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4章 皇家书院
第764章 皇家书院 (第1/2页)帝京西郊,西山脚下,皇家书院。
晨光熹微,薄雾如纱,笼罩着这片依山而建、气象庄严的学府。
青砖黛瓦,飞檐斗拱,庭院深深,古木参天。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草木气息和淡淡的墨香,隔绝了尘世的喧嚣。
这里,是帝国未来栋梁的摇篮,也是新政“格物兴国”理念落地生根的重要土壤。
书院正殿“明德堂”东侧,一间宽敞明亮的学堂内,窗明几净。
阳光透过宽大的琉璃窗格,洒在崭新的紫檀木书案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二十余张书案整齐排列,每张案前,端坐着一名身着统一靛蓝儒衫的学童,年龄约在八至十二岁之间。
他们皆是京中三品以上官员子弟,此刻,虽竭力保持端正姿态,但眼中闪烁的好奇与期待,却难以掩饰。
学堂前方,讲台之上。
林臻一身玄色暗云纹常服,外罩同色薄氅,负手而立,身姿挺拔如松。
他深邃的目光扫过台下稚嫩的面孔,沉静的脸上无波无澜,却自有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度。
楚惜灵一身月白素锦长裙,外罩靛蓝薄纱褙子,乌发松松绾起,仅簪一支白玉莲簪,清冷如月,静立在他身侧半步之后。
她手中捧着一个蒙着素布的托盘,目光沉静如水。
“参见殿下。”学童们齐声行礼,声音清脆,带着一丝拘谨。
“免礼。”林臻声音低沉平稳,“今日起,本王授尔等算学与格物启蒙。”
学童们眼中瞬间亮起兴奋的光芒。镇北王亲自授课,这是何等殊荣。
更让他们好奇的是,那传说中的“格物之学”,究竟是何等神奇。
林臻走到讲台中央,拿起一支炭笔,在身后巨大的黑板上写下两个大字:算学。
“算学乃格物之基治国之要。”他声音不高,却清晰传入每个学童耳中,“今日先习数位与进位。”
他转身,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巨大的算盘框架,标注上“个、十、百、千、万”的位名。
“数有大小。位有高低。”林臻指尖点着算盘,“个位满十进一为十位。十位满十进一为百位。以此类推无穷无尽。”
他随即在黑板上写下几个数字:三、十三、一百零三、一千零三。
“谁来读出这些数。”林臻目光扫过台下。
“我,我!”一个虎头虎脑、名叫李虎的学童迫不及待地举手,声音洪亮,“三,十三,一百零三,一千零三。”
“好。”林臻颔首,“李虎再算三加十三。”
“三加十三十六。”李虎掰着手指,很快答道。
“十三加一百零三。”林臻问。
“十三加一百零三”李虎挠头,有些犹豫。
“个位三加三六。十位一加零一。百位零加一一。合一百一十六。”一个声音清朗的学童接口道。他名叫王睿,眉目清秀,眼神聪慧。
“善。”林臻赞许,“王睿再算一千零三减一百零三。”
“个位三减三零。十位零减零零。百位零减一不够减向千位借一千位一减一零百位十减一九。合九百。”王睿思路清晰,语速飞快。
“很好。”林臻眼中闪过一丝满意,“算盘辅助更直观。”
楚惜灵适时上前,将托盘放在讲台上,揭开素布。里面是一排小巧精致的紫檀木算盘,每架算盘旁还配有一叠写着数字的竹签。
“每人领一架。”林臻道。
学童们兴奋地上前领取算盘和竹签,回到座位,好奇地拨弄着算珠。
“现在按竹签数字拨珠计算。”林臻道。
学堂内响起噼里啪啦的算珠碰撞声。李虎动作粗犷,算珠拨得震天响;王睿动作灵巧,指尖翻飞;一个名叫赵婉儿的秀气女孩,动作轻柔,一丝不苟;一个名叫周平的微胖男孩,则显得有些笨拙,算珠时常卡住。
楚惜灵在学童间缓步巡视,清冷的眼眸扫过他们的动作。
她在周平桌前停下,俯身,指尖轻轻按住他拨错的算珠:“此处十位借位后应退一还九。”
周平脸一红,连忙改正。
“赵婉儿拨珠精准。”楚惜灵清冷的声音响起。
赵婉儿抬起头,小脸微红,眼中闪过一丝欣喜。
“李虎力道过猛易损算珠。”楚惜灵道。
李虎吐了吐舌头,放轻了动作。
简单的数位与加减运算,在算盘的辅助下,变得直观而有趣。学童们很快掌握了要领,学堂内洋溢着轻松而专注的气氛。
算学课毕,林臻擦去黑板上的数字,写下两个新的大字:格物。
“格物格万物之理。”林臻声音沉稳,“今日观水车之力。”
楚惜灵再次上前,揭开另一个托盘的素布。里面是一个精巧的木质水车模型,带有水槽、叶轮、传动轴和一个小巧的磨盘。
“此乃水车模型。”林臻将模型置于讲台中央,“演示水如何驱动磨盘。”
他示意楚惜灵操作。楚惜灵拿起水壶,将清水缓缓倒入水槽。水流冲击叶轮,叶轮转动,带动传动轴,传动轴又带动磨盘缓缓旋转。
“哇!”学童们发出压抑的惊呼,眼睛瞪得溜圆。
“水流动冲击叶轮转动带动轴轴带动磨盘。”林臻指尖随着水流方向移动,讲解着力的传递过程,“此乃水力转化为机械力。”
“殿下,为何水冲轮子就转。”李虎忍不住问。
“问得好。”林臻颔首,“水有冲力。叶轮受冲力转动。轴连叶轮故同转。磨盘连轴故亦转。此乃力之传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