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袁氏之疾
第542章 袁氏之疾 (第2/2页)赵彦、赵基都看不上黑山军那些破地,也不想把治下弄的太过混乱,所以也没有强迁、吸纳黑山军人口的心思。
这与张燕个人的利益不存在矛盾,张燕也就安心做个以小事大的附庸。
此刻侯忠很是不解:“明公是说袁本初身患恶疾是真,欲以此引公孙伯圭追击?”
赵彦担任定襄郡守时,侯忠就是赵彦那时候征辟的主簿。
侯忠的才能也不算多么出众,只是身处如今的位置,经手太多的信息,又站在高处,眼界自然比正常人宽阔、深远。
“嗯,老夫就是如此想的。”
赵彦将帛书放到桌案上,就说:“汝南袁氏,后汉以来虽是天下名门,然观其历代英杰,鲜有长寿者,可见其血脉不良。”
他自然有底气这么说,琅琊赵氏男丁寡少,是因为战争与疫疾、饥饿,没有意外的话,赵氏男丁寿数多在七十左右。
而如今衣冠、豪强之家,士人、官吏的平均寿数来说,也多在五十左右。
能活过五十岁的也有,只是饥荒动乱中物资匮乏,这类人更容易死亡。
所以哪怕现在赵彦六十六岁,也丝毫不担心自己的寿命,心态良好,很有耐心等着赵基其他子嗣出生。
他有足够的时间从赵基这里讨要一些孩子,给他四个阵亡的亲孙做嗣子……这才是真正的过嗣。
赵氏对内、对外的持续军事胜利,也增强了赵彦的信心,如今也能理所当然的抨击、鄙视四世三公袁氏的血脉不良。
而侯忠听着也觉得理所当然,袁氏的四世三公是和平时期经营所得;而赵氏发迹于赵彦,本身就是军功入仕。
天下大乱,大司马少年应募虎贲,更是横空崛起,扫荡群雄,无有敌手。
这种天赋,难道不是血脉高贵的具体体现?
而赵彦,却凝视桌上的帛书,思索这份情报的其他用处。
随着内三郡、外四郡的战况持续对外公布,以赵彦对世人的了解,感觉常山、中山、赵国等地的赵氏宗族肯定会有所动作。
可除了赵云之外,赵彦很不喜欢其他赵氏。
他家迁徙琅琊,自然是庶流小宗中的庶流小宗,与其他赵氏联宗,哪怕抬升为嫡脉,又有什么好处?
别说不相关的其他赵氏,就连赵蕤、赵范,赵彦都有些看不上。
这两个家伙狐假虎威,目前很难提供积极的帮助,反而开始经营朋党,持续拉拢各地赵氏,企图成为赵氏大宗的宗长。
更可恨的是,朝中公卿似乎也支持赵蕤,想要赵蕤获取各地赵氏的支持。
如果能借袁绍的手,重创河北赵氏……
赵彦暗暗思索这个事情的可行性,又微微眯眼,感觉袁绍可能已经开始着手并策动,只要有个机会,袁绍肯定会铲除内部隐患。
此前害怕铲除根深蒂固的赵氏会引发其他河北大姓的猜忌,可现在这种形势,河北赵氏除非缴纳什么投名状,否则袁绍、河北大姓也容不得他们。
铲除赵氏,袁绍与河北大姓能吃几天饱饭……这其实已经值得袁绍动手。
赵彦思索完毕,对侯忠说:“向赵蕤发文,就说袁绍伪装患疾,欲诱公孙瓒出击。老夫顾虑冀州诸赵蒙受袁氏诓骗,猝然举兵,为其所算。”
“喏。”
侯忠应下,当即去书写。
赵彦则长舒一口气,如果可以,他也不想沾染同宗的血,这个头不能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