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就这样把老田征服!
第215章 就这样把老田征服! (第2/2页)“话虽然这么说没错!”
“但我这部电影,确实没想过票房,当然,它能有高票房,我肯定更开心!”
陈瑾没那种极度的渴求《人生大事》一定要高票房高口碑。
就跟《我不是药神》那样,这是可遇不可求的。
毕竟,他双十一那部《致青春》能赚钱。
“我想啊!”
田状状就差对着陈瑾开口了。
不过陈瑾看他样子,还是笑了笑道:“田主任,其实你更想获得的,是观众的认可,而不是高票房!”
“观众的认可,当然跟高票房挂钩!”
“没有票房,哪来观众,对吧?”
陈瑾是理解田状状的,田状状摸着胡子,没有否认,也没有肯定。
而是眯着眼看着陈瑾,他发现这小子,比他想象中的,要洞慧很多。
聪明人都是这样子的么?
“你是希望,拍出一部票房不佳的《活着》,还是一部票房好的《山楂树》?”
“你小子弯弯绕绕的,无非就是想跟我说,纪录片上映后播出,会提升我们电影的口碑!”
“我是为你投资考虑……你既然那么想,那我们就按照另外一条路走!”
这田状状不需要陈瑾说。
他只是在自嘲前几天的自己而已。
但那种自嘲,很多人都会有,因为你遇到了比自己内心更崇高的事。
在没遇到之前,田状状想追求一个高票房他本身并没有错。
可现在,陈瑾说的也是田状状想说的。
这部电影,现在变得比票房更加的有意义。
“口口相传的经典电影,在影坛占据一席之位,比高票房的意义更大!”
就跟《我不是药神》他9分+占据华夏影史极高地位一样,票房只是它本身的一个点缀。
“那你就得更加好好演!”
“我会跟阿成编剧商量的,尽量写的真实些,这狗日的墓地确实太贵了!”
十几万一块,穷人哪买得起?
死都死不起!
关键你只卖给富人也就罢了,推销给所有人算什么?
各种营销话术,跟传销有的一拼。
“遗体器官那些要拍进去吗?”
田状状瞥了陈瑾一眼,陈瑾赶忙摆手:“这肯定不行,不是过不过审的问题,这外国可比我们猖獗多了!”
您老是真的什么都敢拍。
看来10年禁导并没把你打垮。
“哈哈,我开玩笑的!”
“揭露资本还是很有必要的,抹黑国家的事咱不干,有些事虽然存在,但不是你拍电影抹黑的理由,事件放大和揭露事件,是两码事!”
可以,老田这当了老师,确实变得不太一样了。
“行吧,那你咋说,再实习几天,还是明后天开拍?”
“拍,我晚间帮帮谢师傅就行,他跟我也是说着玩的,不过趁着我现在有感觉,我觉得还是把最难的几场入殓戏份拍完再说,尤其是那场车祸戏!”
车祸,死者面目全非,主角要给他完成整形修复。
但莫三妹第一次上手,也是开始理解他父母老莫这个职业伟大的时候。
这是很重要的一场戏,也是莫三妹内心转折的开始。
但原片关于入殓手法等等一带而过,应该是没有入殓师的相关体验,拍不出那种真实感;陈瑾希望真实的还原出来,也把华夏的葬仪传统风俗更加的放大。
这是华夏老祖宗流传下来的东西,现在好像被小日子给继承了。
一部《入殓师》搞的全球都以为入殓师是日本的传统职业,事实上这个名字,可以追溯到华夏古代的夏商时期,至周朝时期也将其纳入正规的礼法中。
这是华夏殡葬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后由唐传入的日本。
而且,《入殓师》的原著作者青木新门,更是从华夏学到的入殓师手艺,才在日本干了40年的纳棺夫,写了《入殓师》原著《纳棺夫日记》。
他是37年来的华夏东北,跟着侵略者一起过来的。
不过天道好轮回,目前日本的丧葬业,已经完全被华夏商人所垄断,殡仪馆都是华夏人开的。
画虎不成反类犬,所谓的工匠精神,压根没用在入殓身上,还是招的华夏工人。
“好!”
田状状听了陈瑾的话后,倒是没任何的意外。
“那你这两天好好准备准备,这第一场戏就这么有挑战,我可是很期待……”
田状状朝陈瑾笑着。
陈瑾这两天,可谓是好好给他上了一课,还有制片赵方。
两个人已经收起了内心的成见。
这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都休想搬动,但在陈瑾一丝不苟完成了入殓师手法的那一刻,他们看到的,是一个演员对职业的尊重和态度。
所以对于年轻的陈瑾,内心上更多的,反而是一种欣慰和自损。
这样前后心灵上认知的冲击感,其实比张一谋看到陈瑾有演技的时候,还要来的巨大。
至少,田状状已经完全收起了对陈瑾的轻视。
他也不再以一个主任自居,更多的是以一个导演的身份,跟陈瑾这个演员,讨论着关于电影的拍摄、剧本、走向等等。
甚至在某一刻,田状状比任何时候的自己都要来的自信。
眼下的这部电影,很有可能是他这辈子能拍出的最骄傲的作品;它囊括了田状状自认为的,最强的一个制作和拍摄班底,哪怕之前他以为的演员短板。
“这个威尼斯最强新人的含金量,倒是挺高!”
田状状看着陈瑾离去的背影,一直以来挺漫不经心的神色,这一次变得出奇的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