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 媒体开放日,小刘大秀
第三百三十五章 媒体开放日,小刘大秀 (第2/2页)“你们要相信路导这样级别的专业导演,他对演员的把控能力是最强的。”郭帆谈到自己这个年轻的伯乐,语气里也不自觉地带了几分敬意。
郭帆迅速转移话题:“再跟大家讲一个趣事哈,冯远争老师上周来剧组客串了一个角色,拉贝的中国秘书韩湘琳。”
“拍了两天戏冯老师杀青,晚上路导召集剧组聚餐。”
“冯老师喝醉了,一直拉着几名日籍演员的手不放,语重心长、剖肝沥胆地讲——”
“你们这干得叫人事嘛!真不应该啊!不过你们都算国际友人,能来配合拍我们这部电影!”
“生于小人之国,非君之过也!”
“搞得几个日籍演员笑也不是、哭也不是,场面非常滑稽。”
在场的中方媒体记者都是一阵爆笑,已经构思好把这个小故事撰就一篇小彩蛋了。
只有鬼子记者有些讪讪,只有四下拍照缓解尴尬。
说说讲讲间,众人来到今天主摄影片场,还有一段群演的大场面戏份路宽交由赵飞带着拍摄。
郭帆带着记者站在警戒线外,几个保安迅速上前,阵型紧凑地围住他们。特别是警惕几个外媒记者,谨防他们捣乱制造新闻,给《历史的天空》剧组抹黑。
“各位,提几点要求。”
“大家看到场中演员已经在走位排练了,待会儿只要第一镜导演喊开始,所有人一定要保持安静,不允许再拍照!”
“如果有不遵守纪律的,没有警告,一次清除出场,请理解配合。”
记者们点头称是,纷纷高声一定配合。
受路老板指示,问界从2002年在内娱起家开始就很关注同媒体的相处。
业内都知道,问界的车马费给得多,采访结束晚宴的餐标高,晚场还会从出租车公司给不方便的记者叫车,非常周到。
加上问界系的导演和艺人在业内几乎都是零绯闻,公司连通稿都用不着买,更别说跟娱乐记者起什么冲突了。
哦对了,路老板不算,不过他也不在意。
与此同时,业内盛传,问界给所有内娱所有媒体记者分档管理——
关系友好的,采访可以前排,明星大导可以独家,一手消息提前通告。
立场中立的无所谓,问界的媒体办公室一视同仁,待遇没差。
但一旦违反公司采访规定,恶意中伤造谣的媒体单位,不但会接到业内顶级娱乐法律师的函件警告,也会被列入黑名单。
从此问界电影产业链任何一环的任何新闻,黑名单上的媒体不再有采访的权限,并且常年被法务密切关注。
恰如此时的郭帆,看着平日里泼猴似的记者们一副老实巴交的模样,在赞叹问界一流企业做标准的同时,也给大家做着讲解:
“今天这场戏是刘伊妃扮演的张纯如女士,在1995年的金陵参访大屠杀幸存者李秀英。”
“这个场景改编自张纯如女士的手记,她在书中记录了该段证言,这段对话还原了真实访谈场景。”
居文沛等人频频点头,看着摄影棚中的内娱第一小花,第一反应都是。。。
瘦了。
15岁刚出道时粉嘟嘟的婴儿肥,这两年逐渐褪去。
但在这部电影里,即便是同月初刚开机时相比,似乎也消瘦了不少啊?
应该是为了契合真实角色人物吧。
韩璐突然发问:“郭主任,刘小姐旁边那位。。。是她的光替?”
郭帆看了她一眼,心道还挺懂行:“是的。”
“好漂亮的女孩啊!”
“是啊,做光替可惜了,放内娱女星里也不输太多啊。”
《明星Bigstar》的记者突然惊讶:“这位不是去年时尚芭莎花了1500万买路导油画的那个。。。”
“金蔷薇!”
“对,是她!”
