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走火入魔的女侠
第三百三十二章 走火入魔的女侠 (第1/2页)秘书进来了一趟,哈斯廷斯的办公室弥漫着咖啡豆焦香,墙上《教父》海报边挂着句“Fastisbetterthanperfect”。
刘伊妃的“劝诫”就从这里开始:
“刚刚里德先生(哈斯廷斯)提到我的目的,我想我应该表述得比较清楚了。”
“很显然,我的诉求就是奈飞在DVD租赁市场称霸,我也可以凭借股份获得更好的角色机会。”
“快永远比完美重要,不是吗?”
2006年是好莱坞DVD销售的巅峰时期,它取代了VHS录像带,成为消费者购买和收藏电影的主要载体。
平均而言,DVD收入一般占到电影总收入的40%-50%,远高于影院票房收入。
作为一名渴望在好莱坞出人头地的女演员,刘伊妃的论点很有说服力。
“哈斯廷斯先生,我对奈飞很有信心。”
“谢谢,我也是。”哈斯廷斯自信道:“女士,你和你的家族做了一个正确的决定,我会尽快安排入股事宜。”
“我不得不说,你选择了一家伟大的企业,我们不但要在DVD市场称王,而且已经瞄准了未来的流媒体领域!”
刘伊妃看着给投资画大饼的哈斯廷斯心里一惊。
路老板对她讲哈斯廷斯有可能已经萌生了流媒体的意图,看来是真的。
青年导演也是只预估,毕竟奈飞真正地大刀阔斧转型是在2007年。
小姑娘装出一副纳闷的神情:“流媒体?”
“对!流媒体!”哈斯廷斯得意:“DVD租赁总是存在天花板的,流媒体却可以打破物理介质,提供更丰富的内容库,满足更多用户的多样化需求。”
“事实上,我已经有了一些初步想法,但总要先把该死的百事达击败,不是吗?”
“他们称霸了三十年的市场,总归要被时代所淘汰了。”
这位自信到自负的CEO侃侃而谈,却惊讶地发现这位背景神秘的华人少女蓦地站起身来!
“你在开玩笑吗?哈斯廷斯先生?”刘伊妃的一张俏脸上写满了质疑:“我的3亿美元不是用来为你们不切实际的梦想买单!”
“我是要为我自己的梦想买单的!”
哈斯廷斯听得一愣,心里有些鄙夷这些丝毫不懂市场的投资者。
看起来这位粉雕玉琢的东方少女,也只不过是个挥舞着金钱大棒的花瓶罢了。
“创新!女士,你必须明白什么叫创新精神!”
“好莱坞六大垄断了大银幕,但我告诉你,未来的PC端会是我们奈飞的天下!这就是创新!”
刘伊妃在心里啧啧称叹,这话里行间和路老板的表述基本一致,他所讲的电影渠道的三屏合一,哈斯廷斯也只不过漏掉了所谓的移动端而已。
而即便是她自己,都还没能多么理解那人讲的“在手机上看电影”的场景。
也许明年苹果第一代智能机的发布,能叫她对所谓的移动端有更加深刻的认知。
小美女皱眉,事情有些复杂化。
不得不说,哈斯廷斯不愧是未来把奈飞做到超过迪士尼市值的企业家。
在2006年一切条件都不成熟,世界上第一只智能手机还未发布之时,就已经萌发了新兴流媒体平台的战略意图。
但现在小刘的任务就是阻止他。
怎么阻止?
你不能指望一个还在学习阶段的十九岁的小姑娘,去说服一个独裁企业家如何管理企业、制定战略决策。
根据奈飞在2005年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报告,哈斯廷斯持股12%左右。
但他因为AB股的设置,对公司决策有高达97%的投票权。
带着三亿美金的刘伊妃,既不能指望说服他,入股后通过董事会决议实现流媒体业务的搁置也完全不可能。
那只有一个办法,趁着奈飞和百事达的大战,用这3亿美元尽量拖住他的脚步而已。
刘伊妃柳眉一挑:“创新是需要资本的,奈飞现在有吗?”
