对不能让老凤敲代替我去哦!”
“哈哈,好嘞,这次就让你阿姐留在家里,你跟着你嘘嘘(叔叔)一起去放棑,这下总行了吧!”
原来,一直以来都是邹风英和大人们一起去放排的。由于家境贫寒,再加上重男轻女的思想作祟,她才12岁就被迫辍学了。如今,她已经13岁了。
巧的是,明天刚好是礼拜六,只需要上半天学,没有太大影响。
因此,邹水金决定让自己的儿子出去历练一番。
天还没亮呢,凌晨四点多钟的时候大家就都起床开始忙碌了。
邹建民兴奋地又跑又跳,积极地做着各种准备工作。一想到即将体验到人生中的第一次放排,他那颗小小的心脏就激动得快要跳出嗓子眼儿了。
“老建估,快过来一下!”身材并不高大的邹水根呼喊着小侄儿。
他详细地向邹建民传授放排的要点:“一定要记住嘘嘘(叔叔)教给你的放排技巧哦,你只要负责管理好排头就行啦,知道吗?”
“好嘞,我记住啦!”邹建民语气坚定地回应道。
天渐渐破晓,黎明的曙光刺破天际,给大地带来一丝光明与希望。伴随着晨曦的降临,木排开始缓缓移动,准备启程前行。整个生产队齐心协力,共同打造出十架巨大的木排,它们宛如一支雄壮的舰队,气势磅礴地向着远方进发。
首当其冲的第一支木排由队长邹水金以及他的大侄女邹国英组成;紧接着的第二队则是邹忠标和汪土法这对搭档;第三队是肖光茂与肖菊仙并肩作战;第四队由邹观林和邹家法联手;而邹建民和邹水根则位列第五队;第六队是汪土燕和汪小丽组合;第七队是邹诒标与经验丰富的老菜伯邹石清携手;第八队是邹水山和肖光会一同前行;第九队由邹兆生和邹新翠组队;最后压阵的第十队则是肖光成和肖光军。
每个队员都头戴着凉帽,身着棕色的蓑衣,脚踏着简陋的草鞋,但他们的精神风貌却格外引人注目。这支放排队伍规模庞大,浩浩荡荡地在蜿蜒曲折的大河中破浪前行,仿佛在向大自然展示人类的勇气与坚韧。他们的身影在阳光下显得威风凛凛,令人不禁为之倾倒。
当木排放到河山底的时候,由于河边坝吭是石头筑建的,由于那个时候还没有水泥这种东西存在,所以这些石头之间都留有许多细小的孔洞。
邹建民一个没注意,手中的排杆就插进了其中一个小孔洞里。好在他身材比较矮小,这才没有摔倒在地。
“嘘嘘(叔叔),拔不出来了……”邹建民焦急地喊道。
“表慌浆(不要慌),我来帮你!”一旁的邹水根连忙走上前来帮忙拔剑。
然而,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
“扑通!”
“啊……”
“哈哈……”
随着一声惊叫和一阵哄笑声,邹水根竟然一不小心摔了个四脚朝天,整个人都掉进了河里,那模样简直让人忍俊不禁。他的衣服和裤子也全都被河水浸湿了,看起来十分狼狈。
接下来的路程是一段平缓的河流,水流相对平稳。正好到了中午时分,大家也该吃午饭了。
邹建民赶忙打开自己随身携带的小方盒和菜竹筒,准备享用午餐。盒子里装着的是梅干菜炒豆豆,散发着阵阵诱人的香气,让人垂涎欲滴。
邹水根家可谓家境殷实,炒菜时舍得放油,做出来的菜肴自然与众不同,美味可口。
“老建古,快过来,叔叔这儿有煎鸡蛋,快来夹点儿尝尝!”
“哦!谢谢叔叔!”
“叔叔,您做的菜太好吃了!”邹建民边吃边赞。
这一天充满了欢乐,时光飞逝,天色渐晚。
木排被缓缓地拖到池淮村的河边,然后停下来,用绳子捆绑牢固。大家纷纷寻找各自的亲戚家借宿,
由于代交通不便,他们要从池淮步行到皇岸村,还得走上一个多小时的路。
邹建民的大姑妈邹彩花家就在皇岸,所以她家自然而然成了大家的落脚点。算起来,和大姑妈有点亲戚关系的人差不多有一半多都会选择住在她家里。
邹彩花精心烹制了一桌丰盛的菜肴,邀请大家一同享用。这些人都是娘家人,她以超乎寻常的热情款待着每一个人。
晚餐过后,众人纷纷走上楼去铺设床铺准备休息。楼上的地板上,大姑父早已铺满了厚厚的稻草。大家各自打开自备的棉被,就地打起了地铺。此时此刻,时间已经相当晚了。
考虑到次日还需要早起赶路,众人感到颇为疲惫,于是早早便躺下入睡了。
次日清晨,天色尚未破晓,邹彩花就已经将大家的饭菜蒸熟了。临行之际,她悄悄地塞给了侄子老建估两个鸡蛋,嘱咐他带上路吃。
众人匆匆吃完早饭,便立即起身朝着池淮村进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