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四二章 昌县李家
第五四二章 昌县李家 (第2/2页)然后许源把大家集中在一起,将事情大致说了。
当然也不能说的太明白。
像狄有志、于云航这样精明的,立刻便是了然。
郎小八、周雷子这种莽撞的,就两眼发直,还想要继续追问,被于云航扯了一下:“回头跟你们细说。”
刘虎就很简单——他压根不关心。
反正我的任务就是伺候好咱家大人。
查案的事情,跟我老刘没关系。
许源说完之后,环视了众人一眼,最后有些无语的发现,身旁看起来兵强马壮,但能跟自己商议一下案情的,似乎只有闻人洛这个不靠谱的!
狄有志能算半个。
但是狄有志对北都、以及北都中的各方势力太过陌生。
许源只好看向闻人洛:“师兄,你怎么看?”
闻人洛抱着自己的茶壶,当核桃一样盘着:“这事其实很简单,案情不复杂,复杂的是你怎么才能找到确切的证据,并且把这些证据带回北都。”
许源没说话。
好吧,没有一个能商议案情的人。
闻人洛的着眼点,还在案情上。
单以案情而论,闻人洛说的没错。
但这案子的重点恰恰不是案情,而是要揣摩天子的心意。
天子想要一个什么样的结果。
自己大老远的从南交趾跑到北都来,是为了立功、摘掉河工巷罪民的帽子!
如果这次要查的,真是什么诡案,许源当然是什么都不多想,定要查清了真相,把凶手揪出来绳之以法。
但这次要查的,是懿贵妃究竟有没有嫁过人——查清之后,懿贵妃算不算“欺君”,这罪名也不是许源能定的。
这有什么好查的?
许源心里对此是不屑的。
这破事,至于不远万里招来一个各方都能接受、又跟各方似乎毫无关联的人来查吗?
结过婚又怎么了?
陛下喜欢,懿贵妃已经给陛下诞下了郑王殿下,这些过往重要吗?
可陛下的心意,着实有些难以揣测。
不过目前看起来陛下是要保懿贵妃。
许源道:“小八……”
看到郎小八脸上的伤势,许源改了口:“老狄、雷子,跟本官去一趟懿贵妃的娘家老宅。”
然后许源又看向闻人洛:“你去不去?”
闻人洛显得兴趣缺缺,一门心思的盘着手里的粗瓷茶壶:“不去。”
许源点点头,起身来朝外走去,狄有志和周雷子连忙跟上。
留在客栈中的众人无事,臧天澜便对郎小八招手:“来,我在指点你几招。”
郎小八顿时苦了脸。
武修的“指点”也没有别的方法,还是手底下见真章。
……
许源带着狄有志和周雷子换了便服出来,寻了家茶楼,很容易就打听出了懿贵妃娘家的大致情况。
懿贵妃的娘家姓李。
在昌县原本不算什么大户人家。
她的父亲是个篾匠。
生了四个孩子,两子两女,懿贵妃在家中排行老二,上边有一个哥哥,下边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
李父手艺不错,李家发迹前光景也能算小康。
这样的人家,按说不至于将女儿卖入王府为舞女。
但本地的普通人又哪能看得透这些?
茶馆里的茶博士,和周围凑热闹的那几个茶客,只是一味的围着许源这三个“外乡人”,跟他们吹嘘懿贵妃如今的荣光。
李家也很好找。
这县城了唯一一座七层宝塔,便建在如今的李家后院。
李家后院便是家庙,李家老太太,也就是懿贵妃的奶奶,这些年都在家庙中礼佛。
除了这七层宝塔,昌县县城内,最高的建筑也只是三五座临街的二层小楼。
这其中有两座都是青楼。
许源带着两个手下,望着宝塔而去,不多时就站在了“李府”大门前。
正门十分气派,门前立着两尊一人多高的石狮子。
朱红大门上的黄铜门钉,每一个都有海碗大小。
台阶下站着四个家丁,也都是入了门的武修,比一般人高出一个头。
许源三人刚到门前,家丁便上前拦住,但并不蛮横,反而是可客客气气问道:“三位有事?”