哈斯廷斯依然是渊渟岳峙:“为什么没有?”
“是吗?”刘伊妃站起身,抱胸微笑看着他:“二月份你用质押了自己的股份拿到8500万美金的贷款。”
“你们还被迫发行了利率7.25%的2亿美元可转债,转股价14.5,远超3.8的市价!”
“你告诉我,这叫什么资本?”
哈斯廷斯颇感惊奇地看着这个华人少女,在心里逐渐修正自己之前的观感。
看起来。。。似乎不像是个花瓶么。
当然,读数据谁不会,还是上市公司的公示数据,哈斯廷斯倒还没有对多么她刮目相看。
“我所谓的资本,不只是这些简单的数字。”哈斯廷斯也站起身,试图给她制造一些威压。
“公司的创新精神和文化,我们领先业界同行的执行力和转型决心,还有我们的核心技术人才,这才是资本。”
“你说的那些,叫数字。”
独裁企业家越说越自信,一如他带着后起之秀挑战制霸行业三十年的百事达的风采。
“奈飞1997年创立,仅用了五年就做到上市,百事达独霸线下租赁,我们就创新线上业务。”
“奈飞全面拥抱DVD市场的时候,百事达还抱着大量的VHS库存不撒手。”
“等我们花费百万美金开发出了推荐系统Cinematch,用以预测客户的喜好和观看习惯时,百事达还没有开始他们的并网行动。”
哈斯廷斯冲着刘伊妃摊手:“女士,相信你选择奈飞而不是百事达,也是因为这一点吧?”
华裔少女含笑看了他几秒,出声直指问题的核心:“无论百事达在之前的动作有多么迟滞,安条克花费1.5亿的并网行动总归是开始了。”
“奈飞是懂得创新,在线上租赁业务比百事达先走了50步。”
“但你别忘了,百事达的腿长是你们的两倍,这一点领先根本不算什么。”
还没等哈斯廷斯反诘,她继续抛出自己的论点,都是这段时间精心研究的成果,在路老板的引导下有心算无心而已。
“我倒是有几个问题,要请教哈斯廷斯先生,可以吗?”
“请讲。”
刘伊妃面色清冷:“2006年全美家庭平均下载速度只有1.2Mbps,缓冲《魔戒3》需6小时42分,如果用来看《黑客帝国》,尼奥还没拔枪就要卡成马赛克,你怎么吸引用户?”
哈斯廷斯言简意赅:“我们看的是未来,去年这个数字才是1.0Mbps,不是吗?”
小刘也不纠缠,继续输出观点:“好,看未来可以,那你要不要看一看现在?”
“根据奈飞去年的Q4报表,运营现金流从6280万美金骤降至310万,因为囤积《达芬奇密码》等热门影片更是导致库存周转天数从58天延长至到了89天。”
“按照现在的走势,如果奈飞还要分心做流媒体,在没有活水的情况下,能撑得到2008年吗?”
这一次哈斯廷斯没有流畅地应对,稍有些迟疑:“事实上,除了你,我们还联系了其他投资者,这不是问题。”
“呵呵,好,那我再问最后一个问题。”
刘伊妃决定抛出撒手锏,也是她和路宽确认后,认为这是目前哈斯廷斯绝对无法解决、甚至是找到借口回避的问题——
格式坟墓。
“现在全世界的视频播放领域存在三大互不兼容的技术藩镇。”
“RealPlayer、QuickTime、WindowsMediaPlayer三分天下。”
“这三个播放器中,有苹果嫡系,有微软嫡系,还分别支持不同的播放格式,这简直太致命了!”
“好莱坞电影公司中,华纳、米拉麦克斯、环球等都仅授权单独的格式播放它们的影片,你奈飞如果强行推流媒体,还要额外支付30%的格式转换费用。”
哈斯廷斯面色阴沉,还没来得及反驳就被刘伊妃更高声的叙话打断:
“奈飞再创新,也要考虑用户体验吧?”