众人对小刘的神颜都有些见怪不怪,但突然在场内发现一个珠圆玉润的小美女,都大感兴趣。
大甜甜在内娱某些新闻里也是出过镜的,迅速被神通广大的记者认了出来。
都是久经战争的老娱记了,这一瞬间不下十个记者在速记本上挥毫!
【天价画作背后藏惊天秘密!豪门千金隐姓埋名倒追名导,片场真实身份曝光!】
【惊爆!神秘女富豪豪掷千万只为潜伏剧组!与顶流女星上演替身修罗场!】
【内娱最贵人体反光板!豪门千金为爱发电壕无人性操作惊呆记者!】
【名导新欢旧爱同框厮杀!1500万天价画作牵出惊天三角恋!】
郭帆在一边看得牙疼,只不过不属于他职权范围内的事情,一时间也不大好强制要求些什么。
摄影棚里传来场务的喇叭声:“无关人员请退场,拍摄即将开始!”
有场务给记者采访区推过来一辆移动的大监,数码传输速率很高,是问界今年刚从意大利图舍尔采购的新品。
“大家待会就看着这台监视器里的内容,这段几分钟的样片结束我们会发到邮箱,千万不要拍照影响拍摄。”
乞讨型导演郭帆摆摆手,给记者们最后一次强调:“噤声,关机,禁止拍照。”
众记者点头,纷纷看着监视器里的内娱第一小花,以及监视器后的青年导演。
“2006年8月24号,第三镜第四条,开始!”
摄影棚内,破旧的老式金陵民居,墙上挂着老照片和泛黄的日历,桌上摆着茶壶与一沓泛黄的报纸。
老式座钟的滴答声在摄影棚里显得格外刺耳,年迈的李秀英扮演者坐在藤椅上,双手颤抖着掀起衣袖,露出疤痕。
刘伊妃凑近了,膝盖顶在青砖地的缝隙,笔记本边角被汗浸出波浪纹。
她屏住呼吸,看着李秀英树皮般的手腕一寸寸爬出衣袖——那道疤比她想象得更狰狞,像条蜈蚣啃食过发皱的皮肉。
刘伊妃看得毛骨悚然,瞳孔倏然放大,她想起了金陵地图上的长江支流。
“那天特别冷。。。”老人浑浊的眼珠泛起水光,指甲抠进藤椅扶手。
录音机磁带沙沙转动,混着窗外人工降雨的淅沥声。
刘伊妃的钢笔突然在“十二岁”的“二”字上戳出窟窿,墨汁顺着纸纹漫成血泊状。
她想起昨夜在资料馆看到的照片:1937年的李秀英正是这个年纪,碎花棉袄上凝着冰碴。
所有记者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位内娱小花。。。
这还是王语嫣?
这还是小龙女?
这还是陆雪琪?
居文沛等人不禁看向场边被安保严密围拢的张纯如女士,面容姑且不谈,以问界的化妆和特效技术足以解决。
可这气质和忧郁、愤懑的眼神?
听到细节时死死地咬住下嘴唇,眼泪在眼眶里打着转就是不流下。
还有这个不知道是设计还是即兴的笔尖戳破纸张的设计。
惊为天人。
不是说小刘的演技真的就超越了多少老戏骨,在这帮电影记者眼中登顶。
是她十九岁的年龄和之前所有角色带来的形象标签,让所有人不得不惊讶于这样一个靠脸吃饭都能吃到撑的女演员,是怎么完成的自我进化?
究其理由,大家只能把答案归功于监视器后那个一动不动的身影。
当然,还有所有人都能从小刘的博客上追踪到的,她这大半年苦心孤诣的准备。
监视器中的剧情还在继续,这个长镜头似乎要成为这位内地顶流女星转型的伟大注脚了。
“能让我。。。”刘伊妃的指尖悬在疤痕上方三寸,声音带着克制的颤音:“量一下尺寸吗?”
学术著作需要严谨,即便不忍,但这是她的使命。
当冰凉的尺缘触到老人皮肤时,两人同时瑟缩,仿佛刘伊妃触碰的是尚未冷却的历史伤口。
“咔!过了!”
