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立太子?
第九十六章 立太子? (第1/2页)大兴宫显德殿
八月,这天早朝,长孙无忌率先提出了一个问题。
“陛下已登基月余,还没有立太子,臣以为应该早立太子,安社稷。”
“臣附议。”
“臣附议。”众大臣纷纷附和一声。
大唐皇帝李世民皱着眉,迟疑道:“立太子的事朕不是没想过,只是立长还是立贤,朕无法决断,按照朕的意思,应该立贤,可朕与皇后的两个嫡子,一个七岁,一个六岁,年纪尚小,看不出贤愚,朕打算等他们再长大一点,观察他们的品性,才做决断。”
谏议大夫魏征起身来到大殿中央,恭敬地一行礼,道:“陛下,您的犹豫不无道理,但是不可取。”
李世民面露不悦,道:“魏征,你什么意思?”
“回陛下,华夏之初,尧舜禹是以立贤为主,禅让皇位,可歌可颂,这是圣人行为,普通人无从效仿,不可作为惯例。之后皇位就演变成父传子,子传孙,以及类推,这才是人之道。如今陛下想效仿尧舜禹立贤明之子为太子,有圣人之心,实乃幸事!但是,不可取。为什么?因为陛下要等两个嫡子长大,群臣和百姓都不知哪个嫡子日后会继承大统,那么朝中奸佞之臣便会生起异心,效仿秦朝的吕不韦奇货可居,这样就会演变成夺嫡之争。随着两名嫡子的日渐长大,夺嫡之争便会愈演愈烈,就如陛下与前太子李建成那般针锋相对。陛下当初发动玄武门之变,震动天下,已经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头,难道希望自己的子子孙孙也同样发兵玄武门吗?”
李世民紧蹙着眉头,紧咬牙关,怒瞪着魏征,搭在扶手上的双手紧紧地抓着扶手,强忍着心中的怒火,这个魏征居然如此大放厥词,丝毫不把他这个皇帝放在眼里。
长孙无忌瞥了眼李世民,要是以往这个时候他肯定会站出来指责魏征出言不逊,但今天他默不作声,因为他也赞同魏征。
其他群众也都瞥见了李世民怒气铮铮,但均未发声。
魏征自然也看到了李世民一脸怒容,但毫不畏惧,大义凛然道:“陛下,如果不想您的后代重蹈玄武门的覆辙,那就要尽快立太子,效仿历朝历代,立长子为太子,这样群臣的心安了,百姓的心也安了,社稷也就安了,夺嫡之争也会就此避免。请陛下明鉴!”
“陛下明鉴。”群臣也都纷纷附和一声。
李世民的心一沉,在殿内扫视一圈,见大家异口同声,看来都希望立长子为太子。李世民面露难色,迟疑道:“朕若立长子李承乾为太子,那次子李泰如果就是当年的朕呢?那又该如何?”
魏征瞥了眼李世民,坚定道:“陛下,您文韬武略,千古无二,不会再出一个所向披靡的秦王了,起码短时间内不会有。就算虎父无犬子,皇子李泰即便出于其类,拔乎其萃,也难与陛下比肩,您的忧虑不存在。”
李世民暗自叹了口气,迟疑道:“这样吧,立太子的事暂时不定,朕还要问问皇后的意思。”
“是。”众人齐声道。
大兴宫甘露殿
这日下午,大唐皇帝李世民驾临甘露殿,倒让皇后长孙无忧略显诧异。
“臣妾见过陛下。”待李世民走进大殿,无忧立即恭敬地行礼。
“免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