“DVD是什么体验?拆信封、放碟、播放。”
“而你所谓的流媒体呢?下载播放器、更新驱动、安装解码包、缓冲卡顿、最后发现蓝屏!”
“哈斯廷斯,你告诉我,究竟是多么忠诚的奈飞用户,才能顶着1.2Mbps的下载速度,忙活了近十个小时,却发现自己摆弄的是BullShit?”
刘伊妃施施然从沙发上拿起自己最新款的LVSpeedy手袋:“我还是那句话,哈斯廷斯。”
“我的三亿美元,是为我的梦想买单,不是为你或者奈飞的梦想买单。”
自负的奈飞CEO没有阻拦她离开的意思,事实上,这也是他无法说服团队现在就着手转型的原因。
后世哈斯廷斯在2007年转型时选择了孤注一掷押注H.264/AVC编码,放弃当时主流的RealMedia、WindowsMedia等格式。
这也是流媒体史上最大胆的技术赌博之一。
但2006年的哈斯廷斯,还在面对和巨头百事达的生死大战,思维远没有拓展到这一步。
棋差了这一着,当即就被有心算无心的“江湖女侠”驳得哑口无言。
这位娇俏可人的江湖女侠扭转门把手离开,临行前突然发问:“哈斯廷斯,听说你是个军事迷,专门到西点军校听教官讲我们国家的《孙子兵法》?”
这是她做的功课。
还阴沉着一张脸的独裁企业家不置可否地“嗯”了一声。
刘伊妃杀人又诛心:“那我就更加不理解你的决定了。”
“1943年盟军如果在北非登陆后就强攻法国,现在说法语的应该会是纳粹吧?”
“流媒体是你的诺曼底,但D-Day需要气象学家、空降师和假情报——这些你现在有吗?
江湖女侠小刘正式作别:“感谢会晤,哈斯廷斯,如果你想通了,这三亿美元我还是愿意留给奈飞。”
“不然,也许百事达也需要这笔救命钱。”
“请尽快考虑,留给奈飞的时间不多了。”
有了老魔前世四十年的功力灌注,刘伊妃这位江湖女侠好像并没有使多大的力气,轻飘飘地一剑,就直刺某西域宗师的命门。
切诺基驶离洛斯盖图的奈飞总部,米娅开车。
后座的小姑娘长舒一口气,拨通老魔的电话。
“嗯?”
“对不起,我失败了。”
“。。。详细说说”
小刘平铺直叙,但没有忘记以她一个演员的视角,对哈斯廷斯的微表情观察。
“他似乎动摇了,但为了不让他起疑心,我最后只有先离开。”
路老板笑道:“不算失败,你以为他是什么人?能做到这个地步已经不错了。”
“既然A计划没有奏效,我会让人尽快收购卡尔伊坎的百事达股权,媒体放出风来,哈斯廷斯会意识到危机的。”
“你跟他保持联系,我认为他会再找你。”
刘伊妃精神有些疲倦:“知道了,我到时候会要求这笔投资的流向,专注于跟百事达的DVD租赁市场争夺。”
“嗯,下面有什么打算?”
小刘迟疑了一会儿:“按照纯如姐的手记,还有华盛顿的乔治图书馆、国会图书馆、PBS电视台等等。”
“接着我准备再到耶鲁神学院的图书馆去一趟,还要去德国见拉贝的后人,她会陪我一起。”
“最后到金陵,结束也差不多应该进组了吧?”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刘伊妃不知道他在思考什么,刚想出声就被打断:“你。。。要注意自己的精神状态。”
电流声突然吞噬了后半句,但刘伊妃分明听见他喉结滚动的闷响。
似乎是感受到了他的关心,小姑娘一颗心都柔软了起来:“放心,妈妈每天都陪着我,不会有事的。”
“说实话,你以前教我的很多东西,这一个月我都有了更深、更新的感悟。”
“路宽,你知道吗,我现在迫不及待想推开那扇门,情不自禁地想把自己扔到1937年、1995年,去触摸那段历史,去捕捉那种情感的共鸣。”
青年导演不知道是不是烟抽多了,声音有些沙哑:“听出来了,你讲话都带着淮阴口音了。”
“也许以后我我们可以拿苏省方言对话,金陵和淮安很近。”
刘伊妃捂嘴笑:“哈哈!现在就可以啊!”
