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西军再进军
第十章 西军再进军 (第1/2页)除去陈安、赵染、贾疋以外,在阎鼎的建议下,司马颙又征辟了谢班、韦辅、梁臣等文武十数人,各有任命。一时间,河间王的幕府得到了极大的扩充。至此,在失去了李含以后,征西军司终于再次迎来了一次大发展,颇得关陇民心依附。这都是因为河间王打赢了洛阳之役的影响。
司马颙既然搜罗了不少人才,对于未来的发展也有了信心。他便听从阎鼎的策略,暂令民众休养生息,将对河东的战事推迟到今年的秋后。
不过,开战虽说在秋天,但备战却要从当下做起了。
毕竟刘羡成名已久,天下没有人敢对他有所轻视。这里还是关中,要知道,刘羡早年的名望,基本是在征西军司中打出来的,关陇无人不知道他的战绩。因此,哪怕他现在的军力有所不足,阎鼎也认为要慎之又慎,若不能研究出一个尽善尽美的策略,西军是绝不会冒然动兵的。
于是在整个四月,征西军司的幕僚们都在研究如何进军。
东羌校尉贯先最先提出了一个可行的策略。他认为是张方既然在洛阳战胜了刘羡,不妨便学习张方,在河东也采取相同的策略。继而他研究了张方在洛阳的做法,提炼出三点要旨,分别是:围困、掠民、避战。
所谓围困,就是设法封锁敌方,占据各要害的关卡地点,断去其内外沟通,使得敌军处在孤立无援的绝境之中。在这种情况下,敌军退无可退,只能正面迎战,而战争中造成的每一点损伤,都将无法得到补给,继而陷入消耗战的不利局面。
而掠民,就是加速这种消耗。在常人眼中,战争是两支军队的对战,民众与地盘则是对阵的胜利品。但张方则是反其道而行之,他一眼看出,任何战争,归根到底都是要以民众为根本,如果没有民众提供赋税与民力,军队又不事生产,粮食与辎重便无法得到补充。那不如提前掠民,那便是彻底掘去敌军的根基,时间一长,敌军自然便会崩溃。
避战,则是取胜的最后一道保险。虽然前两策都会对敌军造成巨大的损害,可这种损害并非是立竿见影的,它需要时间来显现出其中的威力。而在短时间内,反而可能会刺激敌军,令其孤注一掷地进行反扑。若以此为胜机,主动与其作战,反而可能会因为浪战而失败,令其转败为胜。因此,积极营造堡垒,与敌避战,也是不可或缺的。
故而贯先照猫画虎,针对性地提出策略:
可以用大军在河东各关卡布防,同时派出一支大军深入河东。将沿路看到的所有百姓,全部都迁入到关中。若有不愿意的,就地将其房屋烧毁,将存粮物资抢劫一光,让其沦为流民。这时候,流民们无非只有两个选择,要么被迫迁入关中求一条活路,要么就只能随刘羡军一起,成为对方的拖累。
等到将整个河东郡烧为一片白地,刘羡无路可走,要么率军强行冲击关卡,在最不利的情况下进行决战,要么就地投降,沦为俘虏,要么就在河东郡活活饿死,除此之外,再没有第四条路可走。
这确实是一个必胜的策略,可其余的幕僚们听了,多头皮发麻,不敢支持。
弘农太守彭随听后,率先驳斥贯先说:“河东郡天下大郡,有四十万黎庶,一旦将其迁往关中,没了田地积蓄,那就是四十万张等着吃饭的嘴,我王今年还要用兵,府中难道还养得起吗?若是养不起,岂非要活活看着他们饿死?”
贯先早就想过了,他正色道:“慈不掌兵!这是自古便有的道理!刘羡这样的人物,张元帅为了对付他,在洛阳饿死了多少人?最终也不过是功亏一篑。更别说现在还没死四十万人,就是真死了四十万,甚至一百万,两百万,只要能除去刘羡,一切都值!”
他甚至拿当年曹操屠杀河北来举例道:“魏武得邺城,两次苦战,将漳北几乎杀尽了,哪怕最后跑了袁尚,不也是一场大胜吗?”
“这是什么话?!”作为司马颙目前的谋主,阎鼎也极为不满,他否定这个策略道:“洛阳是洛阳,河东是河东。洛阳那些蛀虫,平日吸饱了天下人的血,杀了也就杀了。可我们都是关西人,到底是以关西为根本的,如果连关西人也杀,就没有了立足之本,哪里还能容身呢?”
其余人多也出声附和,无论张方在洛阳如何施为,但那远在崤山以东,哪怕山东人死光了,也与关中无关。可河东与关中之间,只隔着一条大河而已,若是生了大乱,几十万流民涌进来,又没有饭吃,那必不可能甘心饿死,大概率还是沦为盗匪。这无疑会对征西军司的统治产生巨大的冲击,也是许多人都不愿见到的。
贯先见这么多人不同意,也知道此策是通不过了,不由有些悻悻,可口中仍然说:“此策最为稳妥,若是你们不同意,那还有什么策略呢?”
这确实叫人头疼,在众人看来,张辅原本使用的逼降之策,就已经是很好的策略了。但在没有刘羡的情况下,河东各县都没有投降,足以说明不可行,而如今刘羡已至,必然士气更盛。想要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不可能了,那就只有选择正面强攻。
可正面强攻……会是一个好的策略吗?论野战,西军兵多将广,自然有取胜的概率,可若是刘羡避战,陷入攻城战的窘境中,那没人有信心能拿下刘羡,大家可都是知道泥阳之战结果的。因此,在否决了贯先的策略之后,其余人也都没拿出一个足以服众的方案。
但刚担任平西军司的贾疋倒兴致勃勃。他到底是年轻人,虽然家风要求他举止沉稳,但内心依然渴望证明自己。故而在他人一连串的计划被否定以后,他毫不怯场,也想出一个新的策略,进献给司马颙。
“殿下,我想应该令大军分四条路迈进,所谓四条路,是指龙门渡、蒲坂渡、风陵渡、颠軨坂这四条路,同时进军这四条路,才能摧垮河东的防御体系。”
当贾疋说分四条路线迈进时,脑中想起的是当年羊祜谋划的灭吴战略。
从局部一点上来看,正面与刘羡对敌,并不能担保取胜。可河东的防线是如此之长,多达近三百里,就和东吴的千里江防类似。从一点进攻,会很难展开己方的兵力优势,但若从四路同时进攻,形势就大不相同,顿时就能将河东的防御体系切割得支离破碎。刘羡只能防御一点,其余三路却难以抵御,到最后必然是左右支拙,进退维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