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希希的新菜
251.希希的新菜 (第1/2页)国庆到来,潮白镇掀起了旅游狂潮。
事实上,狂热的苗头从国庆节前的最后一个周末,便已经初见端倪。
那个周末只休息周六一天,周日倒休上班。
但即便如此,也仍然挡不住游客们涌入潮白镇,一探潮水河究竟的热情。
毕竟,那几天《爱如潮水》的视频刚刚发布。
正是热度正高的时候。
好在,潮白镇经过了五一旅游爆发的洗礼,现在也算是见过世面了。
再加上又有各级督导组坐镇。
国庆节前这几天的人潮,被十分顺利和丝滑地消化。
这些游客大多来自宁海和宜州,都是些学生党和居家带娃人员,时间空闲、游玩需求并不高。
潮白镇现有开发的旅游资源里,有登山、漂流、露营、板栗园采摘、特色陶艺制作等,正好能满足学生党的青春活力和宝妈们“找个地方让孩子玩让我好好休息休息”的需求。
所以节前这几天,游客们的游玩体验还是非常好的,给出的反馈也十分正向。
这给专班干部吃了一颗定心丸,有了充足的信心应对接下来的国庆节游客潮——那才是一场真正的硬仗!
国庆节正式到来。
从前一天晚上起,就有数以万计的游客涌入潮白镇,所有的民宿、酒店、宾馆、农家乐,房间都被抢购一空。
如此火爆态势。
即便全镇干部做足了准备,也还是被吓了一大跳。
这时大伙已经没空抱怨七天假期泡汤了,而是带着一种渡劫的心情,准备迎接这几天的艰苦鏖战。
好在在各级文旅局的支持下。
超过百人的志愿者团队提前驻守在了潮白镇,分配了岗位,发放了红马甲,被安排在各个景点,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全镇干部的压力得以减轻一些。
便是林骁这个灵魂人物,至此也工作量大减,不像前几天一样被各级领导吆五喝六……这么说其实也不准确,领导们对他的态度完全是又野蛮又诚恳又谦卑,事无巨细都得问他意见,让他走也走不掉,硬着头皮坚守。
如今,假期已至。
该准备的工作都已经准备完了,剩下的,只能交给老天爷。
林骁既不能左右游客数量,也没办法确保不出现任何意外,能做的就只是在自己的岗位上,当一名最普通的志愿者,为潮白镇乡村旅游业的腾飞,贡献最后一份力量。
国庆来临。
1号,整个潮白镇就被下了饺子,哪哪都是人。
即便在节前,全镇已经做足了充分的准备,制定了完善的应急工作预案。
但面对人从众的盛况,所有人还是感觉到有点缺氧。
是真的缺氧。
潮白镇总共户籍人口才5万,平常很多人在外务工,留在家里的也就两三万。
可如今这么小的一个镇子,却仿佛挤了几十万人。
林骁真的觉得氧气都有点不够用了。
不止是氧气,厕所、餐馆、路边摊,全都不够用了。
这还是在节前,镇里提前大规模兴建了一批基础设施的前提下,连镇大院的食堂和厕所都对游客无偿开放了。
却还是不够用。
每一个厕所,每一个餐馆门口,全都挤满了人。
景点就更不用说了。
老鸭山作为潮白镇最先走红的景点,不高的山坡,从山顶到山脚全都是人,比泰山黄山还要热闹。
林骁的岗位就在老鸭山脚下。
抬头一看,新修的山路上全是摩肩接踵的人头,嘈杂沸腾的声音几乎要把他的耳朵给炸开。
这一刻,他是真的慌了。
这么多人,但凡发生一起踩踏事件,后果不堪设想。
别说是踩踏事件了。
要是山上有人突发疾病,救护人员上都上不去,因为人实在是太多了。
然后景区还没办法作限流处理。
因为从这个国庆节起,老鸭山就正式成为了收费景点,门票25块钱一张。
不算贵。
但对于这么一个在半年前还名不见经传的破山头来说,也着实不算便宜。
但这仍然阻挡不住游客们前来打卡的热情。
林骁从网上订票渠道了解到,如今老鸭山的门票已经卖出去了6万多张。
也就是整整150万收入。
而且这个票还在持续不断地售出。
由于老鸭山的开发没有委托给第三方机构,而是完全由镇里组织运营,所以这部分门票收入,是完全可以归属县财政所有。
既然收了门票钱,那就没办法再赶人了。
山脚下的志愿者只能采取劝导模式,让提醒游玩风险,让游客自己退票。
但几乎没有人听。
国人一贯遵循四字原则:来都来了!
大老远跑过来蹭热度,都到了老鸭山脚下,结果却没上去!
这算怎么回事?!
于是乎,志愿者磨破了嘴皮子,劝得嗓子都冒烟了,可知难而退的游客还是屈指可数。
于是老鸭山就这么被几万人,溜溜踩了一整天。
鸭屎都要踩出来了!