听她的情绪似乎还算正常,路老板也放下心来:“那就按你自己的规划来吧。”
“觉得压力大了可以停一下,管一管推特的事情、看一看百事达和奈飞,转移下注意力。”
小刘佯怒:“你这个洗衣机,整天想骗我给你打黑工是吧?”
“不愿意,那也行,那想放松就换点儿其他的办法。”
“什么办法?”
路老板隔空调戏她:“视频啊,大不了我也光膀子给你看看好咯,别讲我堂堂首富占你小女孩子的便宜。”
“滚!”
“你再胡说我下次要揍你了!”
路老板带着暗示的涩言涩语仿佛在她鼓膜上擦出了静电,小刘的一声娇嗔撞在深色车窗上碎成了八瓣。
她又情不自禁了想起了那天视频中的旖旎,只觉得自己脸上、身上都烫得厉害,遂轻轻地打开些车窗。
微风掀起她鬓角碎发,露出耳后一抹胭脂红,这抹红晕正沿着颈动脉攻城略地。
小刘抬眼扫了下开车的米娅,心道她幸好听不懂中文:“你你你,少耍流氓,那天真的就是意外!”
“嗯知道,意外,意外。”路老板一副了然的语气,隔着电话都能看到她脸上的升起的彤云。
说笑了一阵,老魔调戏江湖女侠的桥段终结,电话挂断。
武隆《黄金甲》片场的路老板悠悠地叹了口气,他现在很矛盾。
2001年12月第一次见到刘伊妃,到现在近5年的时间,青年导演也许是最能理解她刚刚所述的,关于演员的自我感知和进化。
说这像武侠中的破关有些玄乎,但一个天赋并不是如何卓绝的女演员,在这样的年龄能有这样的机会去体悟,是十分难得的机会。
考虑到她的精神状态,也许应该停下;
但为了达成她成为顶级演员的夙愿,毫无疑问是应该鼓励她走下去的,即便前路的困难重重,处处都是心魔。
这几年的路老板就像是《爆裂鼓手》里苛虐的老师,一直对他的学生小刘进行挫折教育,逼着她一步步往前走。
现在这个学生果然已经到了不疯魔不成活的地步了,这位老师反倒犹豫起来了。
无论是打断她的进程,叫小姑娘去帮自己同哈斯廷斯斡旋;
还是隔三差五的插科打诨、调戏玩笑,也都是在尽量给她减压罢了。
老魔内心的矛盾,江湖女侠自然是不知晓的。
她仍旧开心地舔舐着路老板偶尔透露出的关心和温存,享受着马基雅维利主义人格对自己的特殊待遇,走进下一个风雨兼程。
5月下旬,华盛顿国会图书馆。
刘伊妃套着女士西装,素颜戴着黑框眼镜,背着单肩包出现了在恒温21度的地下档案室。
她袖口沾染了些老档案袋掉落的尘屑,花小费托管理员找到了1996年张纯如借阅记录的复写纸。
泛黄的纸片上留着圆珠笔压痕,能辨认出“朝日新闻1937”等字样的书写力度。
国会图书馆亚洲部的那几个月,张纯如在这里连续六周,保持了每日抄写八小时史料的高强度工作。
华盛顿特区时正值雨季,在国家档案馆查阅微缩胶片时,小刘的右手小指总会不自觉地翘起——
这是模仿张纯如握钢笔的习惯动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