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1章 大海也是后浪推前浪
第801章 大海也是后浪推前浪 (第1/2页)HK孕育了这么多地产富豪,港岛、九龙这么多高楼林立。
要论单个最大的商业地产项目,算上往后三四十年也依旧是尖沙咀的海港城。
在七十年代花21亿港币,从洋行手里买到这个999年租约的九龙码头,然后从七十年代末开始对这片七百米长的老码头做改造。
迄今已经花了近十年时间,完成两座酒店,四座写字楼,两家超级购物中心和一座海洋馆。
耗资接近一百亿,四五十万方面积,还没达到完全体。
每年已经可以产生几十亿零售额和十亿左右的租金收益。
老亨就是基于这个思路,才煞费苦心的买下旁边的油麻地港口区,一千五百米长!
但九龙码头就在尖沙咀面对港岛的尖嘴边,这油麻地码头偏出去一公里。
很多地方小县城的繁华区只有一两百米,有些镇子都没一公里长。
所以哪怕以HK的繁华热度,都很难从尖沙咀延展到油麻地码头。
偏偏让卫东独辟蹊径的靠篮球把热度拉起来。
关键他说的都实现了!
“这个黑人球星的效果真的好,我儿子都在说想去看看他训练打球……”
“从来没想到HK人会这样追捧篮球,所有的报刊、杂志、电视都在讲,可你怎么赢利呢?”
“对啊,他这费用肯定不便宜,HK搞篮球的人这么多,便宜的话肯定早这么操作了,你怎么回本呢?”
让卫东看看他们中间的老亨。
眼神交流下都觉得可以放出这个消息:“老亨最厉害,他主动把码头仓库交给我做篮球馆,目的是炒热地块,嗯,就跟德叔当年搞游乐园炒热那片地块一样。”
老亨沉稳:“对,我希望首期投入二十亿港币,展开滨海体育城的建设,围绕体育产品、体育文化产业来推动这片地产,现在就看皮特能怎么持续推动这种热度了。”
十来位富豪港商才集体惊叹。
在座就基本是参与粤鹏高速路的各位,甚至招商投资银行的吸纳的资金也是他们出的。
现在立刻敏锐的察觉到:“需要资金入股吗,我可以来参与。”
“跟海港城一样,是酒店、写字楼、购物中心吧,这体量要大得多,肯定还要添加高级公寓、住宅小区?我可以做盘。”
“但关键是皮特你怎么持续把这种篮球热保持住,很可能一年半载的就冷清了。”
在场都是商业高手,轻易都能看出来让卫东才是发动机,能够推动这片地产价值的高度。
让卫东真没来得及跟老亨单独聊:“我想独立投资建设这个篮球馆,近两万人级别的大型场馆,未来除了保证高水平的篮球赛事,也能举办冰球、排球、拳击和各种演唱会,我的思路是三天两头都保持这种上万人的聚集,自然就能带动周边商业发展,尤其是餐厅食肆的生意……”
他在鹏圳给老方都说了,这场婚礼肯定会顺势聚起富豪们来找他探讨这股篮球热之后怎么获益。
所以做了准备,从兜里掏出自己在花旗拍的几大NBA篮球馆。
哪怕NBA现在还是四大商业体育联盟之尾,NBA球队也有各种贫富差别。
但这会儿的花旗就算是叫花子也比别的地方豪横。
气势宏伟的体育馆,造型漂亮,设施先进,绝对吊打几年前才刚刚落成的红磡体育馆,那已经是HK最好最大的体育馆了。
众人真是没忍住,齐齐哈了声。
让卫东带了发哥做翻译。
哪怕这些老港商大多都能听国语,让卫东还是把发哥带进资本圈。
帮他给足和大佬打交道的机会。
果然有奇效,众人光是看看旁边的当红小马哥,就能反应过来:“如果日常再有影星、歌星搭配体育明星的活动,这人流量确实就能保证了!”
实际上油麻地码头,距离庙街、旺角这些老城区传统热闹繁华,也是一公里左右。
关键就在于要有个卖点噱头,能持续的把人吸引过去。
全年几百万人流量打底,已经不会差到哪里去。
所以说让卫东为什么要在HK买豪宅,投资这种项目,现在老亨哈哈大笑:“定了!我马上就向房屋署申请整个项目,立刻请知名设计事务所来设计!”
因为让卫东只过江龙似的来干一票,不管他捞到什么,从此就走了。
这个项目后续要是冷清下去,那就是几十上百亿的投资失败。
谁来承担这个责任?
唯有他自己也下重注投资到里面,才能保证更多人会相信兴旺长红,而不仅仅只是眼前这一下。
让卫东顺势装个小逼:“哦,体育馆我有设计师,我专门送了一组人到华盛顿州立大学去学习的,未来这些人就是我和明仔在内地搞房地产的好帮手,什么著名事务所、知名设计师,还不就那样儿,如果只搞一两栋确实需要这种人来充场面,如果是成百上千的房地产建筑,这支出就太大了,搞几套方案在全国各地反复用就是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