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1章 焕然一新
第751章 焕然一新 (第1/2页)一条宽约三丈的河流,自西向东,宛如一条碧绿的玉带,蜿蜒流过兴化坊的南侧。
河水清澈见底,在晨光下波光粼粼,倒映着两岸新砌的条石驳岸和随风轻曳的依依垂柳。
河面上,不见任何漂浮的垃圾或油污,记忆中那刺鼻的粪水恶臭更是荡然无存。
几只不知名的水鸟在河心自在嬉戏,时而扎入水中,叼起银亮的小鱼。
李显指着河道介绍:“殿下,此乃金水河支流。
昔日,沿岸私搭乱建严重,粪水、污水直排入河,臭气熏天,蚊蝇滋生,疫病时有发生,实乃坊内一大顽疾。”
林臻问道:“如何治理?”
李显详细回禀:“回殿下,治理分四步。其一,拆除所有临河违建,退让十丈,修筑坚固的条石驳岸并设置护栏,确保安全与整洁。
其二,铺设地下陶管排污总管,连接各安居楼及新建的公厕(均为砖混结构,专人管理),所有生活污水、粪水统一汇入总管,输送至城外新建的大型‘化污池’。
经沉淀、发酵,残渣制成肥料,清水则引入芦苇湿地进行二次净化,达标后方才排入河道。
其三,设立‘河长制’,由坊正兼任,每日巡查河道,监督保洁,严禁任何向河中倾倒垃圾、排放污水的行为,违者重罚。
其四,在河中放养食藻鱼苗,种植水生植物,利用生态方式进一步净化水质。”
正说着,几个半大的孩童,拿着自制的简陋网兜和小木桶,在河边浅水处嬉笑着捕捉小鱼小虾,欢声笑语在河面上飘荡。
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坐在柳树下的石凳上,手持钓竿,神情悠闲。
见林臻一行驻足观望,老者抬起头,脸上洋溢着满足而感激的笑容,朗声道:“这位郎君,可是来看咱们这‘清水河’的?托圣上和王爷的洪福,这河可算活过来了!老头子我,又能像年轻时一样,坐在这里钓鱼喽!”
林臻看着老者满足的笑容和孩童们嬉戏的身影,听着那清澈的河水潺潺流淌,心中涌起一股深切的欣慰。
这条河的蜕变,是工部、户部、焚雷司通力协作的成果,更是一项系统性的市政工程和严格管理制度的胜利。
林臻一行转入坊内新设的“便民市集”。
市集位于几栋安居楼围合的中心广场,地面同样铺着干净整洁的青石板。
摊位整齐有序地排列着,蔬果鱼肉水灵新鲜,针头线脑日用百货琳琅满目。
商贩们衣着整洁,脸上带着热情的笑容,吆喝声此起彼伏。
顾客多是坊内的居民,提着菜篮,悠闲地挑选着,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却不见争执喧哗,一派祥和景象。
“新鲜的青菜哟!早上刚从南郊菜园子拉来的!水灵着呢!”一个菜贩中气十足地吆喝着。
“大娘,您瞧瞧这‘北燕煤’做的蜂窝煤,火旺耐烧,烟少灰少,还干净!府衙有补贴价,划算着呢!”
一个煤铺的伙计正向一位老妇人热情推销。
“郎君,看看这新到的‘格物院’改良纺锤,纺起线来又快又匀,省时省力!”
一个货郎摆弄着手中精巧的木制器械,卖力地介绍着。
林臻在一个蒸汽腾腾的早点摊前停下脚步。
摊主是一对中年夫妇,摊车擦得锃亮,几层蒸笼冒着诱人的白气,散发出包子的香气。
“郎君,来屉包子?猪肉大葱馅的,刚出锅,热乎着呐!”
男摊主手脚麻利,热情招呼。林臻示意亲卫:“来一屉。”
摊主应声“好嘞!”
麻利地用竹夹夹起几个白胖的包子,用干净的油纸包好,递给亲卫,
“三文钱!您拿好!”
林臻付钱时,目光落在摊车旁挂着的一块小木牌上,上面用红漆写着醒目的“卫生甲等”四个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