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以夷制夷
第541章 以夷制夷 (第1/2页)战争各处节点的重大变化会影响其他节点,节点之间相互影响、振荡,战争全局变化也会迅速变化。
千古名将与寻常良将、名将的区别就在于这里,千古名将更能洞察、准确判断变化的趋势走向;他们心中构建的‘大数据’准确率更高。
所以他们往往能事半功倍,攻击一处节点,连消带打推动全局节奏变化,获取战争主动权。
赵基算不上什么千古名将,却打出了类似的效果。
出榆林塞口的汉军主力连破步度根中部鲜卑集群,又大破新国主骞曼纠集的王庭主力大军后,消息传入塞内三郡,也加速了羌人抵抗阵营的瓦解速度。
羌人抵抗阵营的瓦解速度,比赵基中军集群扫荡内三郡的还要快。
虽然赵基中军出榆林塞口,没能参与三郡扫荡征讨,但羌人大小聚落都有完善的营寨修筑技术与传统,想要逐个击破,客观上需要许多时间。
可鲜卑王庭主力的覆灭,这种外部环境的巨大变化,使得羌人争相投降……自羌人东迁以来,他们十分熟稔于投降。
不擅长投降的羌人,早就被段颎给过滤筛选干净了。
朔方四郡战场的结果影响到了塞内三郡,塞内三郡进展顺利也能分出兵力支援外四郡。
随着时间变化,徐晃向西北打通开辟北地郡北部战场,赵云出榆林塞入援五原战场。
赵基则稳坐五原郡城,调度各军如旋风一样,由内渐外环形收割周围的鲜卑聚落。
别说内三郡羌人失去了抵抗信心,鲜卑人也是一蹶不振,各处聚落里的男女老幼也都失去了抵抗、逃跑的勇气。
哪怕鲜卑男子尽数被筛选走……也没能激起什么像样的反抗。
这种战败后有组织的屠杀丁壮男子,对鲜卑人来说不算什么意外、残忍的事情。
他们强盛时能屠戮兼并小部,如今形势倒转,也预见了自己的命运,可真的已无法鼓起勇气,想到了最惨的命运,鲜卑部落依旧选择了投降。
正是做了最坏的预估,汉军也只是强征男子,传闻中汉军军医还会收治鲜卑伤兵,所以投降后的鲜卑部落情绪稳定。
被强征的鲜卑男子则抽其精锐,赵基开始着手组建自己的鲜卑骑奴部队。
论亲近,与他最亲近的反而是最初的骑奴,其次是虎贲郎,随着事业壮大,迁居平阳侯国的匈奴归化义从的忠诚度更高。
某些层次上来说,重新被匈奴人压制的鲜卑人,将拥有比匈奴义从更高的忠诚。
这其中很不好操作,如今大军聚集,很多群体意识还没有反应过来,更没有相关的影响力能反馈到赵基军中。
因此必须抓住这个短暂的窗口期,着手组建一支规模可观的鲜卑骑奴,直接人身依附于他个人。
除了他可以保护这些鲜卑人外,其他的族群、机构,都将是迫害、压制鲜卑人的立场。
内部相互制衡,自然会引发元从宿将的不满。
可赵基这里根本就没有什么元从大佬,哪怕是徐晃、贾诩,各自基本盘都小,很容易满足。
其他虎贲伙伴……都没能独立发展,就现在的地盘,足够安置他们的亲信党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