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原始文化
第439章 :原始文化 (第1/2页)【论系统工程】,老师的集大成之作。
如果排除掉和翟达一起完成的那份《‘十二五’产业前瞻报告》,这门“科学的哲学”才是老师最后一项完成、也是钻研最久的成果。
当然现在就两说了,老师在元旦恢复自由行动后,已经启程去回顾他奋斗一生的山河,先后去了东三省、大西北、三处火箭发射基地、航天局等地。
甚至!应该是去了许多翟达不能去的地方,比如蘑菇弹“地下长城”一类的地方。
这趟旅程目前依旧没有结束,而且老人家的身体状况比其他人想象的都要好,反倒是师母身体扛不住,先回了京北。
也许等旅程结束,老人家还会诞生更新的成果,翟达对此很有信心。
而【论系统工程】翟达已经摸索了许久,包括让其吸收了手上所有“手稿类”装备的念,除了同为蓝色稀有度的外公笔记。
不过在实践中,翟达发现其吸收手稿也有限制:同一个人在近似领域的多份手稿,无法被重复吸收。
比如吸收了孙婷最早的化学手稿后,翟达又让其写了一份“无机化学笔记”,系统承认了手稿的诞生,但【论系统工程】拒绝吸收,且和手稿自身的加成有冲突。
但若是不同人在同一领域的手稿,则会出现“念的程度增加了”这样的提示,产生无法量化的积累效果。
目前共计吸收32份手稿,排除掉个别一人产生多份手稿的情况,分别来自27个人,15个不同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并非所有手稿都指向“学科”或“科研”,也有一些很抽象的,比如“柔术”、“演技”.
【论系统工程】不收。
但畜牧学、历史学、药学、甚至葛巧巧的“相术学”又是收的。
它还是挑食的可能柔术一类的东西,可以称之为天赋,但实在无法称之为“科学”。
面板上,这件蓝色装备虽然距离集齐全学科还有不小距离,但在个别高频领域,比如工程、物理、化学分类,给翟达带来的加成还是比较可观的,都吸收了三份以上手稿,强化了他的理解、学习、分析能力。
酒店套房里,翟达半躺在虚空,翻看着手稿,他已经爱上了这种座椅,因为没有一款椅子可以如此贴合腰线,还能随时调整。
年轻不知腰珍贵,老来跪地空流泪啊。
复大送来的两箱东西中,翟达共收获了三份手稿。
除了来自杨天天的化学笔记,还有一份来自另一个女生的【新闻学笔记】,和一份【声乐笔记】
结果喂给论系统工程的时候,后两个全都拒收。
也对新闻是学出来的么?那是编出来。
不过翟达还是记录下来了所有人的联系方式,之后会向他们发出邀请。
现在不缺钱也不缺力,即便是天南地北的“π”成员,也能远距离维系着存在感,等待必要时启用。
“越达餐饮”也已经进入沪上、京北、金陵这样的地方,各带了一个“迷雾酒馆”作为传统,不怕人养丢了,学生层面对这种“神秘组织”是没有抵抗力的。
超酷的好么?
差不多刚收拢好一切,酒店套房的门就被刷开了,翟达探出脑袋来,老妈和小木头大包小包的往里走,就连唐小葵手上也拎着两个袋子。
显然是大采购结束了。
翟达本想吐槽两句,心道老妈也变成他前世吐槽的中年妇女了,来沪上就疯狂购物,其实商场里全是坑。
不过转而一想.至少证明生活没压力不是么?
这不正是自己这一世没白来的标志么,老妈喜欢购物就购呗,嘎嘎买奢侈品他也供的起,开心就好。
结果接过袋子一看。
全是各种散装面料
“老妈你这是.给毛纺厂进货来了?”
“毛纺厂哪能用这么好的料子,这都自己用的。”
翟达干笑了一声:“这得做多少件衣服.您这不是没苦硬吃嘛~”
于晓丽直接拍开了翟达的手:“我不知道你这些词儿什么意思,我只知道最好的衣服都是大师傅量体裁衣的,商场里是买不到的。”
“那你找好裁缝呗,何必自己做。”
于女士叉着腰,神气道:“你妈妈我,就是一个大师傅!”
翟达只能笑了笑,比起一个大拇指:“确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