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7章 安西军到
第907章 安西军到 (第2/2页)高仙芝手中的塘报“啪”地落在地上,上面“安禄山反”三个字刺得他眼睛生疼。他愣了半晌,突然抓住驿卒的衣领:“你说什么?安禄山?那个跳胡旋舞的胖子?他敢反?”
“是真的!”驿卒哭喊道Z
“潼关快守不住了!长安城里乱成一团,陛下急得天天召见大臣,说只有将军您能救驾!”
校场上的士兵们听到消息,顿时炸开了锅。
有老兵喃喃道:“咱们在西域拼了命,家里却反了?”
有西域盟军的首领则面露犹豫——他们跟着高仙芝打大食,是为了保自己的牧场,如今要去遥远的长安平叛,值不值得?
高仙芝深吸一口气,猛地拔出横刀,直指东方:“将士们!安禄山是国之叛贼,他占洛阳,围长安,是要毁了咱们大唐的江山!”
“咱们守西域,守的是大唐的土地,回援长安,守的是大唐的根!”
他看向西域盟军的首领们,“你们谁要是不愿去,我不勉强。”
“但我高仙芝,生是大唐的人,死是大唐的鬼,这长安,我必须回!”
葛逻禄的首领突然翻身下马,单膝跪地:“将军去哪,我们就去哪!大唐待我们不薄,岂能看着叛贼作乱?”
其他部落首领见状,也纷纷跟着跪倒,校场上响起震天的呼喊:“回援长安!诛杀叛贼!”
高仙芝看着西方,在心中无奈的叹气。
西征!西征!
西征就在眼前了,可是……
三日后,疏勒城的城门大开。高仙芝亲率三万精锐,踏上了东归之路。
这支曾准备西征大食的军队,此刻却调转马头,向着万里之外的长安疾驰。
他们穿过沙漠,越过雪山,沿途的驿站早已人去楼空,只能靠自带的干粮充饥。
有士兵在翻越葱岭时冻毙,高仙芝就让人把他们的尸体裹在毡毯里,绑在马背上——他要带着这些弟兄,一起回长安。
行至河西走廊时,他们遇到了从长安逃出来的难民。
一个衣衫褴褛的老者拉住高仙芝的马,哭诉道:“将军,快走吧!安禄山的兵杀到洛阳了。”
高仙芝的心猛地一沉。
他勒住马,望着东方的天空,那里仿佛还能看到洛阳的烽火。
他想起自己年少时,第一次随父入长安,看到朱雀大街上车水马龙,看到大明宫的金顶在阳光下闪耀。
那时他就发誓,要为这个王朝守护好每一寸土地,可如今……
“继续前进!”高仙芝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却异常坚定,“长安还在!就算只剩一兵一卒,我也要把叛贼赶出去!”
军队继续东进,只是队伍里的沉默多了起来。
士兵们不再谈论如何西征大食,而是开始想念长安的胡饼,想念安西的妻儿。
高仙芝偶尔会站在高处,望向西方——那里有他未竟的功业,有怛罗斯河畔的血海深仇,可现在,他只能把这些都暂时放下。
当军队抵达潼关时,安禄山的叛军正在猛攻城墙。
高仙芝看着城头上残破的唐旗,突然放声大笑:“弟兄们,咱们到地方了!让这些叛贼看看,安西军的厉害!”
他拔出横刀,第一个冲向叛军阵中。身后,三万安西健儿齐声呐喊,如同一道钢铁洪流,撞向了安禄山的叛军。
阳光下,他们的铠甲反射着耀眼的光芒,那光芒里,有对西域的眷恋,有对长安的忠诚,更有一个将军未能实现的西征之梦——只是此刻,守护脚下的土地,比征服远方的异域,更重要。
葱岭以西的黑衣大食,或许永远不会知道,他们曾有机会饮马阿姆河,却因遥远东方的一场叛乱,躲过了来自大唐的复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