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秋收
第二十九章 秋收 (第1/2页)广袤的农田之上,金黄逐渐消失,露出被深埋许久的深色土地,周提着镰刀赶到小姑家时,见到两个磨磨蹭蹭的落在后面的人。
因为是每人分了一陇,谁干得快很明显,非常明显,连周淇都比他们快了一大截。
周昭暗自摇头,这两人还是快点离开吧,不然留在这里对双方都是累赘。
她拿着镰刀另起了一陇,一手抓着麦子与杆相接的部分,另一只手拿着镰刀从根部割掉,手起刀落,很是麻利。
她很快就赶上了那两人,看到他们白白嫩嫩的脸蛋被晒得通红,豆大的汗珠一颗颗滚下,特别是谢思远,嘴唇发白,一看就是不怎么舒服。
这两个可不要中暑啊,不然到时候又要花钱吃药。
“你们两个先回去做午食吧。”周昭道,中暑在现代都有可能死人,更别说古代了,魏冼序看着还行,到时谢思远一副要晕过去地样子,可别真的出什么事情。
谢思远慢吞吞地抬起头,一向打理整齐的黑发凌乱地散在额头上,不得不说长得好还真有优势,即便是狼狈成这样也自带楚楚可怜感。
谢思远此时感觉自己的脑袋像是被人打了一棍子似的,一片浆糊,向周围环视一圈,和他年纪差不多的孩子几乎都在帮着家里秋收,连几岁的小孩子都拎着个竹篮捡掉落的麦穗。
他抿了抿有些干裂的唇,低声道:“我再多干一会儿。”
周昭一把将他扶起来,现在她的力气很大,看起来像是将他直接拎起来一样。
“叫你回去就回去,到时生病了不是更麻烦人。”周昭不耐道,不知道这人到底在倔什么。
她转向蠢蠢欲动的另一人:“魏冼序,你带着他走。”
“好嘞。”魏冼序立马从地中走出来,他比谢思远割的还少,一看就是一直在摸鱼,不过样子也十分狼狈,只比另一人好点。
不远处,周蓉看着他们离开的背影,对着自己夫郎嘲笑道:“一看就是两个懒货,这么早就走了。”
她对周木拒绝结亲的事情还耿耿于怀,不知道这两个人哪里必得上她家大郎的。
一旁低着头的周家大郎闻言抬头看了一眼那两人的背影露出的些微的玉白肌肤,眼中划过一丝羡慕,如果不是无奈,谁会想晒黑变丑,这么辛苦呢。
放两人走后,周昭独自承担这三行的工作,但是她现在有的是力气和手段,一会儿就赶上了周淇:“要不你也先回去吧。”
周昭见小堂妹也是一副累得不行的样子,开口道。
周淇摇头:“我把自己这一行割完再走。”
周昭叹了口气,现在的孩子啊,一个比一个倔。
经过三天的收割,一袋袋的麦子放在仓库中,看着就有收获的满足感。
昏黄灯光下,周淇正伏在桌边算今年要缴的田税。
周木等人在旁边好奇地观看,大燕律法规定,每年一亩良田需得缴纳一石粮食的税,而一亩良田一年的收获也才五石,这还是年景好,庄稼长得好才能有。
不过比起前朝来,确实已经不算什么重税,毕竟在前朝末年,各种苛捐杂税可以占到收入的八成,交完税后,百姓连不是饿死就是冻死。
而且由于新君即位,免了三年的徭役,才让这几年的百姓的生活好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