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九十七章 顾家子弟的觉悟
第一千八百九十七章 顾家子弟的觉悟 (第2/2页)只要是对集体,对国家有利的事,个体应该主动去做,应该投身其中!
唯有如此,才能打造一个对集体内部都有利的环境与氛围,个体也才能享受更多机会与利益可能。
顾不器将内心所想告诉老顾氏,然后道:“所以,身为顾家子弟,作为镇国公的族人,理应有敢于走出去的勇气与魄力,让即将踏上移民之路的百姓也知道,前路没有那么可怕!”
老顾氏知道顾不器说的这些话有道理,想反驳,却找不到合适的话。
毕竟这番言论,不能说无懈可击,但也是合乎逻辑,只是,牺牲个体去成全集体,顺应朝廷之策,这做法,终归是太疼了。话说回来,不正是因为太疼了,那些怀揣着集体与国家利益的人,才显得那么可敬、可歌、可泣?
顾不器见祖母不说话,便继续说:“其二,我们都认为,三弟的事,便是家族的事。若是家族的人都不支持他,不理解他,不能走在移民的前列,那三弟如何去操持山西移民大局?”
“他要做的事已经很多了,这些日子里是别人都在准备元旦,欢天喜地,可祖母难道没看到吗?只有三弟他一直拖着病体,昼夜煎熬地去筹划移民之事,有时候看着舆图就睡在了椅子里。”
“他需要扛起山西大局,而我们作为他的家人,还要给他掣肘,让他分散心神吗?还有——他是镇国公,这个家,他说了能算。祖母,与其闹到最后没个体面,比如就这样吧,让我们好好陪伴祖母半年。”
老顾氏听进去了,纵有再多不甘心,也抵不过一句:这个价,他说了能算。
确实啊,顾正臣虽然是自己的孙子,可他是大明国公,以他的身份做出的决定,自己拿什么反对?
用亲情胁迫他,让张氏给他施压?
没用的。
他和顾阫一样,对的事,从来不改。
老顾氏躺了下来,问道:“不阿呢,他为何没来?”
顾不器犹豫了下,说道:“他确实是被三弟说服了,一门心思想要出去闯荡……”
老顾氏无奈地摇了摇头:“既然你们都这样说了,那就如此吧。告诉他,我只有一个要求,你们出去之后,可以离得近点。”
顾不器皱了下眉头:“既然都要移民了,为何还要优待其他,一切听凭朝廷安排便是。”
老顾氏没说什么,只是摆了摆手,让人出去。
这些小辈理解并支持了顾正臣,自己这个老人还能怎么办?
顾正臣啊,他的身份在族谱里都是单列的,做出点惊人的事,那也是他去找列祖列宗交代,我能交代什么。
相信顾家的祖辈,不会怪罪自己。
阻挡不了,那就顺着他的心意吧。
不然呢?
还能像二十多年前一样,将他们赶出家族不成?
且这样吧。
老顾氏默许了,也释然了,大起大落,大悲大痛之下,也病倒了。只不过这一次病倒的不只一个,还有顾正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