摄影棚内良久无声,所有人看着还没起身的刘伊妃,还有心疼地看着她的金陵籍演员,不住地拿手拍她的后背。
刘伊妃起身转向大家,摆摆手,一句话也没说回到化妆间。
喊咔的一瞬间,女演员泪流如注,地上的青砖已被泪水砸得斑驳了。
所有人这才后知后觉地鼓起掌来,致敬这段入木三分的演绎。
只不过当所有人都关心你飞得高不高的时候,还是有人只关心你飞得累不累。
张纯如和刘晓丽看着止不住眼泪的刘伊妃,迅速地跟了上去。
路老板心里微叹,从监视器后走出来,迅速换上一副淡定的笑脸。
“各位记者朋友,上午好,下面有十分钟的提问时间,大家请便。”
居文沛举手:“路导,能不能给我们讲解一下刚刚伊妃的表演。”
“这段剪辑相信会非常精彩,但是配上你对伊妃这个一条过的长镜头的专业解剖,相信会更加精彩。”
“是啊,路导,讲讲吧!”
“对啊,我们娱记只会跟踪抓拍,不是很懂啊!”
众人被一个“口出狂言”的记者逗笑,路老板冲面前的助理道:“郭帆,把刚刚的镜头调试出来。”
不但是在场的记者,周围的群演、演员们也都靠了过来,听这位汤姆汉克斯和摩尔都心悦诚服的导演点评。
而且点评的是跟她关系匪浅的绯闻小花啊!
路老板沉吟了几秒:“整体完成度非常高,细节生动,这些就不必说了,简单提几个大家可能没注意的细节吧。”
“先讲必要性和剧情逻辑,这个长镜头的主题叫五个字——克制与共情。”
“刘伊妃扮演的张纯如女士在采访年迈的幸存者,她生活环境的悲苦、遭遇的凄惨令人感伤。”
“作为身体里流着相同的血的同胞,她共情。”
“但作为学术著作的撰写者,同时要兼顾照顾受访者的情绪,如果两人一起抱头痛哭就无法继续工作。”
“所以大家能看到很多细节,譬如刘伊妃下意识伸手想触碰又缩回,改为紧握钢笔,指节发白——体现她想安抚对方却不敢越界的尊重。”
“譬如刘伊妃知道如果她情绪失控,受访者会更痛苦,把眼泪含在眼眶里不掉下来。”
“再譬如她抬头看到疤痕的瞬间倒吸一口气,再迅速垂下眼睛看笔记本,这是人在震惊时的真实生理反应。”
十分钟的采访很快结束,但无论是专业人士还是娱记、吃瓜群众,现场听到顶级导演对这段长镜头的解析都叹为观止。
他们只是看起来觉得极其动人,有极强的感染力,但总归是囫囵吞枣,看不出内在的逻辑。
经青年导演深入浅出的一番理论剖析,再去回看这一段表演,所有人的观感又不一样了!
《心浪娱乐》的韩璐获准问了最后一个问题:“路导,请问刚刚你提到的伊妃眼泪打转不落的细节,是设计好的吗?”
路老板哑然失笑:“这没法设计,都是演员的即兴。”
“这个表演技巧非常难,至少我没见过哪个顶级演员能说百分之百给出这样的表现,这一次能一遍过也很幸运吧。”
居文沛拿着笔刨根问底:“那伊妃她。。。”
路老板施施然道:“刘伊妃接受过四年的专业表演训练,格式的训练法杂糅了斯坦尼体系与梅派戏曲的表演方法。”
他让郭帆把监视器又回放到刚刚落泪的片段:“这里是一个上齿咬合下唇的‘吞声’技法,可以让哽咽声在口腔形成共鸣,至于对泪腺的控制,就是演员自己的技巧了。”
现场又是一阵掌声,今天的媒体开放日活动宣告结束。
路老板站在人群中一起鼓掌,随即心事重重地往化妆间走,去看看刘伊妃的精神状态。
八十多名记者满载而归!包括了鬼子的几个电影杂志和综合媒体。
很难讲这里面有没有为右翼服务的内鬼
但这样的影片质量和独具匠心,显然会令敌人胆寒。
青年导演之前夸下海口的中国版的《辛德勒的名单》,似乎并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梦。
郭帆带着记者们出门,在石湫基地门口一个个检查了证件,时值正午,又邀请大家去就餐。
“不了不了郭主任,回去赶稿了,今天大收获!”