六点,景区关闭。
林骁带着人上山巡逻,确保没有游客因为种种原因滞留在山上。
他一边上山,一边看着垃圾清运车一车一车地往山下走。
要么说人多力量大呢!
一座山头,这一天至少产生了好几吨垃圾,简直是劲爆!
不过这也代表着,山脚下摆摊的小贩今天都收获颇丰,一天的营收破万绝对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还有全镇16个行政村,应运而生的200多家农家菜馆,以及在镇政府鼓励下开设的60多家民宿和农家乐。
可以预见的是。
这一整个国庆假期,这些村民都能赚到不少钱。
当然,大部分村民胆子小,不敢去蹭这个热度把家庭住宅改造成民宿和农家乐。
毕竟这是需要成本的,而且成本还不低。
但即便如此,各村出租山头和土地搞娱乐游玩项目,比如漂流、采摘园、烧烤园、露营地等,也可以为村集体带来不菲的收入。
毕竟这些项目引入之前,潮白镇已经名声在外。
之前招商招不来。
可后来,潮白镇用自身努力证明了那句话:昨天你对我爱答不理,今天我让你高攀不起!
后期引进的那些旅游开发公司,租地费用可不便宜。
村民们光是靠租金分红,家家户户就能分到不少钱!
可以说,国庆节的这一波爆火,完全做到惠及全镇所有村民。
甚至,有《爱如潮水》这首歌在。
潮白镇的乡村旅游就算是拿下了养老保险,以后只要不作死,就能一直吃这碗饭。
这就好比《望庐山瀑布》之于庐山,《滕王阁序》之于滕王阁一样。
毕竟论山之雄伟、阁之宏阔。
远超庐山和滕王阁的大有人在。
但人家之所以能做到全国闻名、人所共知,就在于有古人加持。
如今,潮白镇也走上了这个路子。
林骁在谋划老鸭山开发的时候,就强行碰瓷了“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诗。
如今,这句诗被做成了路标招牌,插得漫山遍野都是。
别的景点,都是“我在XX很想你”!
潮白镇已经玩出了新花样,碰瓷上古人了,招牌前一堆一堆拍照打卡的。
更别提,潮白镇还有《爱如潮水》这首大爆歌曲的加持。
虽然这只是首流行歌。
与《望庐山瀑布》和《滕王阁序》这种千古名篇来说,完全没有可比性。
但只要这首歌长红不衰。
那对于旅游经济的带动作用,就完全不输千古名篇,甚至在这个追赶潮流的年代,效果更好!
晚上7点,林骁走到了老鸭山的山顶。
秋老虎如今咆哮得厉害。
这个时间,太阳还高高悬挂西天,气温依旧灼人,半天没有凉下来的意思。
林骁俯瞰整个潮白镇。
这个视角,仍能看到镇集上人头攒动、烟火茂盛,这热闹景象好似赶集和过年,甚至比过年还热闹。
潮白镇的赶集是农历逢二五八。
为了迎接国庆假期,遵循了不知多少年的民俗乡约,也在镇政府的倡议下被直接取消。
更感人的是,全镇5万村民竟全部同意,几乎没有听到反对的声音。
即便是再无知的老人和村妇,也知晓自己生活了许多年的土地,一下子“火了”!
他们对“火了”其实没太大概念。
毕竟短视频时代的冲击,在乡村是一种并不稳定的2G网络,大家也刷视频、看直播、买拼夕夕。
但除此之外,生活与十年前并没有什么不同。
依旧是种田、打工、养娃,一日三餐。
可如今,这种生活在短短几个月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村里几乎每天都有打扮新潮的外地人,操着一口普通话很有礼貌地问“老鸭山在哪里”或者“潮水河怎么去”或者“这里是下关村还是上关村”……
不算封闭的乡村,突然开始多了各种牌照的小汽车,而且看造型都是很好的车子。
有一些牌照上打头的那个字,好些人甚至对不上是哪个省。
原来小孩子在村里随便乱窜。
如今家长开始提醒:“莫要乱跑,小心被车撞到!”
村民们日常讨论的话题,也开始从谁家的谁谁三十好几还不结婚,变成了一些新鲜的、时髦的话题。
“二根儿子回来了,说是要花二十多万,把他家的房子改造成宾馆!”
“什么宾馆,那叫民宿!”
“民宿是什么,不是给人花钱睡觉的地方吗?”
“是倒是!”
“那不就是宾馆!”
“……”
“哎,镇南边农贸市场要重新招租了,说是要搞什么夜市,关宝强家已经定了一个铺位了!”
“宝强干了这么多年村厨,手艺这么好干嘛不去开店,租个摊位能挣多少钱!”
“你没见识了吧!现在城里人就喜欢这种路边摊,说是原汁原味的农家特色,可挣钱了。我三舅家的摊子已经开张了,说是一晚上能挣2000多!”
“2000多?!天老爷,我一个月才这么多钱!”
“不过这是总进账,还得刨去成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