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又同化了一个!
第447章 又同化了一个! (第1/2页)回答罗南问题的是费尔南教授的副手迪迪埃:
“大概半个多月前,森林局突然找到了我们,了解黑松露人工培育的实验,当时我们已经找到了‘黑松露组培苗共生体构建法’的资料,正在做无菌试验,他们的人来了好几次,还拿走了许多试验报告.那之后的某一天,通知我们——
如果试验宿主树选取本土冬青栎,那么乔木的成本可以由森林局来提供,因为冬青栎防风耐火,还可以防止水土流失,会是将来普罗旺斯森林生态中的关键作物,他们本就打算大面积移植冬青栎做保护屏障,既然大家都是在为普罗旺斯的生态做贡献,那么这部分成本由森林局来承担。”
罗南强压住激动的心情,继续问:
“森林局只负责这一次试验的乔木成本,还是只要未来宿主树选择冬青栎,他们就会一直承担?”
这一次和普罗旺斯黑松露研究协和的合作是纯试验目的,只是为了找到培育出人工黑松露的科学办法。
一旦成功,罗南要加大投入增加产量。
他非常关心这次资助是一次性的,还是长期的。
迪迪埃教授和旁边的同事交换了一下眼神:
“当时说的似乎是,只要宿主树是冬青栎且在他们这次移植计划周期内,森林局就会承担乔木的成本,但只限于黑松露人工培育试验。”
在信息闭塞的80年代,政府部门之间都不了解对方在做什么、目标是什么,更不要提让政府部门了解每一个科研机构在做什么试验了事实上,许多部门和机构都可以合作起来、整合资源让事情变得更加有效和简单。
而罗南的作用,就是通过他越来越庞大的人脉网络,让大家的信息快速互通起来。
布鲁诺毫无疑问是罗南的朋友,这毋庸置疑。
但这层关系没有好到让布鲁诺可以为了罗南开设某些便利条件的地步,森林局能够参与进来,完全是因为双方在目的上确实有重合的地方。
去年的大火让森林局格外重视作物的防风耐火属性,而恰巧在黑松露人工培育试验中有一种宿主树满足他们的条件。
既然如此,就不要浪费资源了啊。
“太棒了!”罗南忍不住说道,“森林局还说了什么?”
罗南打算多了解一些细节,这样之后去感谢布鲁诺的时候也有可以说的东西了。
迪迪埃继续回答问题之前,费尔南教授粗鲁的打断了他们的对话:
“不要聊这些无关紧要的话题了。”
他看着罗南问:
“我们抓紧时间进入下一个阶段,你们那片试验林海拔多少?坡度多少?是否已经清理完毕?我们什么时候能过去看看?”
从理论上讲,人工培育松露的步骤大体有六步。
第一步是宿主树选择与育苗。
用哪种树,用什么方式接种?
第二步是苗圃管理。
这一步的工作是培育菌丝。
第三步是土壤改良。
土壤的酸碱度,地形是否合适?
第四步是定植。
种植密度的确认,保护措施完善等都是在这一步完成。
接下来是田间管理。
育苗已栽种入土,之后用3-5年的时间精心呵护地下的菌丝尽可能多的成活下来。
最后一步是收获。
这一步就不用过多解释了——拿麻袋装钱还是血本无归,只在一念之间。
双方上一次、包括这一次的交谈全部是在围绕人工培育松露的第一步和第二步做探讨。
虽然已经确认了最佳接种方式,但费尔南教授话题突然跳到第三步,还是有些突然。
就比如卢卡斯。
他还没弄明白什么是‘黑松露组培苗共生体构建法’呢,怎么就说土壤和地形了?
罗南收回看迪迪埃的视线,看向费尔南教授:
“您不需要给我们介绍一下‘黑松露组培苗共生体构建法’吗?”
罗南也要装一装‘懵懂无知’的样子,上一次他只是听说有那么一种试验,对细节可是不了解呢。
但费尔南教授并不想浪费这个时间:
“和你们说了你们也不懂,那太专业了,你只需要记住,我们在使用的接种方式是现在世界上最先进的无菌培育方式就好了。”
“你们的地在哪里?海拔多少?坡度多少?是否已经清理完毕?什么时候能带我们去看看?”他又重复了一遍刚刚的问题。
卢卡斯的眉头不自然的皱了起来。
你看看,我就说这些研究员不会听我们的吧?
这完全不给说话的空间啊!
“我们已经耽误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效率高一些,今年还有机会定植,效率低就要错过今年的最佳月份等明年了。”费尔南教授的表情比两位‘金主爸爸’还着急,“你们知道晚一年收获意味着什么吗?”
和我比效率是吧?
罗南‘蹭’的一下站起来:
“要不然今天去看?我们路上聊?”
卢卡斯和迪迪埃等科研人员像见鬼了一样看罗南。
这人神经病吧?
我们才坐到一起多久啊?
费尔南教授也站了起来:
“我手头还有一些事情,一个半小时后出发,你们可以先出去吃点东西,我们这里不管饭。”
说是一个半小时,费尔南教授的团队在1个小时后就催促罗南出发了。
下了车,走去试验林的路上,卢卡斯又问了几次‘黑松露组培苗共生体构建法’的具体问题,费尔南全部以‘那太专业了,说了你们也不懂’的理由搪塞开来。
“不用测量了,这里的坡度小于15%,向阳背风,海拔300米,石灰岩质土壤,没有任何粘土掺杂,pH值在7.5~8.5区间,钙、磷、钾丰富,低氮。”既然要比‘效率’,那罗南也就不演戏了。
早在一个多月前,罗南就给了卢卡斯钱让他着手做这片试验林的土壤改良。
费尔南教授的脑袋里只能记得试验数据和结论,记不住人。
不过他对罗南的印象挺深刻。
因为这个‘松露猎人’格外的专业。
你再专业,能有我专业?
这片土壤的性质没有问题,但你以为这就够了吗?
“松露对土壤和湿度要求很高,还需要——”
他刚说了两句,就被罗南‘高效’的打断:
“滴灌系统我已经提前定好,但是排线需要和你们一起讨论,因为我不确定密度,既然你们来了,今天就把线路定一下吧。”
迪迪埃默默叹了一口气。
教授已经很‘高效’了,这里又来了一个更加‘高效’的投资人。
未来几年有得忙喽。
两个半小时后。
费尔南教授一边督促手下做土壤检测和采样,一边语速极快的对罗南和卢卡斯说:
“‘黑松露组培苗共生体构建法’的具体操作是从野生松露子实体分离菌丝,将菌丝悬浮液与宿主树幼苗根系共同孵育3-6个月,这个过程中我们会模拟春季地温并且避光,因为菌丝厌光炼苗阶段污染控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