“郭主任,留个电话,改天请你喝酒!”
郭帆哭笑不得地跟几个记者交换了号码,有些答应邀请吃饭的记者也变了卦,打个招呼就离开了。
抢新闻啊!谁特么还吃饭!
专业媒体记者的业务能力没得说。
很快,不同版本的三分钟小刘演技实况就在问界视频疯传。
有纯净版,有影评人解析版,有各大互联网媒体的解读版。
但其中流传最广、点击率最高的,当属于“路宽点评版”。
一时间,各大网媒、纸媒纷纷转载,撰文点评。
《中国电影报道》:
【刘伊妃青砖地上跪出历史回响——一场戏泪浸半座城】
昨日《历史的天空》拍摄现场,19岁的刘伊妃以惊人的共情力完成与幸存者李秀英扮演者的对手戏。
三分钟的长镜头里,她跪地的膝盖在青砖上压出的痕迹令人动容。
直到刘伊妃的泪水将1937年的报纸标题晕成墨团,剧组金陵籍灯光师含泪感慨:“这是把的金陵的痛刻进骨头里了。“
《楠方周末》文化特稿:
【从“神仙姐姐”到“历史容器”——刘伊妃的表演苦旅】
曾以《金粉世家》白秀珠惊艳荧屏的刘伊妃,在《历史的天空》片场展现出截然不同的面貌。
为贴近角色,她连续三个月在博客公开每日的“生活体验日记”。
昨日长镜头对手戏中,她即兴加入的多细节肢体语言,让无数专业人士侧目。
但笔者看着她的精神状态,亦有隐忧:这种沉浸式表演是否正在透支她的灵魂?
香江《明报》影视专栏:
【刘伊妃:美貌与历史的博弈】
当刘伊妃手中的钢笔力透纸背,监视器后的路宽点燃了开机以来的第三支烟。
现场学生群演偷拍的侧影在论坛疯传——逆光中她脖颈绷紧的弧度,宛如拉紧的历史弓弦。
时至今日,那些出道以来批评她是花瓶和在舒适圈画地为牢的论调,也许可以稍歇。
。。。
小刘规模庞大的全网粉丝闻风而至,兴高采烈地宣告自家女演员从偶像派向实力派的转变。
这不是胡吹一气啊!
从她半退圈潜心准备电影,到多达几十条的生活体验博客,一直到今天这一版初现端倪的剪辑实况。
特别!
有某洗衣机的亲自背书啊!
虽然没有大言不惭地大夸特夸,但是从专业角度进行的解析,显然是要比鲜花著锦般的好言好语更有说服力的。
华艺、澄天、小马奔腾、鹰皇等国内影视公司,郁闷地看着短时间内全网疯传的现象级人气,都有些垂涎三尺的味道。
黄圣衣、杨蜜、唐烟,继续喂资源!
第一不奢求,能跟着她在这条赛道喝汤,已经足以果腹了!
去年8月25日,神仙姐姐泪洒生日会,随后传出远赴北美的炸裂新闻。
今年8月24日,已经算是低调的小刘,因为一段剧组开放日采访的三分钟短片,宣告内娱第一流量的归来!
关键这还不是路老板特意安排的结果。
是她自己长达一年的潜心准备,对张纯如入木三分的模仿,和记载和琢磨了整个笔记本的细节,造就了这一切。
只不过光鲜亮丽的背后,是演员面临的巨大精神和心理压力。
这个矛盾和难题,被小刘抛给了她最信任的男人,让这位片场暴君着实陷入了两难。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