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5章 君臣论国策(下)
第885章 君臣论国策(下) (第2/2页)“如今大庆初定,朕需坐镇中枢,难以长期离京。”
“扫平伪帝、统一江南之战事,朕准备交由杨老将军全权总督。”
“陛下!”杨忠嗣连忙出列,躬身道,“老臣精力已不如前,且久疏南方战阵,恐难当此重任,有负陛下重托!”
李彻摆手,语气诚恳:“老将军过谦了,您年轻时便总督西域战事,威震戎狄;这些年在北疆,更是独当一面,经验、威望、能力,皆是上上之选,乃总督南征大局的不二人选。”
杨忠嗣仍是推辞:“年少往事不足挂齿,末将今年已近花甲,精力衰颓,实恐延误军国大事啊!”
李彻知他并非完全虚言推诿,亦有年老体衰的实际情况。
于是便笑着说道:“朕并非让老将军事必躬亲,冲锋陷阵,王三春、贺从龙、陈平之等人有帅才,皆可独当一面。”
“然诸将长于战术,于战略统筹尚需历练,老将军此行只需运筹帷幄,协调诸军。”
“并以此战为契机,好生提点他们,为我大庆再锤炼出几位能独掌大局的帅才。”
“此任,非您莫属!”
杨忠嗣听闻此言,看着李彻信任的目光,也不再推辞:
“陛下信重,老臣敢不效死?”
“必竭尽残年余力,为陛下平定江南!”
见杨忠嗣不再推辞,李彻眼中闪过一丝欣慰:“既如此,朕便拜您为讨逆大将军,总督南方诸军事!”
“以王三春、贺从龙、陈平之三人为副将,统率二十万精锐,择日南征!”
他语气一顿:“南下之后,一应军务、战略决断,皆由老将军临机专断,不必事事奏报请示。”
“朕,赐你先斩后奏之权,凡贻误军机、违抗军令者,皆可军法从事!”
李彻深知‘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道理,对杨忠嗣这等德高望重的老臣,必须给予绝对的信任,方能使其在前线放开手脚。
更何况,他也有这个自信。
如今的奉军体系,早已非单纯依靠将领个人威望维系。
政委制度贯穿整个军队,自连级单位起都有政委下放。
通过持续不断的组织建设,已确保全军上下在思想上绝对效忠于他李彻一人。
即便杨忠嗣真有不臣之心,也绝无可能真正掌控这支军队。
除非他李彻自己倒行逆施,否则这军权便如同磐石般稳固。
杨忠嗣见李彻如此信任,不由得郑重道:“陛下信重若此,老臣唯有鞠躬尽瘁而已。”
“请陛下放心,老臣这便去军营点将整兵,争取早日誓师南下,为陛下平定伪逆!”
说罢,他便欲转身离去。
“老将军且慢!”李彻却笑着摆手制止了他,“却也不必急在这三两日,朕还有一事,需老将军留在帝都配合。”
杨忠嗣闻言停下脚步,面露疑惑:“陛下,还有何事比平定伪帝更为紧要?”
李彻脸上的笑容舒展看来,目光扫过殿内追随他一路走来的文武重臣:“如今天下初定,大局已稳。”
“诸位爱卿随朕辗转南北,浴血奋战,历经无数艰险,方有今日之局面。”
“此等不世之功,岂能无赏?”
众人闻言,似乎也意识到了什么,瞬间都变得神情激动起来。
李彻朗声宣布:“朕已决议,不日将举行大朝会,论功行赏!”
“为诸位有功之臣授勋拜爵,封妻荫子,以酬诸位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