许源将“地理博士”的玉牌递去:“找你家老爷。”
家丁接过去:“贵客稍待。”
又朝门房里喊了一声:“贵客上门,准备下茶点。”
许源三人被请进去等候,不光有茶水,还有两盘小点心。
狄有志狐疑的打量着周围,凑到自家大人身边说道:“大人,这李家……不像外戚的作派呀。”
许源跟周雷子都笑了:“确实不像。”
皇明的那些话本故事里,但凡皇帝宠妃的娘家人,那必定都是不学无术、横行霸道、鱼肉乡里的。
周雷子嘴馋,拈起一块莲蓉酥吃了,点头赞道:“比咱们占城卖的好吃多了。”
三人没等多久,便见一名三十上下的男子,领着家丁快步而来。
“许大人,”他远远地便朝许源拱手致意,语气中透着殷切:“您可算来了。”
许源起身来还礼,他赶紧拉住许源的手臂:“使不得,在下李肯,蒙陛下恩典,挂了个七品的闲职,许大人品阶在我之上,我受不起。”
许源暗中越发惊讶。
这李肯的名字,刚才听那些茶客提起过,是懿贵妃的三弟。
懿贵妃的这些家人,最有能力的是大哥李怀,在鸿胪寺任职,不过去年出使西域去了,也不知还要多久才能回来。
或者说,也不知还能不能回来。
皇明从强汉学了个套路,喜欢献祭使节。
因为长子长年在外,家中如今的一切事物,便是由李肯负责。
他是懿贵妃的亲弟弟,竟然能够紧守朝廷规制,殊为难得。
李肯拉着许源往里走去:“大人里面说话。”
走在路上,李肯就已经忍不住跟许源诉苦:“许大人,我们全家上下,日盼夜盼可算是把你给盼来了,你一定要还我们家一个清白啊!”
李肯连连摇头叹息。
许源却是不置可否。
进到了李府的正堂,李肯请许源上座,许源推辞不过只得坐了。
李肯又解释一句:“家父不在昌县。事情出了之后,他就带着奶奶回乡下老家躲清净去了。”
许源点头:“今日刚到县里,所以先来贵府上问问情况。”
李肯满脸委屈一肚子牢骚:“许大人,我知道这全天下所有人,心里都认定了那金鸡祥瑞,就是我们李家自己搞出来的。
但我可以用我李家全家性命担保,我们真的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想到随后牵扯出来的那些事情,李肯更是咬牙切齿:“莫让我抓住是谁干的!真的抓住了他,我要押着他去陛下面前告御状!”
许源看李肯的作派不像是演的。
李家若是真不知情也不意外。
自古以来但凡涉及到“立储”的事情,有时候当事人可能是最被动的那一个,是被身边很多人裹挟着往前冲。
许源又问:“那……关于那位戴御史查到的情况……”
李肯气的直敲桌子:“一派胡言!许大人,我姐的一应户籍文书,在县衙都有保存,您尽可以去查。至于说那位戴御史查到的那些流言蜚语……”
李肯咬了咬牙,才道:“在下可以跟大人明说,我姐当年在县里的时候,的确是曾经跟县中一户人家有过婚约,但那小子考中了进士,便看不上我们家里,是他们主动悔婚!
那狼心狗肺的东西,当年读书的钱还是我爹出的,那笔钱还是我爹借的。”
许源点了点头。
李家很想洗清懿贵妃身上的“谣言”,为此李肯不惜说出当年旧事。
这事情对于现在的懿贵妃来说绝不光彩,哪怕她是被抛弃的那一方。
“那人现在何处?”
李肯:“那人名叫雷承远,如今在穆省为官。”
穆省事北四省之一。
朝廷从雪刹鬼手中抢来了大片土地后,新设立了四个省,合称为北四省。
那地方无比苦寒……
李家发迹之后,多半是暗中报复了。
“还有个问题,”许源道:“娘娘当年是如何进了荣王府,成了一名舞女?”
李肯叹了口气:“为了支持雷承远读书,我爹借了一大笔钱,后来那狼心狗肺的东西不但悔婚,还不肯还这笔钱。
债主日日上门逼债,那段时间我家真是鸡犬不宁。
正好那个时候,老王爷派人来县中搜罗美人,我姐是个主意大的,便自己一个人悄悄去了。
唉……”
后面的不必说了,懿贵妃不忍连累家人,所以自己卖身还债。
便是李家知道了想把人赎出来,但那个时候的李家,哪有本事从老王爷手中夺人?
事情的大致脉络理清了,许源又问了些细节,便告辞离开了。
李肯连连挽留他们吃午饭,许源拒绝了。
从李家出来,许源便一直低头沉思。
狄有志和周雷子都不敢打扰。
走着走着,许源却忽然抬起头来。
狄有志和周雷子也感觉到不对劲了。
周围的声音越来越弱,他们分明是走在闹市中,却不知为何两侧的街道越来越窄,竟然是通入了一条僻静狭窄的巷子中!
巷子是个死胡同。
三人一回头,却发现来时路已经不见了,身后竟然也只剩下了一堵高墙!
四周的墙壁忽然蠕动起来。
就在三人前方的墙壁上,凸显出了一张人脸,然后往外一探,伸出一颗头来!
正是那茶摊上的老头。
他咧嘴阴笑:“有人让老汉我来跟许大人打个商量:许大人帮忙坐实懿贵妃的欺君之罪,老汉我就饶你们一条性命。”
那人头在墙壁上转来拧去,足有水缸大小,看上去无比的怪异恐怖。
“你们也别指望臧天澜他们三个,老汉我既然敢下手,那自然是有办法对付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