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0九门
1670九门 (第1/2页)正阳门是北京城的正南门,古时候的人都讲究坐北朝南,所以正阳门也是北京城中最尊贵的门。在明朝被称为大明门,在清朝时被称为大清门。在当时,除了皇帝以外,任何人不准在正阳门的正门出入,普通百姓只能从两边的旁门进出。
宣武门是北京城的西南门,与崇文门正好是对立的,那个时候是宣武门后面就是菜市场,是当时刑部专门处罚犯人的地方,所以宣武门也被称为是鬼门关。宣武门直通菜市口,多走囚车。在当时,北京的大多数墓地都在陶然亭一带,所以,送葬人多出入宣武门。
阜成门主要是用来运送煤炭的,因为北京处于我国北方,那个时候根本就没有现在的暖气,所以取暖的都得靠煤炭才行,所以那个时候所有北京用的煤炭都是从这个门运进来的,因为“煤”与“梅”同音,所以阜成门的城头上刻着一朵梅花,这个门已经成为了“煤门”的代表。
德胜门主要在一个“胜”字,军队出征或凯旋归来就由德胜门进出,为的就是一个好兆头,就是希望战争能够取得胜利,所以德胜门也被称为“军门”。德胜门有品德高尚之意,象征着军队为仁义之师,也正因如此,此门多走兵车。
军队出征也从安定门出城,安定门是与德胜门对应的一个门,出去打仗的时候就从德胜门出去,打完仗回来的时候就从安定门回来。因为安定门外粪场比较多,所以通常情况下平时以粪车出入居多。
东直门是所有门中最没有规矩的一个门,这个门不像其它门有那么多是说法与讲究,因为这个门什么人都可以从这里出进。东直门外有一座铁塔,塔内供奉着一座药王爷的石雕。因为东直门连着水系,所以此门多走木材。
西直门是北京城门中历史最为悠久的一个,在元代的时候西直门就已经存在了,并且西直门是所有门中第二大的。在清朝,因为北京城内水质不太好,所以皇家用水都是取自玉泉山。每天清晨,皇家御用水车就由此门进入皇城,所以西直门也被称为是“水门”。
值得一提的是,这九门中有八座按时关闭,唯有崇文门因为是收税关口,所以,通宵有差役守卫。所以看过这些大门的资料之后,就知道为什么这次的投降仪式在正阳门进行了。
皇帝出行历来是一件大排场的事情,哪怕是一个末代皇帝也是繁琐的。而且不知道礼部官员是出于什么想法,非要泰昌帝步行出城!结果泰昌帝大发脾气,双方就着这个问题又对峙了许久才达成妥协。
结果就是泰昌帝不能乘坐马车,只能乘坐步辇。而且要到正阳门前不远处就得下车步行,然后出正阳门!
达成协议之后众人又是忙乱了一阵子,现场要调节仪仗人手,很是折腾了一段时间才出发。就在他们距离正阳门还有一段距离的时候,突然就听见城外传来阵阵士兵的咆哮声,吓得众人肝胆剧裂,还以为刘昊嘉正式开始攻城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